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我辈语文将要绝后乎?

    二○○五年三月十日
张五常

关于香港的中学要用英语还是中语教学这个话题,近日吵得热闹。可能自己脑力退化了,越读越听越胡涂。三点不明白。一、不明白为什么英语水平不济的学子不准上英语中学。这岂不是不容许英语差的有翻身的机会吗?二、不明白为什么不让学子自由选择。到市场买瓜菜,或在街头吃猪皮萝卜,购买者不是自由选择的吗?三、不明白为什么纳税人没有发言权。政府资助的事项,以每元算,其收益永远低于私资的。这是历史规律。但美国的公立学校,无论大、中、小,纳税人有比香港大得多的话事权。公立学校的经费要由纳税人投票取舍,他们说不加就不加,说要减就吵架。香港的民主人士天天高举投票,为什么不把政府应否资助教育这个重要问题拿出来投票一下?为什么语文应否自由选择不来一次纳税人投票决定呢?为什么怕投票怕得那样厉害?
三个不明,附带着一个反感。后者是今天左右香港语文教育的君子们,没有一个让我看得出是语文专家。难道香港真的没语文专材吗?他们都躲到哪里去了?不久前在《还敛集》发表《香港语文江河日下》,读者传来一份报告,是纳税人聘请的老外写的,说香港学子的英语水平有长进。这位仁兄不可能比我知得清楚,而读他写的英文,文法没有错,但既无文气,也乏文采。文法不错就算是懂语文吗?
我不是专家,对语文没有浓厚兴趣,只是职业上要用,下过功夫,而在英语上花的心机比中语花的多出好几倍。今天可说自己中英皆通。水平很高吗?让他人说吧。可说的是自己中英二语的水平差不多。朋友一般认为,以文笔论,我的英文略胜中文,但差不多是没有疑问的。要中英二语皆有高水平而二者差不多,集于一身,不容易,不多见,但水平可以而又二语水平差不多的却不难找到。
这就带来要说的话题。从英文中学起家的,中英二语水平差不多的不难遇上,但从中文中学起家的,二语水平差不多则绝无仅有——听过,没有遇到过。我自己有三位姊姊在国内的大学毕业,她们当年在中文中学上英文课,用的课本不浅——包括什么莎士比亚的原著——但今天一句英文也写不出来。目前国内的大学生无数,他们都重视英语,但没有喝过洋水的我不认识一个可以用英语下笔成文。此乃英文远比中文难学之故也。如果香港全面推行中语教学,我这一辈的中英二语水平差不多的将会绝后。没有空前的绝后,岂不令人叹息乎?
想当年,以中语文艺创作名动神州的舒巷城,是香港战前的番书仔。舒兄的弟弟王柏泉,是我在皇仁书院的同学,华叔认识的,中英二语皆通,也差不多。也是当年的皇仁同学,江润祥可以用中国古文著书立说,韦子刚懂得填词。(几年前韦子要求我书法涂鸦,写一首他的词,忘记了交卷,韦子如读此文,请再传来词句,小弟的书法大有长进,很想表演一番。)
这就带来另一个有关的现象,也重要。我可以只读董桥、陶杰、杨怀康、詹德隆等人的中语文章,就知道他们曾经浸过番书,受过洗礼。这可不是因为他们的中语文字有鬼气,而是行文层次分明,应该是受到英语洗礼的影响。英译中读得多的人可能有类同的际遇,但没有读原文来得明确。
我为这个没有人提出过的现象想了好一阵,认为不仅因为英文的表达能力比较强,而且逻辑性比较高。是的,传统上英文的用字,用句,用标点,分段等,都讲究;另一方面,中文着重的是平仄韵脚,古朴潇洒,流水行云。各有各的优点,但说到应用清晰,论事分明,英文胜。读过中国古文的会知道,一句往往有不同的解法,引起辩论,但这种情况英文不多见。近代中国文豪鲁迅,小说散文写得好,但论事与推理就不怎样,可能不是想不通,而是写不出来。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论事推理清晰的文字,又或者是解释性的,比一百年前重要得多。因为英语的文体结构的逻辑规格比中语的强,学子要求清晰的表达,应该先拜英语为师。
写中文,我们当然要尽量保持中文的优美与文气。但今天再不是诗词歌赋的时代。今天论文字,重点是推理,是解释,是意见的表达。写中文,这些最好从英文学起。我是个主张把中西所长合并使用的人。有了英文的逻辑结构,写中文我自己喜欢论平仄,讲文气,苏东坡怎样写我就怎样仿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何乐不为哉?
还有两个小故事要说的。其一是几个月前一位美国律师朋友造访神州,见到中国发展的情况,立刻打长途电话回家,催促十岁的儿子与八岁的女儿立刻学中文。跟着一个月前,一位美国名法律学院的院长也造访神州,见到中国的发展情况,也立刻打长途电话回家,催促十岁与八岁的两个儿子立刻学中文。这可见我们要担心的是原子弹灭绝人类,但无恐中文会在地球上消失。只要中国的经济继续强劲发展,中文打进国际市场是早晚的事。这方面我还有机会看到。有英语逻辑根底的中语文字,在一帆风顺之下有机会在国际上取代英语。这方面我应该看不到了。
第二个故事,是不久前在《还敛集》发表《为刘遵义辩》,支持中文大学以英语授课。同学们说,该文在香港的网上读者众,吵得热闹。大部分读者支持我,而偶有反对的就给其它读者骂回去。该文我说自己以中文介绍西方学术,孤掌难鸣。一位支持的读者说,孤掌难鸣恐怕要变作孤掌不鸣。言下之意,是今天香港的中文教学趋势,发展下去,我这一辈的中英二语皆通的人将会绝后矣。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