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山登绝顶我为峰——新春闲话·之一

  在《信报》写专栏,当然尽可能写经济——就是最近写刘诗昆也是写经济。经济分析的文字很难写,尤其是关于金融风暴或大萧条之类的题材,古往今来不多见,经济学者要不是不染指,就是胡乱猜测,手忙脚乱不难明白。问题是目今天下混乱,经济专栏不写金融之灾没有什么意思。写了多篇,不肯定说得对,但事发后四个月我还是对自己的看法满意,而他家之见很不一样。

 

  每星期写两篇二千五百字的专栏不容易,两篇那么长而又关于经济的可能是世界纪录了。不敢粗制滥造。水平如何?我自己当然卖花赞花香,但读者不妨把我的专栏跟西方大师们的比较一下。

 

  我还是喜欢写风花雪月、近于随笔之类的。一则远为容易,二则题材俯拾必有,三则下笔舒畅,可以海阔天空一番。在任何地盘动笔我喜欢混进风花雪月之作,但放进《信报》的什么评论版,有点隆重其事的,不好意思频频乱来。时逢农历新年,读者理应不要读意头不吉的经济困境之说,来几篇「新春闲话」是识时务了。

 

  拿起笔,想到国画大师刘海粟的一副对联——据说是刘老作的,不少其它人写过。联云:「水到无涯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对得工整,也够想象力。刘老谢世多年了,奇怪自己没有机会认识他——不少朋友是他的朋友。朋友说,刘老的高傲不在张某之下(一笑)。他有高傲的本钱:十六岁就成为上海美专的校长,教出多位名家。

 

  听过如下的一个故事,多半可靠。刘老当年与徐悲鸿不和,后者否认是前者的学生,前者说后者不配。这争议传来传去,后来在某聚会中,一位好事之君问一九九六以一百零五高龄谢世的另一位国画大师朱屺瞻:「徐悲鸿究竟是不是刘海粟的学生呢?」朱老回答:「应该是,我也是。」

 

  山登绝顶,当然是以「我」为峰了。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登上小丘之顶也算「我」为峰,而一山还有一山高也。人类老是喜欢登峰,是兽性直觉乎?去年与几位朋友上华山,吊车上到尽头我和太太在茶寮闲坐,其它朋友却爬到绝顶,只见巨石上刻着金庸写的「华山论剑」四个字,暮霭沉沉楚天阔,不见其它。

 

  山峰我历来是懒得攀登的,但在学问或自己有兴趣的玩意上,我是个务求「山登绝顶」的人。不容易,但也不是那么困难。重点是要知所适从,要衡量自己可以爬得多高,也要能判断究竟是否达到了「绝顶」。这是指自己可达的山峰,达到了,游目四顾,看看其它山峰是否比自己的高。见他峰比自己的高,已尽所能,高山仰止吧。见不到比自己的高,则可仰天大笑矣。麻烦是认为自己可登之峰还有好一段路程,估计自己有本领但总是达不到,苦不堪言也。

 

  任何玩意向上攀登是人之常情,但要衡量自己的本领,要找一个自己认为可达之峰才尝试。达峰后才游目四顾,与他峰比较一下,或惊喜,或失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达到自己之峰对自己有交代。头痛是自己认为可达但达不到,那就要久不久停下来衡量一下。高估了,强而为之,不达,是悲剧。

 

  可幸山峰是可以由自己界定的。只要自己界定的范围够小,达峰后游目四顾,你不会见到其它山峰比你的高。好比写中语文章,这几年自觉不能再进,写到自己文风的尽头,心安理得,不再求进。有自己的文体,也有自己的风格,以峰比峰,因为有了独特的界定,不会见到其它较高的。外人不同意无所谓,文章比赛胜不出也无所谓。可能没有谁欣赏,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觉不能再进,而游目四顾不需要向他峰跪下来。

 

  摄影也类同,只是远为容易。一九六五年想出自己的处理光的法门,六七在长堤博物馆个展后,封机数十年。后来再细想一番,二○○三年以彩色胶卷拼搏十八个月,出版摄影集七本,作品自成一家,一时间觉得再摄下去风格还会是那个老样子,多些作品没有意思,封机后不再想了。老了,不能再深入思考,尝试新的摄法。有时间可能精选三百帧作品出一本厚厚的摄影集,题为《影诗三百首》,亏蚀无疑问,既然「山登绝顶」,总要勒碑志之!

 

  书法是大麻烦。这些日子操练甚勤,自觉有进。问题是外人的评价不一。说得上是懂书法的不少欣赏,但周老师指出的不对之处不容易解决。其中一个主要困难是我挥笔太快。我是按着自己的感情起伏的节奏下笔,想着莫扎特某曲的旋律,不能慢下来。十多年前发表《莫扎特的音乐与中国的书法》,指出音乐与书法的艺术哲理相同,只是音乐的节奏比书法的节奏快很多。今天尝试以西方的古典音乐谱入中国的书法,下笔不够快就感到格格不入,但够快又出现不少问题。到今天还想不通这一关要怎样过才对!

 

  最奇怪还是经济学。算是科学吧。科学看来是没有顶峰这回事的。《佃农理论》是四十多年前发表的了,之后那么多年我有其它作品超越《佃农》的水平吗?很难说。巴赛尔及几位朋友认为《价格管制理论》胜出,但那是三十五年前的作品了。我认为三卷本的《经济解释》及去年的《中国的经济制度》胜出,同意的人可能不多。科学的顶峰真的摸不着,无从界定。我觉得自己的经济文章愈来愈随意,愈来愈变化多,愈来愈像二百多年前的史密斯。今天以中文下笔,只凭一点灵感,直觉认为是对,逻辑复核一下,向有趣的地方推呀推的,但规格再不严谨了。世事多知了不少,挥洒远为容易。多活了数十年,经验累积是无可避免的吧。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