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是税三分毒

  说到股票利得税这样的税收时应当考虑资本所得税本身隐含的歪曲。通货膨胀与现行的会计制度合在一起会造成一个重要的歪曲,就是夸大投资报酬。如果对投资报酬征税的话,夸大投资报酬会导致实际税负提高,甚至导致对不存在的“收入”征税。一个例子就是现在的利息所得税。本来是负利率负报酬,按一种会计方法被记成正的,还要交所得税。
  这里的要点是怎样度量资本的“本”。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值是下降的,所以货币的单位不应当只是元,而应当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时候的元,比如说2006年4月的元。按2007年4月份的3.0%的同比通货膨胀率调整,2006年4月份的1元的购买力等于2007年4月份的1.03元。在收入按现价即当前货币值计算的时候,成本也应当按现价计算。这样2006年4月份发生的1元投资,不论是银行存款还是股票债券投资,在2007年4月份的现价成本不是1元而是1.03元。将这个成本记成1元,就低估了投资的成本而夸大了投资报酬。

  这样的歪曲存在于所有资本性收入的度量和征税中。实物投资报酬率度量中的歪曲主要是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和存货的歪曲实现的。因为通货膨胀,固定资产的现价是上升的,因此按现价计算的折旧应当随通货膨胀率而提高。按历史价格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会导致对折旧成本的低估和利润的夸大,导致多征企业所得税。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也要对有关折旧和存货的会计数据做出适当的调整,否则会发生歪曲。

  在通货膨胀率比较低的情况下,资本收入度量的歪曲和税收歪曲的问题不很严重。如果通货膨胀率很高,造成的歪曲就可能非常严重。美国在1970年代后期的一些时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10%,企业利润尤其上市公司利润的歪曲和资本所得税歪曲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中国在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更高,一年期存款的真实报酬率是负的10%以下。如果那个时候再征利息所得税,歪曲程度就严重多了。

  对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债券这样的固定收入投资来说,因为名义报酬率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通货膨胀对真实报酬率的歪曲效果比较明显。股票投资的名义报酬率波动很大,在一些时候使报酬度量的歪曲效果相对变小。但是,从长期来看,股票投资的名义收益率比债券高不了很多,通货膨胀歪曲的效果仍然很大。就像印花税和手续费一样,在股价大涨的时候相对无足轻重。但是,股价有涨有跌,长期平均下来,交易成本还是很重要的。

  就税收征管效率来说,像增值税这样的间接税和所得税的差别是相当大的。股票交易的利得税涉及以盈补亏的问题,做起来也有很多困难。这是中国一直实行以间接税为主税制的一个重要原因。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增值税成为最主要的税种。增值税加上营业税、消费税、关税和农业各税,在1995年占到了各项税收的75.8%。在设计这些税的税率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假设是中国征收直接税难度很大而间接税好收。

  当然税收可以变化,但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总的税负。原来说直接税不好收,就多收增值税这样的间接税。等到间接税拿到手了,又要去增加直接税,总税负就增加了。所以,增加直接税固然可以,那就先减了间接税再说吧。从这个角度考虑,可以等到中国税收占GDP比例大幅度下降以后再考虑是否增加直接税,因为现在的总税负已经非常高了。对这个说法有争论,那就说个人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这个比例已经低到了与现代社会非常不和谐的程度。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北京高华证券特别顾问)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