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如何解释

如果近几年来能有一本书,值得我连读几次,并且每次读后均有更深的收益,首推者当非《经济解释》莫属。

从去年起,这三卷本的经济解释在网络上得到了最广泛传阅,和香港报纸连载几乎同步而行。三卷书,其一重点谈方法论,其二其三于经济学深入展开。从科学说需求,到供应的行为,再到制度的选择,那是一段读书人急切等待的日子。

如果一段文字,我看了好几遍都不明白其想表达什么东西(并非指你认可他所表达东西),这样的文字不看也罢。虽然这样有可能会遗珠,但想着天下也并非一颗这样的珠,花费太多时间成本去搞清楚它是不是珠我觉得不值得。 好在老头之书并不难读(虽然要读得深入是很难),他也怕你弄不清楚他说什么东西,句法尽量简单,明晰。这是大家风范。(补充说句,我最怕一本正经,所以觉得称教授太严肃,称五常太突兀,所以始终觉得不习惯,那就按照老规矩,称其为老头吧。这里面毫无不敬,反觉得亲切点。) 对于这样一本书,一直想写点读后感之类的。

而朋友L君,来信亦谈及读后感之类的话题,决定就此书认真写点东西。对于这样的好事,我当然是怂恿有加了。而我对经济学纯粹是业余爱好,此类书读的虽杂,却不够系统和深入。记得以前L君曾经说过,没有系统学过经济学的人,可能对老头的书还容易理解点。因为科班出来,难免被教科书的内容灌输头脑,而张老头的许多经济学观点,对教科书有“颠覆性”。虽如此,但我还是认为,要真正消化老头的内容,书应该多看,比如有时候我觉得在某些内容老头好像说来说去,后来看到一些说“正统”的书,才知道老头为什么强调来强调去的。是的,我看老头书,是占有些“先入为主”优势。一些有疑问的,顺势再看其他书,就容易得多了。比如看到他说费沙利息,你最好去看看利息理论。

来个简介吧:L君,在读经济学博士,其对五常经济学思想的把握,我认为是相当准确的。这不仅源于其思考问题方法和老头相似,也由于其平时和老头的经常交流。

此后将陆续将L君的东西和我的一些感触记下来,发在这里。这个读书笔记,不知道能写到那里,写到什么时候,写到什么程度。是否会半途而废,我们都无太多自信。希望L君能持之以恒,也希望我能安静下来,认真思考点东西。一切凭感觉,凭兴趣所致罢。

欢迎就这些话题辩论。 (阿金)

(之一)前言 LJH

自《经济解释》成书以来,陆陆续续出现了对这套书的一些评论文章,但我对迄今为止的大多数评论文章都感到不是很满意,原因有二。其一,是这些评论文章大多都是对整套书进行泛泛而论,不论是吹捧还是批判,都显得过于空泛,不着边际。《经济解释》这套书体系性地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梳理,要在一篇几千甚至万来字的评论文章对如此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进行评论,空泛是难免的。其二,是这些评论文章中,即使不是空泛地对《经济解释》进行整体的评论,也往往只集中于第一卷“科学说需求”中有关需求曲线是否向下倾斜,吉芬商品是否存在这一争论上。在后面论及有关内容时,我将会指出,张五常的观点与教科书的观点实际上并不像卷入这场争论的人们所感觉的那样分歧巨大,因此对这些内容争论不休,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事实上,《经济解释》第二卷“供应的行为”对教科书的颠覆性远远大于需求定律的部分,人们却奇怪地对此沉默不语。而第三卷“制度的选择”,更可以说是产权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竟然也是无人置词,令人不得不怀疑那场牵涉甚广的需求曲线之争的动机是否真的是纯学术性的。

在众多的评论文章中,大诗的“经济解释读书札记”可以说是少有的优秀之作,是我心目中的评论《经济解释》的范例。但这个系列仍然有两大可惜,其一当然就是大诗的半途而废。不过,挖坑不填是网路写作中司空见惯之事,读者也难以苛求于作者(呵呵,先为自己留条后路,因为我这个系列也会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是相当高的)。其二,则是大诗大概是学逻辑学出身的专家,评论《经济解释》的重心与作为经济学家的张五常写作《经济解释》的重心就难免有所不同。从大诗对《经济解释》开头第一章的“科学的方法”的评论来看,大诗的专业水准诚然高于张五常的业余水准,但因为重心不同,评论就有点予人以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的感觉。

“科学的方法”一章的结尾的时候有一段说得很清楚:“从严谨哲学逻辑的角度看,我知的是粗枝大叶――我钻研这学问是四十年前的事了。但科学的方法还可从另一个角度看,那就是抽象理论与真实世界的转接中的实证方法。这方面我知得比较多。本章的内容,是合并了哲学逻辑与实证转接,所以与一般书本上所谈的方法论是不同的。说到底,有实用性的科学,还是要走出象牙塔之外。”

张五常很老实地向读者坦白交待,他所知的方法论,从纯逻辑学的理论来说并不纯粹。我猜想,他在写作这一章时,脑海中掠过的,是他四十多年来从事过的一桩桩实证研究的真实个案,而不是纯粹的逻辑学家在纸面上进行的抽象思辨。这就是作为逻辑学家的大诗与作为经济学家的张五常难以心有灵犀一点通之处。我作为一个研习经济学的学生,对逻辑学的认识肯定更加不如大诗,但对于把握张五常从经济实证的视角出发来看待科学方法论的重心,倒是有一点自信。

因此,在后面正式展开对经济解释的解读中,我不会从第一章“科学的方法”开始。原因之一,是我不可能写得比大诗更专业、更地道。原因之二,就在于我认为要真正把握张五常在这一章中的重心,仅仅就这一章论这一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一章只是抽象地对科学方法论及其在实证中的应用进行概括性的陈述,其中所包含的大量含义,都引而不发地隐藏于字里行间,如果不理解后面具体的经济理论的分析,把这些分析作为第一章的科学方法论原则的示范或演示,则难以真正地体会这些原则的深层次的含义。所以,我不直接从第一章开始进行解读,并不是说我不打算解读第一章,而是打算以一种将第一章融入后面的具体的经济理论分析之中加以解读的特殊方式来进行。采取这种特殊的解读方式,是因为我从个人的阅读这一套书的经验出发,认为这样的解读最有助于真正理解第一章。

事实上,我建议阅读《经济解释》应采用以下的方式:先从头至尾将全书三本都通读一遍,在这第一遍的阅读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作个记号后跳过去继续往下读。可以想像,即使是专业为经济学的人,读不懂的地方也会很多,尤其是第一章的科学方法论。但这并不要紧,因为即使第一遍你觉得你已经对科学方法论一章搞懂了,以后也往往会发现其实那时以为懂的并不真的懂了。这样第一遍读完后,对全书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对于张五常的观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第二遍则是精读,但这次不要从第一章的科学方法论开始,而是跳过第一章,从第二章直接与经济学理论有关的部分看起。第二遍既然是精读,那就要尽量把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搞懂,而不是泛泛地看过。当然,事实上仍然不可能在第二遍就把全书所有内容都搞懂,像《经济解释》这样的书,那是需要反复阅读,反复体会的。因此,第二遍精读的目标,是要把书中最基本的要点搞懂,如果仍有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没能弄懂,只要对基本的理论分析影响不大,就可以仍然暂时搁置。另外,第二遍精读的一个关键阅读方式,就是在读完(即基本读懂)每一个理论之后,要返回到第一章的科学方法论去,将具体的理论分析思路与抽象的方法论原则进行比照,思考一下这个理论的分析是如何具体地运用了第一章中提出的方法论原则。同时,也就是在思考第一章的科学方法论,是如何由具体的理论分析来示范的。这样,我们就不是像第一遍通读那样,是把第一章的科学方法论与后面各章的具体理论分析割裂开来看,而是在每一个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都不断地返顾作为提纲挈领的第一章,从而不断地从实证的角度深化我们对于第一章所提出的方法论原则的理解。因为张五常对于科学方法论的理解,就是从一次次的实证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我们以这种方式来解读,就有可能追踪到他的方法论形成的思想历程,这样就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些方法论原则,也有利于我们以一种case study的方式在学习具体理论的过程同时学习了实证的方法。

这一个系列的“解读《经济解释》”,使用的也将是这种理论分析与方法论原则交织对照的阅读方法。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