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经济学的方法由什么决定

科学的方法就是对称的方法,对称的方法整体上就是五度空间架构中时间、空间、层次相对称的方法,就是复杂系统论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方法。

经济学是否科学,由经济学的方法决定。经济学的方法是科学的,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经济学就不是科学。因此,问题不在于经济学是否科学,而在于我们是否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经济学成为科学的必要前提。科学的方法就是对称的方法,对称的方法整体上就是五度空间架构中时间、空间、层次相对称的方法,就是复杂系统论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方法。

经济学是否科学,由经济学的方法决定。经济学的方法是科学的,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经济学就不是科学。而经济学的方法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内容决定形式,观点决定方法,经济学的定位、定义,决定经济学的方法。杨小凯对经济学的定位仍然属于西方配置经济学,他的经济学定义没有达到经济规律的高度,所以他的经济学方法是分析的而不是综合的,也即西方现代经济学通行的实证方法;他提出的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并没有超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的范畴,虽然他对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杨小凯:“经济系统是我们迄今知道的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为了对其进行有效分析,我们需要将整个经济系统分解成众多可供操作的子系统。对概念和子系统进行组织的经济分析结构,被称为分析框架。经济学中有很多种分析框架。……分析框架的选择对于概念的含义以及理论的解释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代主流经济学采用的分析框架包含四个分析层次。在最底层,他们用函数和集合的数学概念来描述经济环境。……在第二个层次中,他们用数学规划来描述个体的自利行为。……在第三个层次中,更为复杂的数学工具,诸如拓扑学中的不动点原理,则被用来描述自利决策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上面这三个层次的分析被称作实证分析。当经济学家进行实证分析时,他们不问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或者什么应该去做,因为他们不关心价值判断。……在经济分析的第四个层次上,经济学家提出的问题涉及价值判断,例如‘在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竞争性市场上,自利决策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均衡)对全社会是否有利?’这个层次上的分析被称为福利或规范分析。最近,经济学在多个方面都遇到了挑战。但是,它们对经济分析的层级结构都不构成严重挑战。” ③杨小凯所总结的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环境分析到个体的自利行为分析再到自利决策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分析,从实证分析到规范分析,在西方经济学范式框架中这样的层级结构算是很全面了,确实没有、也不可能受到实质性的挑战,但不等于永远不会受到实质性的挑战。只要超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范式框架,杨小凯所总结的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包括它的层级结构就会受到实质性的挑战。在对称经济学的范式框架中,杨小凯的这个分析框架包含以下几个实质性的问题,使他的经济学方法不是科学的方法。

首先,这个分析框架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完整的经济学“思想实验”过程:分析、综合、验证。从分析到综合,是向上的道路;从综合到验证,是向下的道路。包括综合的分析才是典型分析,只有典型分析才会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杨小凯所总结的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只属于分析阶段,还未上升到综合阶段,更未深入到验证阶段。缺乏综合的“分析”不是典型分析,不是典型分析的“分析”不可能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经济学的“结论”都不是十分肯定——留有这样那样缺口——的根本原因,也是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老是用假说来定位经济学结论、老是强调可证伪性是经济学的本质属性的根本原因。至于“数据”,“盲人摸象”得出的结论也是根据“数据”——只是这些数据都是片面的,没有通过综合上升到全面的、科学的结论。其次,这个分析框架只有要素分析没有系统分析。既然杨小凯承认“经济系统是我们迄今知道的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那么为了对其进行有效分析,我们不是“需要将整个经济系统分解成众多可供操作的子系统”,而是用复杂的方法对其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复杂还原为简单,综合是把简单复归于复杂。经济系统是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只有同样具有复杂系统性的经济学才能与之对称。经济学是最复杂的科学,是一切复杂科学的典型,也是一切复杂科学的基础。用线性思维方法建构起来的所谓研究不确定性的各种数学模型,只能是菜篮打水一场空,从而使经济学的科学性受到质疑。所以,复杂系统方法是使经济学科学化的基本方法;而五度空间方法,为科学的复杂系统方法提供了总体框架。只有复杂系统方法才能使经济分析上升到综合,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第三,这个分析框架对要素的分析是片面的。经济复杂系统方法是有序方法、双赢方法,是结构出效益、结构产生生产力的方法,是老板之间、股东之间、出资者和管理人员之间、老板和员工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合作伙伴之间、团队成员之间、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双赢合作,是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之间、生产链的上一个环节和下一个环节之间的最佳组合,而不是仅仅用数学规划来“描述个体的自利行为”、“自利决策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对称经济学复杂系统方法就是用有序整合无序、用无序填补有序的方法,是经济系统与非系统相互转化、使非系统向系统、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转化的方法。只有全面的方法才能使经济分析上升到综合,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第四,这个分析框架只有微观分析没有宏观分析。经济复杂系统方法,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构的对接,是经济系统中人和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对称,是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协调,只有宏观社会经济过程、微观企业内外各种要素合理搭配、有序运作,才能发挥经济系统的最佳功能。只有宏微观相统一的立体方法才能使经济分析上升到综合,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第五,这个分析框架之所以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只有要素分析没有系统分析,对要素的分析是片面的,只有微观分析没有宏观分析,是因为思维方式是还原论的而不是整体论的。复杂系统论方法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的方法。只有通过复杂系统方法,才使经济学还原论与整体论真正得到统一,才使经济学方法与对象对称,使经济学不确定性得以扬弃。从空间观的角度看,还原论与整体论统一的方法,就是时间、空间、层次相统一的方法。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经济规律即是层次性的又是历时性的;创造规律、全息规律、系统规律、统计规律是社会系统发展从宇观到宏观到微观、从高层到低层的各个层次起主导作用的规律。随着社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去的低层次的规律逐步转化为现在的高层次的规律。只有还原论与整体论统一的方法才能使经济分析上升到综合,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第六,以上决定了这个分析框架没有真正的规范分析,没有真正做到实证与规范的统一。价值、福利、“对全社会是否有利?”是规范的必要环节不是规范的全部内涵。所谓规范与实证的统一,就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为什么,在为什么的基础上怎么样,在怎么样的指导下,去进一步认识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从而指导实践的发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所以,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有两层意义:一是合理的解释,一是正确的引导。合理的解释:实证性的内容由规范性决定;正确的引导:实证性的标准由规范性确定。在社会经济领域,“是什么”是由“为什么”、“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组成的,离开了为什么、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经济社会将什么都不是。因为经济社会本来是由人的自觉活动组成的,事实、逻辑与价值不可分割,这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的本质区别。若离开“为什么”、“怎么样”和“应该怎么样”来研究“是什么”,就像一个人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经济学的实证性与规范性是统一的。经济学是复杂性科学;经济学的规范性与实证性的统一,同自然科学的纯实证性是等价的;当然,不是同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线性科学等价,而是同量子力学、相对论、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等非线性科学等价。因此,所谓的规范分析是把规范本身当做一种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价值判断。规范就在实证之中,没有离开经济学规范性的实证性。如果把经济学的规范性与实证性分离开来,相互脱节,那么就等于在实证性的名义下,使自然科学倒退到牛顿力学水平。只有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方法才能使经济分析上升到综合,得出普遍必然性的结论。所以,杨小凯的这个分析框架不足以认识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律,也不能够提出有效指导经济工作的经济学模型,作为经济学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杨小凯:“上面这三个层次的分析被称作实证分析。当经济学家进行实证分析时,他们不问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或者什么应该去做,因为他们不关心价值判断。他们要做的是,用思想实验来了解在特定条件下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下面就是这种思想实验的一个典型。从一些关于无形偏好和行为的假定出发,然后用严格的数学来在无形和有形现象之间建立起联系。有一种有形现象被称作需求函数,它表示一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这样他们就可以从有形中推导出无形的关系。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同他们基于假定的联系而得出的预见相符,则他们关于无形的假定就被当做有效的假说而被接受,这种假说能用来解释经济现象。如果思想实验产生的关于有形现象的预见同观察到的现象不相符,则用来做思想实验的假说就被否定。但是,有一些假说则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例如,下面这种说法,‘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使用者的愿望的满足程度来决定’。如果使用价值和愿望的概念不能用数学方法很好地定义,则我们就不能用数学在无形事物和可观察到的变量之间建立起严格的联系,从而也就无从将这个说法证实或证伪。”④经济学规律是经济规律的反映;把握经济规律,不是靠显微镜,不是靠解剖刀,而是靠抽象思维能力;这个抽象思维的过程,不是线性推演、线性规划的过程,也不是概率统计、计量分析的过程,而是分析与综合、还原与整体相统一的、主客体对称的五维的过程。其中封闭式的“思想实验”与数字推导、计量分析,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不可以独挑大梁。因此,把经济学(方法)比喻为气象学、天文学是不对的,比喻为物理学与化学也是错误的。经济学(方法)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科学之王,在社会科学丛林中独树一帜、君临一切,就在于它的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还原与整体的统一的对称方法。线性思维方式与理论体系的不可操作性,是西方经济学的最本质特征。它们只谈经济问题的“解释”,而不谈经济问题的“解决”;事实上也解决不了问题;经济问题的“解释”中只讲假设,不讲结论,事实上也得不出任何科学结论。搞不清分析与综合、研究与叙述的联系与区别;只有逻辑分析,没有历史分析。用“思想实验”代替社会实验。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实验”,抹杀了被实验者的主体能动性。西方经济学家们将精力集中于简单的线性系统,滋生了一种重抽象还原的主流学术氛围。还原论的思维方式:片面分析的而非综合的,只讲供求平衡,未讲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平衡;因此他们只知道价格不知道价值,只讲能够用数学计算的价格均衡,不谈不能够用数学计算的价值均衡——不能够用数学计算的价值均衡在西方经济学的视野之外,在西方经济学家包括杨小凯这样的经济学家的理解力之外。西方经济学家们坚持认为,他们可以通过系统的组成部分解释复杂系统,尽管这些部分实际上是无法从整体分割的。西方经济学家们认为,对经济的唯一根本的陈述是关于经济中最本原层次——能够进行数量分析的、量的属性的陈述。西方经济学家们将系统行为,如企业自组织、市场交换过程、需求的满足都看作是现象,这些现象可以简化为深层的本原(注:不是本质)——如经济人、商品、产权、交易、变量、需求函数。他们的方法论基础是还原论----把复杂系统的变化看作是由组成它们的、能够计量分析的原子的运动引起的。西方经济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用数学作为经济学结论证实或证伪的标准,用数学对经济学结论证实或证伪作为经济学结论是否科学的标准,方法和对象、工具和目的相背离,错误的结论一开始就包含在错误的前提之中,经济学一开始就不可能是科学的。杨小凯:“天文学上日心说和地心说之争,则是说明数学严格性好处的又一个例子。大约500年以前,在一个统一严谨的数学框架内,托勒密系统被广泛用来解释行星运动。但是,它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基本假设产生的预见,总是同观察到的事实不一致。这样,它就被哥白尼—开普勒系统所代替,后者也是在一个类似的数学框架内发展起来的,但却用太阳取代地球来作为宇宙的中心。由于两个理论都建立在严格的数学基础之上,尽管数学不能保证托勒密系统的正确性,但却能保证托勒密系统能够被严格地证伪。而且,哥白尼的地球围着太阳的圆形轨道转动的假定,也能被开普勒证伪,哥白尼系统最开始的假定,就能够被地球椭圆形轨道转动的假定重新修订。因此,数学的运用可以显著地提高争论的效率,并加速知识的累积。”⑤杨小凯在这里的逻辑就是:因为我是错的,所以我是正确的;之所以我是正确的是因为证明我是错的;之所以因为我是错的所以证明我是正确的,是因为我能够被证明是错的;之所以我能够被证明是错的,是因为事实已经证明我错了。这样的逻辑我想有任何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会认为是悖论。可惜这样明显的悖论杨小凯不但没有认识到,而且还津津乐道,到处兜售!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的悖论不是杨小凯一个人独有,而是为整个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所共享;整个西方主流经济学界都是从“统一严谨的数学”逻辑——形式逻辑出发,一致认为可证伪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因此经济学如果是科学其结论就应该可以被证伪!而杨小凯上面所引用的这个科学史上的案例就是西方经济学屡屡引用以证明他们方法论的经典案例。而本人认为,这个案例恰恰证明了他们方法论的荒谬。从思维方式来看,传统的形式逻辑蕴涵了线性思维方式。把“形式”逻辑思维方式看成唯一的思维方式,把“形式”逻辑运用范围扩大到所有对象,特别是需要复杂性思维的经济领域,把复杂的经济现象全部纳入“统一严谨的数学”框架,出现悖论是必然的。这就是对称逻辑的产生有必然性的依据。从宇宙学来看,由于宇宙是无限的,所以宇宙本身没有中心;正因为宇宙本身没有中心,所以也可以说宇宙任何地方都可以是中心。因此,以宇宙为参照系,“日心说”和“地心说”都是正确的,这两个理论本身迄今并没有被证伪而是被证实;被证伪的,是以非宇宙的、某个具体观察者为参照系通过“统一严谨的数学框架”推演得出的具体结论。只是数学方法和宇宙学本身所要求方法的不对称,所以才得出错误的结论——用宇宙某个部位为绝对中心而否认了其他地方也同样可以成为宇宙的中心,所以这两个理论都可以被证伪。在这里被证伪的是在数学方法限制下,和某个“统一严谨的数学框架”挂钩的“日心说”和“地心说”,而不是作为宇宙学科学结论的“日心说”和“地心说”本身;靠哲学思维和直觉方法得出的作为宇宙学科学结论的“日心说”和“地心说”本身只能证实不可证伪。所以在这个案例中被证伪的是数学方法的普适性、数学方法普适性的绝对性,证明了“统一严谨的数学框架”的局限性,证明了数学只能作为科学的辅助工具而不能作为科学的方法。数学的运用虽然“可以显著地提高争论的效率”,但决不能“加速知识的累积”;用数学模型化的“主流经济学”虽然可以很方便地“在大多数的经济学课堂上一代一代被传授”并“创造了一个他们共同沿用的统一的知识体系”(同上,p7),但这样的“知识体系”只不过是打着“经济学”旗号的数学知识体系,对真正科学的经济学贡献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用不科学的所谓“经济学”传授学生只能误人子弟,拿来指导经济工作只能误导经济的发展。数学渗透的是形式逻辑的方法,形式逻辑——“统一严谨的数学框架”只能在给定的参照系中推演,至于参照系和结论之间是否对称,在对称逻辑的考察范围而不在形式逻辑的考察范围;而对称逻辑——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内容与思维对象对称的逻辑——在运用形式逻辑之前首先考虑参照系和结论之间的对称问题。对称逻辑的方法是本,数学方法是末。只要运用对称逻辑反思科学史,我们就可以看到,可证实性才是科学的本质属性,可证伪性不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但如果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反思科学史,得出来的结论可能刚好相反。

因此,问题不在于经济学是否科学,而在于我们是否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经济学成为科学的必要前提。科学的方法就是对称的方法,对称的方法整体上就是五度空间架构中时间、空间、层次相对称的方法,就是复杂系统论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规范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方法。经济学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过程。对称逻辑以对称思维规律为核心规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理论内容与理论形式、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研究层次与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与叙述过程对称的方法。对称经济学通过对称的、五度空间的、复杂系统论的方法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统一起来,实现规范经济学对实证经济学的整合、边际效益分析对边际效率分析的提升,实现用规范的方法把握世界。只有对称经济学的方法——对称逻辑的方法才是经济与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

(责任编辑邮箱:zhouzh@cenet.org,cn)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