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历届胡绳学术奖经济类获奖名单

 第一届(1997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新华文摘》1995年第九期)

作者:韩庆祥

职称:教授

单位: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该文分四部分,就我国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提出的人的塑造或人的发展问题,作了专门系统的学术探讨。第一部分论证“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成败”;第二部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正负影响,指出其最大积极影响是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倡导人主要靠能力的充分正确发挥来实现其价值,其负面影响是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个人的利己行为和产生人的物化现象,但社会主义可以把这种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第三部分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格、精神状态、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六个方面,论述人的塑造(人格转型)的基本内容,并简要阐述了人的塑造方式;第四部分指出要把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和塑造人的原则贯彻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本环节中去,改革既要从体制开始,也要从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塑造开始。

 

第三届(2003年)

《中国贫困地区劳动供给研究》(华文出版社2001年9月)

作者:都阳    

职称:副研究员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该书系统考察了农户劳动供给决策的形成机制、非农劳动供给的决定、劳动力的流动等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指出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对于缓解贫困的积极作用,揭示人力资本积累对于改善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的重要意义。全书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根据经济学基本理论,以实证研究为主,提出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政策建议。全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分析劳动供给问题时,以不断细化为线索:从农户时间在闲暇和劳动的决定,到劳动供给中农业与非农业的配置,再到非农供给中劳动力流动的决定,这一线索同时体现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贫困缓解的过程;二是在分析促使劳动力资源优化的决定因素时,以人文发展为视角,突出显示了人力资本积累在劳动力资源优化的各个环节的重要作用。

《前沿思索:中国经济非均衡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2月)  

作者:朱恒鹏      

职称:副研究员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该书探讨了改革前后中国经济的非均衡问题。一至四章为理论分析,五、六两章为实证分析。第一章利用一个固定价格模型,探讨计划经济非均衡的特征及其产生根源。第二章分析市场化改革对居民消费—储蓄决策的影响,可能引起消费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第三章分析改革前后中国存在的工资粘性问题。作者对国有企业目标函数的设定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性。第四章建立了一个引入信贷配给的非均衡开放经济分析框架,表明宏观政策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汇率制度和经济所处的非均衡状态,还取决于国际贸易状况。第五章构造并估计了一个包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的多市场宏观非均衡计量模型,对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进行实证模拟。第六章对该实证模型进行模拟检验和宏观政策效应模拟,表明在中国,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基本无效。

 

第五届(2009年)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转型:基于社会福利视角的分析》(人民出版社 2008年10月)

作者:刘晓辉

职称:讲师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该书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标准、人民币最优汇率制度弹性及人民币汇率制度转型的策略选择等问题。该书首先从文献回顾入手,提炼研究思路,将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问题转化为一个带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该书根据不同分析框架本身的特点和中国转型经济的基本现实,论证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制度选择标准问题。其次,该书抽象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中国开放经济的基本事实,根据我国开放经济中FDI形式的资本流动在目前国际资本流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事实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严格管制的基本现实,建立理论模型,考察了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导向和最优汇率制度弹性,并实证估计了人民币最优的汇率制度弹性大小。最后,该书根据研究结论和国际上汇率制度转型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渐进平稳转型的观点。该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不仅明确了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标准,而且在此标准基础上讨论了最优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并从经济学含义和中央银行实际操作角度对这个弹性进行了诠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2005年汇率改革所没有说明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本内涵。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

作者:殷剑峰

职称:副研究员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该书在回顾和总结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交易成本为主线,建立了一个能够容纳不同金融机制的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不同技术环境下两类金融结构——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书提出,从理论上并不能推导出一个绝对最优的结构:当一种完全新型的技术产生时,市场导向结构利用技术、推动经济增长的能力较强;在这种新技术逐渐推广的过程中,两种结构有着不同的机制来克服“不对称信息陷阱”;当技术进入到改进状态时,银行导向结构则又表现出相对的优越性。这种理论的推演与人类三次重大技术革命期间的典型特征是相吻合的。这也就意味着,最优的金融系统应该是功能齐备和富于弹性的,从而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同技术环境下经济增长的要求。该书另外一个研究重点是中国的“三高”现象: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高经济增长率。该书利用建立的增长模型,刻画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与“三高”的关系,指出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缺陷是中国在经济增长上长期呈现贸易顺差、在金融上不得不积累美元储备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维护金融安全,必须改造银行主导、政府主导的中国金融体系。

提名奖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气象出版社,2007年11月)

作者:庄贵阳

职称:研究员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该书在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分析以及国际气候制度领域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牢牢抓住低碳经济的主题进行深度开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理论基础,从中国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论证了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潜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中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路径。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初步建立了低碳经济评估方法,论证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指出发展中国家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和技术能力,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须在后京都国际制度框架中统筹考虑。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低碳经济的论著,已经成为国内低碳经济研究引用频次较高的重要参考书,对低碳经济理念在国内的传播并为决策者所接受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第六届(提名奖)(2012年)

《上海私营金融业研究(1949—1952)》(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作者:张徐乐

职称:副教授

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

该书以上海私营金融业为主体,以其自身的发展演变为叙事主线,分别从历史演变、经营运作和政治运动的角度切入,对上海解放初期的私营金融业包括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在新中国政府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下,由最初的个体经营,到联营、联管,最后统一于公私合营银行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全方位地考察其在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环境下的应对举措以及迅速消亡的原因,对建国初期私营金融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评价,冀为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正确衡量民营金融业的作用提供借鉴。该书在对私营金融业的制度变革和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外,对政府规制也有大量的论述与分析,并注重探讨社会变迁、政治运动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等非正式制度和非经济因素对私营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影响。该书的基础史料为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未刊金融机构档案,并辅以口述史、解放初期的多种报刊和大量其他文献资料。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邮箱:shengxch@efnch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