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梁小民:高考与复读

  1962年,对于“出身不好”的梁小民,是个绝好的机会。

  这一年,周恩来总理发表《论知识分子问题》,提出“重在表现,不看出身”的精神,也就是这一年,在阶级斗争氛围仍很浓重的情况下,大学录取“松”了一回:“许多家庭出身有问题的考生,都是在那一年考上了大学。若是换一年,政审只会被盖上‘不宜录取’的章。”

  热爱数学的梁小民,在高中时代是个好学生,还拿过山西省数学竞赛一等奖。不过高一下半年,“不知是哪里来的精神”,高中教育开始试行“两年制”,梁小民与其他一批学习好的学生,被选入试点班,学科也从理科,变成了文科。

  “一开始是不太想学的,但那个年代,组织说什么就听什么,没人有异议。”

  转眼间到了高三——现如今的“高考冲刺阶段”,彼时却没有太过紧张的气氛。据梁小民回忆,高三仍然是以正常课程为主,只有最后两个月,才是高考复习时间。

  因为一位历史老师的缘故,梁小民决定报考北京大学历史系:“什么专业今后就业好,这种想法压根就没有。当年我家里人的想法是,考上了大学,就等于成了国家的人。至于今后的工作,都是国家统一分配的。”

  唯一的考虑因素,来自老师的调配,1962年高考,全国高考仅录取12万人,因此学校的好学生,志愿报得一定要“平均”,不能集中到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当然,时代特色必不可少:“所有学生的志愿表上肯定都少不了这四个字,‘服从分配’。”

  没有警车护送,也没有父母相陪,家人都不在太原,梁小民自己度过了高考的几天,如今回想,其中细节乏善可陈。

  梁小民并未如愿以偿,虽然考上了北京大学,可他被调配到了经济学系:“当时心态很幼稚,还想转到历史系。看到当年吴晗因为写了一本《胡应麟年谱》被清华历史系录取,我想,不如我也写一个人的年谱……”

  在那个“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梁小民转系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不过却成就了梁小民的一生。如今,媒体提及他的名字时,常常会在前面冠以“经济学家”的称号:“我的经历也说明,大学只是一个出发点,人的未来还要靠自己努力。”

  附 —— 梁小民:对高考复读的经济学思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愁的人家既有名落孙山者,也有考试成绩不理想,上不了好大学,甚至成绩相当好,上不了北大、清华者。于是,许多愁者选择了复读。考不上的复读很正常。但上不了理想大学者也复读,这类人复读理性吗?

  是上一个不理想的学校呢,还是复读下去直至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呢?这是经济学中所说的选择问题。

  理性与否要根据成本——收益分析来确定。

  复读的成本首先是金钱,复读一年要花多少钱可以准确无误地算出。但我们往往会忽视另外两种成本。一是机会成本,即为复读所消耗的一年时间能做的事。多读一年书,即要放弃本来可以工作的时间,这可以用一年所能赚到的钱来衡量。例如,早毕业一年可以收入3万元,那么,复读一年的机会成本就是3万元。当然,迟工作一年还有一些不能肯定的损失,例如,会失去一些升迁或其他机会。民间有种说法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家店”。也许你迟工作一年就会错过几家“好店”。当然,这是无法预期的,也许迟工作一年才能碰见“好店”。但对家境平常的人来说,迟工作一年的机会成本还是不可等闲视之的。二是心理成本,用一年的时间再去进行应试学习,我总觉得对青年学子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也许这对年轻人的心理发育有不利影响。

  当然,如果付出这些成本得到的未来收益要大得多,复读就理性了。但必须记住的一点是,成本是现在付出的,收益要在未来才能得到。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复读并没有可以万无一失的收益。首先,复读一年,甚至几年也并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保证。其次,即使复读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也未必就有理想的工作和收入水平。有多少人通过复读而实现了人生理想,我没有做过调查、统计,不过从我见过和听过的情况看,复读带来理想人生的比例相当低。一般人都是风险厌恶者,不愿意用“生命换明天”。在我看来,放弃能上大学的机会去复读实在是不理性的“用生命换明天”。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这种并不理性的行为呢?这就在于家长和学生(更多是家长)的认识误区。

  许多人认为,上了好大学,尤其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一定前程辉煌。好大学和成才之间是不是有这种必然联系呢?应该说,考试是一种筛选机制,可以把能力强的人选入好大学,所以,好大学出的人才多,这很正常。两院院士中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多。但如果你换一个角度看,名牌大学毕业生失败者也不少。名牌大学固然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名师、好设备等有利于学子成才的条件,但不少名校学生也会自发地产生高人一等的意识,适应社会能力差,难以与人合作。个别公司招人时曾打出“北大、清华学生免谈”的招牌,尽管有点夸张,但也反映出名牌大学学生的某些通病。

  美国的经济学家曾调查过不同学校大学毕业生十年后的收入。从统计数字看,确实是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大大高于普通大学(尤其社区大学)毕业生。但深入分析的结论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收入高并不是因为他们上了名牌大学,而是他们本身的潜能本来就高。换句话说,潜能高的人即使上不了名牌大学,同样成功有高收入,潜能低的人即使上了名牌大学也往往一无所成。人的潜能取决于人先天与后天的多种因素,绝非应试或复读所能提高的。一个潜能高的人即使只上了一般大学,甚至没上大学,都会成功。

  复读不复读是个人的选择自由,我们无权干涉。但能上大学而非要复读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如果每个人都能对复读做出理性选择,我们离节约型社会就又近了一步。

  (根据人民网和北京青年报相关内容整理编辑:责任编辑邮箱:shengxch@efnch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