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1日,IMF第一副总裁David Lipton在深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发表演讲,他向台下的经济学家宣称,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着非同寻常的债务难题。“根据IMF的计算,中国国有企业约占企业债务的 55%,远高于其占GDP的比例——22%。”他接着补充说,“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远不及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盈利下降,加上债务上升,严重削弱了其支付供应商以及偿还贷款的能力。很多国有企业基本上已经是奄奄一息。”
IMF第一副总裁David Lipton
David Lipton走下讲坛时,300多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及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学者和政府官员报以掌声。一位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他讲的是对的,一旦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放缓,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就突然冒出来了。现如今,不断抬升的成本、短缺的劳动力、动荡的金融市场和持续升级的债务问题开始困扰中国。6月11—12日,2016年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期间,参会学者及官员有望在该进程中发挥作用,探讨了中国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中国要避开弯路,沿着理想路径持续向前走,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自1993年易纲任会长时把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引进中国后,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逐渐发展成为中外经济学家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据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胡永泰介绍,今年是历史上首次联合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留英留欧经济学会、中国留澳经济学会和日本中国经济与管理学会共同举办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2016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通过11场主题演讲、50个论文专场、7场圆桌论坛和1场期刊分享会,深入探讨了年会的主题:“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
除了David Lipton和胡永泰,大会还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日本银行前副行长、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Kiyohiko Nishimura,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樊纲,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1999)、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Alan Auerbach,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袁志刚,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瑞士日内瓦国际研究院国际经济学教授Charles Wyplosz和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教授陆铭,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Dwright Perkins等先后发表演讲。
11场主题演讲的内容涉及债务问题、结构改革、增长潜力、财政改革、中央银行和人力资本等中国经济的关键领域,其中Kiyohiko Nishimura、蔡昉、Alan Auerbach、陆铭等的演讲重点阐述了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比如,蔡昉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跟中国劳动力供应不足和人口红利消失密切相关;Kiyohiko Nishimura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短期内总需求会下降,宏观经济刺激的效果会减弱,长期来看,经济体会失去活力,效率下降。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慧炯在论文专场
论文专场是中国留美经济学年会的重头戏。10日下午和12日上午,学者们就中国经济及经济学前沿相关的2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分成50个专场进行研讨。其中,劳动经济学仍是关注的重点,共有41篇论文入选,分10个专场进行讨论。除了劳动经济学、金融市场、宏观经济、工业组织、环境、国际贸易、增长与发展等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议题,还有2个专场专门讨论中国当下热点问题,分别是由匹茨堡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James Cook主持的“中国向清洁技术转型”专场和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沈艳主持的专场:“中国的新经济及新金融市场”。
圆桌论坛环节围绕7个涉及经济政策和教学研究的议题展开讨论,这些议题分别为:中美经济学教育差异、计量经济学前沿研究、中国医疗改革、劳动力市场挑战、货币政策、财政体系改革的经验教训和中国的增长前景与产业升级。41位参加圆桌论坛的学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许多学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例如,12日上午举行的圆桌论坛“计量经济学前沿研究”,由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Orn B. Bodvarsson教授主持,参加讨论的4位学者分别是南加州大学萧政教授、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洪瀚教授、波士顿学院肖志杰教授、堪萨斯大学蔡宗武教授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Shu Shen教授。
“计量经济学前沿趋势”圆桌论坛嘉宾合影
海闻教授在“中美经济学教育差异”的圆桌论坛演讲
密歇根大学教授Mark Fendrick在圆桌论坛演讲
洪瀚、蔡宗武等在圆桌论坛上提到,许多中国学者的研究存在错误使用计量方法和模型的问题,比如国内不少的所谓“前沿研究”直接套用了国外最新方法和模型,然后导入中国数据拟合而成。在另一个题为“中美经济学教育差异”的圆桌论坛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教授们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用不同的假设做经济研究,而不是直接应用发达国家的理论。比如,美国有大量公司金融的文献研究如何设计破产法,美国的法律环境是这些文献并未言明的假设;但在中国,当学者们在两天的研讨中提到破产问题时,一个基础的问题是如何让僵尸企业退出市场。
学者们在用中国数据做中国研究时,同样能够对方法和工具做出拓展,进而为经济学研究做出贡献。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2年南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萧政及其合作者发表在《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的文章。萧政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时称,为了研究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他们提出了一个面板数据的政策评估方法,研究发现回归并未显著影响香港经济,但CEPA协定对香港GDP的贡献约为4%。2015年,两位中国学者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计量方法,在《计量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Econometrics)发表了对2008年“四万亿”刺激政策效果评估的论文。
为了指导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负责《中国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出版事务的Zhang Lei女士到会与学者交流沟通。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创办的CER,是享誉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要英文期刊,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Belton M. Fleisher教授任执行主编,范德堡大学黄晓东教授、厦门大学龙小宁教授、美国联邦储蓄银行文一教授、北京大学张晓波教授任联合主编。
Zhang Lei女士分享如何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主编收到一篇文章,通常会在看过摘要和开篇之后,决定是否送审。”担任过多份国际学术杂志共同主编和编辑的堪萨斯大学经济系教授蔡宗武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但对于中国学者的文章,我会更加慎重,因为他们的文章很大部门开头写得不好,写得很含蓄,重要的信息可能在后面。”Zhang Lei女士重点介绍了选题重要性、摘要及导言的写作,她说摘要需要写清楚作者所做的工作和最重要的发现,导言部分要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文章讨论了什么问题?已经存在解决方法了吗?哪一个解决方法是最好的,它的主要缺陷是什么?本文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Dwight Perkins
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使青年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研究中,是否会影响到课堂教学?会议期间,关于研究和教学之间平衡的问题也多次被拿出来讨论。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洪翰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授们做出好的研究能够为课堂教学增色,而良好的课堂有时候也能够为研究者提供研究的话题。在斯坦福经济系,他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用来做研究,百分之三十的时间用来教学。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Dwight Perkins认为,只有研究人员懂得国情,并在自己的领域深入研究,高校聘任这样的研究人员就能吸引到优秀的学生。
会议结束后,50多位学者还前往华为公司调研。深圳是中国最具开放与创新精神的城市,自上世纪70年代末启动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批像华为等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跨国公司。现如今,华为既是世界通信产业举足轻重的参与者,也是“《财富》500强”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外界对其管理模式和业务发展缺乏较全面的认识。调研期间,华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华为的概况,并解答学者们的疑问。
1985在美国成立的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对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学教育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学会先后通过译介图书、举办会议和组织学者到国内授课,推动了经济学知识在中国的普及,也是中国系统推动现代经济学教育的开始。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是该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三届理事和一届会长;在创办学会、出版《会员通讯》、主办年会、建立会员交流网络、筹集资金、组织出版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等各方面为学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一直致力于经济、金融、管理的前沿学术研究,建设一流的“商界军校”,培养有领导力、有自制力、有远大视野的商界领袖。最近一年多,就有多篇论文发表在《货币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战略管理学报》(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中国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学术期刊。这些文章还受到了媒体和金融界的关注,英国《金融时报》采访了王春阳教授,并引用了他对中国公司债务的研究,路透社、《哈佛商业评论》、《福布斯》、《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等介绍了Kwangwon Ahn教授发表在《战略管理学报》的论文。
樊纲教授与嘉宾交流
李善同研究员与伍晓鹰教授交流
日本银行前副行长、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Kiyohiko Nishimura接受采访
会议期间,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公关媒体办公室及学生记者还对Kiyohiko Nishimura、Dwright Perkins、Alan Auerbach、蔡昉、萧政、洪翰、蔡宗武、沈艳、袁志刚、陆铭、Charles Wyplosz等教授进行了专访。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后续报道。
(撰文:金鹏 金颖琦,摄影:绳晓春 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