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年会暨2012世界经济重大理论研讨会综述


  2012年9月28日,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年会暨2012世界经济重大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

  首先,张宇燕会长作了“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报告。他从五大宏观经济指标入手对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第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复苏步履蹒跚;第二,通货膨胀有所回落。通货膨胀目前不是问题,将来还有待观察;第三,发达经济体的失业居高不下;第四,贸易增长速度下滑非常明显,顺差和逆差总体来讲正在收窄,整个贸易向集团化发展;第五,整个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问题依然严峻,而且短期内得不到解决。

  他还对流动性和债务货币化、发达国家整体出现了“日本化”的趋势、美国新能源政策和全球治理等世界经济的几个重大问题做了探讨。美国的能源走向相对独立对整个世界能源结构,甚至地缘政治都将有较大的影响。美国的绿色能源政策是失败的,可能要走一条更有效地使用传统能源的道路,而不是去开发新能源。全球治理成效并不显著,但亮点是金砖五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诉求已经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化。关于欧债、欧元区问题,他表示审慎乐观。

  之后,来自海内外的8位特邀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

  1.日元国际化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意义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所长河合正弘(Masahiro Kawai)首先回顾历史阐明日元国际化不太成功的标志与主要原因,随后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评论和建议。他认为,中国在1996年才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比日本晚了30年,人民币在10-15年之后成为国际货币完全有可能,但让任何一个新兴的币种成为主要的币种,都是一个比较痛苦和困难的过程。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如改革中国金融市场,改善法治、司法体系和司法机构,防范金融危机以及加强与邻国的合作等。

  2. 如何应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认为,全球化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可流动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可流动的劳动以及工作场所相结合的国际分工,已经造成可贸易实用产品生产能力在全球布局的结构性失衡。避免国际货币体系崩溃,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鼓励跨境的实业投资,以恢复地区和国家间可贸易产品生产能力的再平衡;二是以渐进的方式来减少国际货币体系对美元的依赖。未来国际社会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的多元储备货币体系,实施国际汇率正负10%~15%的目标区管理,在全球范围(也可亚洲地区先行)统一征收0.5%的托宾税。中国政府是否应主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争论涉及的实质性问题在于人民币国际化是避免风险还是引入风险,在国际环境不稳定、内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应该创造条件有序推进。

  3. 中等收入陷阱和中国对外经济政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系教授、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胡永泰(Wing Thye Woo)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以一个相对全球经济领导者生活水平的追赶指数(CUI)重新定义收入水平:追赶指数大于55%为高收入国家,小于20%为低收入国家。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分析要传达的信息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特别是增长动力会不断地变化,在经济增长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增长引擎。中国要转变出口导向增长,不是通过宏观刺激,而是要通过改革鼓励小微私有企业发展和进行城市化这两个新的中期增长引擎。中国需要关注世界各国怎么样看待中国,中国应该将其“和谐社会”理念向全世界推广并“国际化”为“和谐世界”理念,不但要关注自己的和谐社会,也要关注和谐世界的建设。

  4. 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和贸易谈判机制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约翰.威利(John Whalley)强调了谈判的激励,尤其是对中国的激励问题,包括谈判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潜在的好处;中国怎样提高其在谈判中的实力;在谈判中中国的战略是什么等。中国在贸易谈判的力量现在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中国和谈判合作伙伴的福利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从2000到2010年,中国的福利和与OECD国家进行谈判的能力每十年增长一级。中国谈判能力的提升很大一部分来自于GDP的发展,这也是谈判给中国带来的红利,中国将持续分享这种好处。 

   5. 欧洲财政一体化之路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部主任保罗(Paola Subacchi)认为,对欧元区危机的动态和原因存在基本的误解,它是多重性的危机,包括欧元最初的设计和治理问题,而不只是财政危机,如西班牙是银行和金融体系的崩溃,而意大利是竞争力的问题等。欧元区在短期内要促进增长,因为没有增长不可能恢复财政纪律和社会稳定;在长期要进行结构改革,使其走向强劲的、可持续的、平衡的增长;中期要减少赤字和债务。下一步推进银行业联盟、财政联盟或联邦联盟,关键的问题是谁来买单。在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下共同分享货币政策,各国都需承担自己的责任,但现在欧元区相关纪律执行不力,也缺乏相应的监管,各国其实只是在享用已经所剩无几的免费午餐。

  6. 全球再平衡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研究部联席主管黄海洲主要讲了欧洲如何“殴”、美国怎样美和新兴市场国家金砖值几金三大问题。欧洲会继续互相“殴”,实际上也是张宇燕会长提到的发达国家“日本化”的问题。他同意保罗讲的很多观点,实际上欧洲发生了多重危机。全球三大板块在危机之后唯一调整大致到位的是美国,美国将更美,2015年美国经济会全面复苏。金砖里边没有多少金子,从好的方面讲,金砖要贴金。金砖国家的GDP增长都在下行,而且下行的速度很猛。中国总体来讲是经济靠改革,要关注新一届的领导和三中全会。 

  7. 中国经济增速“破八”及其意义与对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2012年“破八”有三个悖论: GDP增长减速而就业形势良好的“就业悖论”、城乡收入增长超过GDP的“收入悖论”和过剩产能调整的“调整悖论”。“破八”对中国来讲是一个中期的结构调整和长期体制改革的开始,而不是继续GDP的增长。他同意黄海州的观点,在2015-2018年全球复苏的时候,谁不把工作重点尽早转到结构调整上来,在未来3-5年谁就有可能率先倒下来。 “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城市化在未来发展中将起重要作用。面对 “转型之痛”,中国应该回到1979年的原点,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探索能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新体制、新战略和新结构。

   8. 建立全球金融规则以走出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的演讲认为,中国应加强对国际金融秩序和规则的研究,以提升在未来改革中的话语权。建立全球金融规则至少应包括以下六方面:对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和财政纪律约束;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监管;在G20国家推行统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强制性调节,经常项目余额与GDP之比不超过4%是一个参考标准;建立最后贷款人与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机制;建立国际债务争端解决机制。

  (刘建丰,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根据会议速记整理,未经当事人审阅)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