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自生能力,政策性负担,责任归属和预算软约束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国家(或政府)常常要追加投资、减税,并提供其它补贴, 国有企业经理也预期会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这种现象被亚诺什-科尔奈(Komai,1986)称为。预算软约束”。科尔奈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许多问题都归因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为了取得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成功,消除预算软约束刻不容缓。但是,在许多转型经济中,即使国有企业被私有化以后,仍然存在预算软约束现象(World Bank 1996,P.45)。

  关于预算软约束的文献十分丰富,Dewatripont,Maskin和Roland (1996),以及Maskin(1996)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根据科尔奈(1998)的讨论,对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有外生和内生两种懈释。第一种解释将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归咎于各种外生原因,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父爱主义,国家追求就业目标或领导人获取政治上的支持,等等(Kornai 1986)。第二种解释将预算软约束视为内生的现象,起因于时间非一致性问题(time inconsistent problem)(Dewatripontand Maskin 1995)。对于一个未完工的无效率投资项目,政府或贷款者有积极性追加投资,因为追加投资的边际收益可能大于项目废弃产生的边际成本。钱颖一(Qian 1994)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资短缺归因于这种由时间非一致性产生的预算软约束。钱颖一和Roland(1999)进一步分析政府财政分散化与货币集权化对于预算软约束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新解释。我们希望说明,预算软约束根源于国家或政府的责任归属问题。传统的斯大林经济模式是为了有利于建立某种战略性的国有企业而设计的,这类国有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制度中不具备自生能力。为了扶持不具有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政府只好扭曲绝大多数资源和产品的价格,使用行政手段按计划分配这些资源和产品来扶持这类型的国有企业。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和计划协调问题, 政府所做的有关投资和生产的决定往往是错误的,并且不能及时提供原材料和投人品。结果,是政府而不是国有企业需对企业经营失败负责,追加信贷和提供其他援助给国有企业,以便完成投资和生产。预算软约束就这样产生了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后,许多战略性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依然没有自生能力。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