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经济观察》双月论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举办

  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办的“《中国经济观察》双月论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月19日在中央党校举行,副校长石泰峰、教育长李兴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林毅夫、贾康、高俊才、秦玉才、何振中、马晓河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在会上作了发言,中央党校学工人员100多人参加会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会议着重研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投入问题。目前在云南临沧地区正在尝试 “龙头企业+银行+担保公司+农户”的“四位一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即由龙头企业联合起来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性担保公司,银行根据龙头企业建立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的需要,将贷款发放给相关农户,然后由龙头企业用收购农产品的价款归还银行贷款,担保公司对银行向农户贷款的安全提供担保。这个模式最初是由林毅夫教授和汤敏博士在农村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林毅夫于2004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为提案提出,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听取情况介绍后,10位专家作了点评。

  与会专家指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是如何使农民增收,关键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所需资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货币资金供应短缺现象,由此导致一些农村地区高利贷盛行,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货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只有消除资金短缺的瓶颈,才能在农村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农民才能够在更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基础上大幅度增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出现后,发展商品性农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企业的流动资金进入了农业再生产过程,提高了农户的集约化经营水平,保证了企业的农产品原料供应。但单纯依靠企业的流动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同时这种方式也受到许多条件制约,不可能在广大农村普遍推广。

  与会专家提出,“龙头企业+银行+担保公司+农户” 的“四位一体”的模式是对“公司+农户”模式的拓展和完善,它把解决农户资金需求的资金源放在了银行,从理论上说,解决了“公司+农户”经营形式不能解决的资金不足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也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需求。但这种经营形式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能否消除银行向农户贷款的风险。

  与会专家认为,表面上看,龙头企业掌握了农户的经营信息和现金流,并且收集信息的成本低于银行,由龙头企业出资建立担保公司,可以克服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借贷风险,实现银行风险的外包,保证农户的贷款和还款。但从实际情况看,龙头企业和担保公司也不可能获得农户的完整信息。因此,在“四位一体”的模式中,可尝试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由其负责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障正常的借贷行为,这样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不完整,约束和管理失控、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四位一体”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可考虑建立一种地方财政、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和农户等参与者的风险共担机制。

  与会专家强调,“四位一体”模式必须在市场条件下运营设计,要有一个好的龙头企业,自身有能力发展,并能够合理地规避市场风险。当然,要完全避免风险也是不现实的。农业中的市场风险由政府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来承担,这是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的做法。因而,政府如何介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