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人文社科论坛成功举办 学人反响热烈

名家云集,群贤毕至。5月30日,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4”会场内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一个议题对讲结束后,都有不少网友和现场的师生踊跃提问,气氛活泼而热烈。

学生是这次论坛最忠实的听众。当天还有很多同学因之前没拿到票进不了会场,焦急地在场外徘徊。

如此大规模的论坛不仅让同学们一睹大家风范,领略名家魅力,更能吸收大量的知识,开拓学术视野。

人大一名农经系研二的男生说:“这种国际活动给学生和老师都带来很多好处。这次论坛的学术氛围很浓,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领略专家看法的平台,更使一些对相关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受益匪浅。”

来自北航的一名女生也深有体会,“这是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架起了中国与世界顶级学术大师沟通的桥梁,使得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个问题。各位大师精辟的演讲又提升了我们的知识理论高度。”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邹骥教授上午刚开完一个重要会议,下午匆匆赶回听论坛。他认为,当天讲的很多问题、观点与自己的研究都有密切联系。他希望借此机会与多位专家取得联系。他认为,他们都是世界级的主流经济学家,学问渊博,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正所谓做学问要听百家之言,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也是来寻找未来之路。

“举办这种论坛活动很好,让我们可以从大师的角度得知他们的思想。学生们的观念现在还没完全形成,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有很重要的作用。”财政部一名官员说道,“并且这次论坛的主题与六大专题结合当前形势,紧随时代潮流,是大家都关注的重点话题。”

中国人民大学成教学院王教授全面分析道:“此次论坛对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来说,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平常,校内的高层次的论坛都很少有机会参加,更别说这么高规格的国际性会议了。它可以扩大人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对人大创建世界知名一流大学有很大作用。创办一流大学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教育,而且要有高层次多角度的视角。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有宏观视野。这次论坛就为同学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同时论坛采取的方式也很好,每一个论题专家都有不同的观点,启发人们思考,激发发散性思维。但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既要有两个专家思想的碰撞,又要有翻译,主持人的点评,还有台上台下的互动,时间太为仓促了,建议以后采用分论坛的形式。”

从2001年开始由我校主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到现在已经是第四届了。几年来,各界人士一直对该论坛密切关注,反响热烈。此次论坛已经落下了帷幕,大家已经在期待着来年更精彩……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