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专家看好2003年中国经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于12月17日在京开幕。来自国内外的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发表了讲话。
  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第一年,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良好发展势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实现了物价稳定前提下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目标。“论坛”在保持前两届风格的基础上,围绕“入世初年”的中国经济运行情况与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研究。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商业信息中心、清华大学的一批著名经济学专家学者,分别就“入世”一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财政运行与政策、金融运行与政策、对外经贸合作与利用外资形势、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以及流通创新等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们关注中国经济运行的态势,预测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一批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欧盟驻华代表团、美国驻华大使馆、英国剑桥大学、摩根士丹利资产有限公司的官员、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就中国的货币政策、贸易政策与对外投资政策等问题发表了讲话。
   在财政运行与政策方面,与会专家认为,2002年的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年,财政运行面临的问题是,收入增幅比前几年明显回落,完成全年预算任务有一定难度。但财政收入增幅仍高于GDP增幅,整体运行还属于正常区间。“入世”后,中国的财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一方面积极履行入世承诺,继续进行关税减让,并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待遇;另一方面在WTO规则范围内实施财税优惠政策,规范进口,促进出口,鼓励外商投资。入世对于中国财政运行虽带来了一些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因素。主要是法规合理化水平的提高将促进市场主体竞争力和效益水平提高,使财源趋于充裕;一些产业、行业在竞争压力下积极进取,实际表现明显好于预期,减少了财政支出压力;入世还成为政府改革与财政改革的催化剂,制度创新将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中长期的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积极财政政策还需继续实行一段时间,同时合理把握好政策调节操作中的相机抉择。加入WTO后政府在改善经济环境、调整经济关系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也将越来越强。这将大大增加政府在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调整方面的支出负担。今后,中国需要按国民待遇原则改革税制,并提高财税政策的透明度。
  在货币运行与政策方面,与会专家认为,2002年我们宏观经济金融运行表现出如下特点:(1)货币供应量保持较快增速,支持了GDP的稳定增长;(2)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持工业生产和投资快速增长;(3)国债配套贷款显著增加,支持民间投资启动和投资快速增长;(4)货币市场调节资金能力加强,支持金融机构流动性的提高;(5)银行公开市场对冲操作成绩突出,支持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和人民币汇率稳定。但国民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着几个经济指标的背离情况,如证券市场指数下挫与GDP稳步增长相背离,货币供应量增加与物价走低相背离,证券市场融资额下降和银行贷款显著上升相背离,出口迅速增长与外贸贷款下降相背离等。并在以上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改进货币政策操作、努力推进利率市场化、增强人民币汇率适应性、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提升金融机构诚信度。加大直接融资比重,重点在于创造企业的资本形成机制,不拘泥于A股、创业板等;大力发展国债、公司债、抵押贷款债等债券市场;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放宽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限制等政策建议。
  在对外贸易方面,与会专家认为,从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实际运行的情况看,进出口贸易均取得高增长速度,大大超出年初时多数人的预期。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也与原来的预期不甚相符。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际、国内两方面的积极因素,包括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总体上好于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成长,以及加入世贸组织效应等。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势强劲,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民营企业出口大幅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带动效应凸显。展望未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仍面临着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诸多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预计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货物贸易总额将达6700亿-690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500亿-3600亿美元,进口额3300亿-3400亿美元。贸易顺差将有所减少。
  与会专家对2003年及今后几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依然看好,完全有希望继续保持7%以上的高速增长,但鉴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面临不确定性,以及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许多矛盾与问题,需要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贸合作与利用外资政策、投融资政策以及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协调与配合,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