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主编解读中国经济学术期刊

 为了促进经济学期刊界同仁的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于2014年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了“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讨论会。会议由《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主办。

此次讨论会邀请了《经济研究》、《经济科学》、《经济评论》、《南开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管理》、《经济学家》、《教学与研究》、《当代经济研究》、《产业经济评论》、《学习与探索》、《经济纵横》等20余家期刊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学术界著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此次会议主要围绕期刊纸质版与电子版统一问题、关于期刊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问题、刊物的定位及发展方向等议题展开讨论,同时,讨论会还围绕相关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一、纸质版期刊与电子版期刊的统一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以惊人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与经济模式,网络以其兼备各传统媒体之长的优势,对传统的纸质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实网络出版是纸质出版之外的又一条出版渠道,它丰富了期刊的出版形式。两者并举,可实现两种出版形式的互动发展,形成大出版的格局,有利于纸质期刊冲破自己传播方面的不足,拓展发展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动态》主编杨春学教授认为,纸质版、电子版在一定程度上的统一结合是今后刊物的发展趋势,不可回避。他认为传统的纸质出版物,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内容通过网络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这样可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并且能够利用超文本、多媒体丰富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刊物的核心还是为读者服务,刊物为读者服务最好的方法是既有纸质版,又有网络版,二者同步。纸质版出来了,读者也可随时在网上查阅。因此,纸质版期刊和电子版期刊同时发行将是期刊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济研究》杂志社张永山社长指出,大力发展网络期刊是今后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的资源整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并借助统一的信息资源与管理界面,实现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资源的无缝检索。现在《经济研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将所有纸质期刊录入网站并设置了一些权限,供读者阅读。

《当代经济研究》的胡岳珉主任也对有关电子版的挑战做出了分析。他认为网络对我们的挑战确实很大,但纸质的媒体不会消亡。就像电视和广播的市场竞争,过去有人认为有了电视,广播就没有人听了,但若干年后,广播的市场竞争力比电视还高。因为广播已经变成移动媒体,随着车辆进入大街小巷,随时进入人们的生活。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也会是这样的发展趋势,此起彼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为不同要求、爱好的读者服务。

武汉大学《经济评论》叶初升主编表示,他们希望通过电子版的推广来提高杂志的影响力,把所做的研究和学术产品尽量编排得通俗易懂,让更多的受众了解。他还与大家分享了《经济评论》杂志的一些办刊经验。作为尝试,他们要求作者为读者做一篇1500字到2000字的“论文简报”,通俗地把作者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成果、研究问题的意义及其思想的提炼过程表达出来,并兼顾学术性、前沿性和思想性,在刊物的网站上发表。这样,研究的社会成果不仅仅是停留在学术圈里面,而是走向大众,让非专业的阅读者也可以吸收一些思想。他们的这项工作已经坚持了5、6年,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他们还设立了一个“论文故事”栏目,建议作者把写作论文的选题过程、磨炼过程、修改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与大家分享,通过网络的影响力帮助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刊物的影响力,很受好评。

二、有关经济学期刊的评价体系问题

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事业繁荣发展。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等为代表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理论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多年来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刊发了大量富有学术质量和思想深度的优秀论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发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推出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为代表的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类或含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完善,已在国内学术界获得一定认同,影响力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围绕着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依然存在着不少弊端,面临着一些乱象。我国目前尚无一套学术期刊界普遍认可的评价体系,亟待构建一套适合国情、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近年来,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在我国学术评价界特别是期刊评价领域掀起SSCI热。在某些国内学术期刊眼中,进入该索引意味着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它们竞相将跻身SSCI作为实现学术期刊国际化、“走向国际”的标志,盲目地与国际接轨,不仅未达到目的,反而迷失了自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严春友教授就认为,该索引所反映的只是美国人眼中的世界学术,其视野是非常狭隘的。SSCI在中国受到的热捧就连一些欧美学者都感到意外,他们表示,引文索引只是学术评价参考标准之一,不能将其神化。

《产业经济评论》主编臧旭恒认为,办好期刊,要求编辑者讲政治、懂理论、通学术、会管理,不仅要沙里淘金,从万千来稿中撷取出优秀论文,而且要点石成金,以高度的前瞻意识引导学术发展。正由于此,目前还没有一套通行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术期刊评价标准。经济学的研究是多领域和多流派的,不同领域的研究性质和方法存在差异,特定刊物不能涵盖所有领域。因此,学术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不能简单化地以一个领域的尺度和标准来评价并取代不同领域的评价。

《经济学动态》杂志社社长白丽健认为,对于期刊排名的评价标准:首先要看国家政策的导向,这很重要;另一方面,期刊界要形成一种聚合力量。此外,实行匿名评审制度、健全网络、规范刊物,都是确保期刊地位上升的重要手段。她参加了2014年5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有160多人参加,在会议讨论中就期刊评价标准问题,各学校、专家、学者讨论得非常激烈。一些专家认为社会科学具有强烈的本土性,主要关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大多数社会科学具有明显的价值取向。因此,不能自卑地以外文刊物来压制和取代中文刊物,甚至以外文刊物作为学术评价和导向原则。不能狭隘地以少数几个偏向数理的经济学刊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进而取代所有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以《经济学动态》杂志为例,《经济学动态》创刊60多年了,对中国经济建设中每一项重大改革几乎都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比如,在有关市场如何发展,国有企业如何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各个评价机构对于它的评价差别却非常大,这些现象如何解释?评价标准应该按西方的标准还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我们自己的标准? 许多专家、学者联名发起倡议书建议,经济学研究需要多元化,期刊评定标准要综合完善。

《经济理论与管理》杂志社的杨万东副主编认为,有些评价者在没有对学术期刊办刊工作进行深入考察、扎实调研的情形下,仅凭自己的一知半解甚至道听途说就对学术期刊做出较为随意的评价。这类评价由于根据不足、不尊重学术期刊的出版定位和办刊规律,毫无科学性可言。如果把这样的评价标准做为办刊指导,会误入歧途。

期刊评价之所以成为重大争议问题,是因为我们对期刊评价的复杂性缺乏正确认识。对期刊成果的评价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然而,现行学术体制却要求对所有成果进行即时的评价。由于即时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既不考虑不良社会风气、利益纠葛对期刊界的影响,也不重视同行评议中仍会存在分歧乃至对立的观点。有什么样的学术体制,就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不改革现行学术体制,评价问题就很难解决。

评价机构没有能力深入到内容层面对学术期刊或学术论文进行评价,评价机构制作排行榜的主要依据是二次文献量和比率以及引文频次和影响因子。这些数据如果都是客观的,当然具有一定评价意义,但致命的问题在于期刊和作者很快都懂得了这些数据对评价结果的意义,套用公式就成了想走捷径者的最好选择。

杨春学主编强调,自由化、程序化、数理化趋势对杂志是个冲击。有的文章很漂亮,套用国内外的公式、模型,用工具的兴起掩盖思想的贫乏,思想性不系统,不深刻,无法传播。

杨主编认为评级是刊物杂志最敏感问题,他认为有评价还是好的,被评价为什么样子会对读者的看法有一些影响,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评级的作用。但是,评级标准要科学。中国社科院评价中心评价方法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量化指标影响因子不一样,北大引用量、网络下载量等量化指标9个,影响因子和南大占的比重也不一样,差别很大。

有评价指标是好事,但关键是标准如何统一确定?如何利用评价体系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认为,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现在有的学者只讲求方法,套用公式,越来越把经济学弄成物理学、数学了。那么,经济学期刊评价体系的引领方向是否也存在着问题?

北京大学《经济科学》副主编洪宁认为评价机构那么多,哪个更规范、更权威无法确定。评价机构不同,评价排名结果就各有不同,有的差异还很大。因此,一味地追求排名会本末倒置。应该更注重刊物在读者心目中的评价,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另外,有些国内知名网站在期刊分类上没有固定的规范,也不甚科学,大概划分为理论类和综合类,把刊物归为不同的类别,排名就会受到影响。科学划分期刊类别是非常重要的。

三、刊物的定位及发展方向

杨春学主编谈到,现在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公民社会,这些观点对我们的办刊理念是一种冲击。要强调:办刊一定要根据中央的文件精神,不能犯政治性、颠覆性的错误,把好政治关。

洪宁副主编引用《经济科学》创刊的第一任主编,也是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先生的话说:“一个好的杂志不追求发行量,要想站在学术研究的宝塔尖上,就应该保持学术的严肃性,同时还要注重你的研究对象,你的读者对象,你给谁看,就要把杂志定位在什么地方。”所以《经济科学》在选稿标准上一直保持这个传统:一是注重选题的重要性;二是注重研究贡献;三是要遵守学术的规范。

臧旭恒主编对学术期刊的定位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学术期刊定位很重要,现在学术刊物大体上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大综合的,像《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囊括了所有的人文、历史、经济、管理、社会科学、法学、人文社科等;第二类是经济学科内部刊物又可分成两类,其一是经济学科里面的综合性的刊物,像《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涉及到经济学科里面的方方面面;其二是经济类里面比较专业的一些学术类刊物。无论哪一类,都要创办出特色。比如说世界公认的最顶尖的两份经济学类综合性杂志———《美国经济评论》、《经济计量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各自的定位,各有侧重,特点分明,不分伯仲。

《南开经济研究》黄玖立教授就期刊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指出,当前期刊内容风格雷同、理论雷同的问题严重。期刊排名虽有先后,但是从风格上看不出特色,期刊应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当前中国的经济学发展还处于应用主流经济学方法的阶段,以模仿为主、复制为主。以应用为主,原创性的研究太少,和中国的产品质量难以提高非常相似,这样导致很多文章属于重复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编辑在选稿的时候要注意。在学术操守方面,可以要求作者提供实证数据作为投稿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模型的造假可能性。、

本文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于2014年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的“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讨论会会议综述。

(责任编辑邮箱:shengxch@efnchina.com)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