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年会分会场专题二十五:女经济学者专场(一)

第十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女经济学者专场(一)(分会场专题二十五)于2017年10月14日下午在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文荟楼2楼222教室进行。来自陕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的四位经济学学者分别就教师流动和农村初中生的学业成绩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与个体的教育选择、肥胖是否影响职业升迁以及户籍转换的收入效应等研究领域作了精彩报告。本场讨论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庞晓鹏老师主持,评论人有北京大学的宋泽老师、湖南大学的苏亚琴老师以及宁夏大学的张会萍老师。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常芳老师的研究生秦飞硕士,她报告的文章是她与导师合作完成的“Teacher Turnover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Rural China”。文章主要研究教师流动和农村初中生的学业成绩的关系。文章以陕西和甘肃的200所农村初中的学生数学成绩作为研究样本,计算每个学生的匹配得分,用DID和匹配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相关结论:第一,农村老师的平均流动率为12%。第二,教师流动率使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下降了0.13个标准偏差,学生的学业成绩会随着教师更换后月份的增加而下降。第三,与成绩偏差的学生相比,教师的更换对成绩偏中上的学生的成绩影响尤为负面。第四,与非寄宿制学生相比,寄宿制学生在面临老师更换的情况时,其学业成绩反而有所上升。

来自北京大学的宋泽老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评论人认为,文章中没有考虑到更换老师后,学生对新老师的适应效果如何,在对样本进行分析时,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标明更换新老师的时间长短;另外文章运用了很多方法有些繁琐,考虑运用一两个就可以了。其他与会者就文章中涉及的方法和模型也与秦飞进行了简短交流。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暨南大学的郑筱婷老师的研究生袁梦硕士,她报告的文章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与个体的教育选择》。文章用高校招生录取率变化引起的高中阶段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变化,进而影响了初中生教育选择,解释了90年代初期中国普遍的“中专热”为何很快转为“普高热”。建立了初中生对高中阶段人力资本投资选择的理论模型,分析了风险高收益的教育选择风险及其变化影响个体教育选择的理论机制,并得出了三个理论命题和两个实证命题。实证命题即高考的风险降低会增加个体读高中的概率,并且高考录取率提高同样的幅度,父母与子女经济依赖程度较低的个体。文章运用Logit模型研究了高考录取率变化对1997-2000年间初中毕业生的高中教育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考录取率的变化与初中毕业生选择读高中显著正相关,即高考录取率上升幅度越大,高于个体临界概率的可能性越大,初中毕业生读高中的概率也越高;高考录取率变化对农村女性(或者城市的男性和女性)选择读高中的影响更大,即相比于农村男性,录取率变化幅度越大,农村女性(或者城市的男性和女性)放弃中专读普通高中的概率也越高。四个稳健性检验分别利用其他文献中的升学率指标和高考录取率指标,缩减样本以及表明以上结果是稳健的。

来自湖南大学的苏亚琴老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她表示了对选题的认可,并指出了投稿论文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将父母的户籍和民族特征放入方程可能会导致共线性的问题,人口普查数据缺少智商或学习能力等个人特征的信息导致的缺失变量问题,应当将那些初中毕业不再读书的人也放入回归的方程。报告人对评论人的意见表示了感谢,并解释了由于缺失的个人特征变量与解释变量高考录取率之间没有关系,各个省的高考录取率是外生于个人特征的,因此缺失个人特征对于该系数估计的影响不大,其他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也不会影响到高考录取率系数的估计。报告人表示会根据评论人的未解决的问题会进一步修改论文。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沈阳农业大学的杨肖丽老师的研究生陈娟娟硕士,她报告的题目是她与导师合作的《肥胖影响职业升迁吗?》。文章假设肥胖对职业升迁的影响有直接效应、社会资本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歧视效应四种,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和Probit模型,验证这几种效应。文章得出结论,肥胖对职业升迁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社会资本效应,而人力资本效应和歧视效应不显著。另外,考虑到肥胖与职业类型之间存在反向因果关系,又进行了内生性处理,最终研究结果表明,肥胖对职业升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来自宁夏大学的张会萍老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她认为,文章结论中谈到,人们通过聚餐活动增加社会交往,增加了社会资本量,对职业升迁有直接或间接的好处,而这个假设在论文中没有设置具体的变量进行数据分析;另外文章对肥胖的定义没有进一步细分,评论人认为重度肥胖对职业升迁会有不利影响;最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的体重往往会增加,而年龄的增加往往也会有经验和能力的增加,而经验和能力的增加可能才是职业升迁的主要原因。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浙江财经大学的费舒澜老师,她报告的题目是《户籍转换的收入效应有多大?——基于匹配的实证检验》。文章主要研究农业户籍者获得非农户籍后,是否能获得与城镇原户籍劳动者一样的收入。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的方法,在控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工作特征的前提下,考察城镇原户籍劳动者、转换户籍劳动者、农民工这3类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另外在控制转换户籍劳动者与城镇原户籍劳动者异质性的前提下,估计两者的收入差异。通过研究,文章得出四点结论:第一,在控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工作特征的前提下,城镇原户籍者的工资显著高于转换户籍者(-10.4%)和农民工(-8.1%)),但转换户籍者和农民工的工资并没有显著差异。第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工作特征等可解释因素对于城镇原户籍者与转换户籍者工资差异的贡献为58%,而不可解释因素的贡献达到42%。第三,低分位上不可解释因素对城镇原户籍者与转换户籍者工资差异的贡献更高。第四,城镇原户籍者与转换户籍者的工资差异不显著。

来自宁夏大学的张会萍老师和来自湖南大学的苏亚琴老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张老师对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文章比较有说服力。苏老师认为,倾向性得分匹配不能考虑不可观测的因素对不同户籍类型的劳动者的影响,因此她对文章的匹配方法能否真的消除异质性存在疑问。

 

(文:古朴 )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