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朱晓冬:要想做好研究,逻辑思维与经济学直觉缺一不可

  朱晓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访问教授,武汉大学特聘教授,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特聘教授及国际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的联合主编,在宏观经济、经济发展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关于中国问题的多篇研究成果在AER、JPE、JDE、JME、RED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
 
  2019年12月13日至15日,第十九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朱晓冬教授出席年会并作了题为《人口流动政策对经济增长、结构转型和地区间收入差异的影响》的主旨演讲。年会期间,朱晓冬教授接受了南开大学学生记者的采访。从经济学研究生的科研态度聊到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等话题,朱教授娓娓道来,带给我们年会主题发言之外新的启发与思考。
 
  Q:朱教授,您在数理统计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您认为数学思维与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有怎样的作用?
 
  朱晓冬:数学强调逻辑,而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数学工具。数学思维不止在经济学研究中有价值,在任何学科中都有价值。同时,数学也是一门语言,经济学的观点是可以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这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从逻辑上进行经济学推理与研究。总得来说,数学学科带来的思维启发是很有价值的。
  统计专业是我读研究生时的主修专业,后来我去了芝加哥大学,也读了统计相关的博士课程。由于我一直对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研究很感兴趣,又看到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所以自然地就转入经济学领域。
 
  Q:您能给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在如何打好基础、开展研究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吗?
  
  朱晓冬:中国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太关注技术细节。同时,他们没有分配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思考这样选择的出发点在哪里,做出选择的意义如何判定。还有很关键的一点——经济学的直觉是什么。
  我在国外任教这些年,遇到过很多相类似的案例。某位中国学生的课业成绩非常优秀,考试成绩同样出彩。但在开展经济学研究之后,他逐渐丧失了领先优势。对比之下,很多其他国家的学生,也许在课堂上表现并不突出,在课业中技术性问题的完成度不如中国学生。但往往他们研究的课题、讨论的问题,以及经济研究中的切入点更具有吸引力。中国学生还是太习惯于接受任务而后去完成任务。因此我建议,大家不要太倾向于关注如何解题等细节,而要注意培养自己作为研究者的经济学思维与经济学直觉。
  同时,在读文献的过程中,中国学生往往倾向于从技术角度剖析,而非从经济思想角度领悟。因此,既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基础,又要把它和经济学直觉思想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好经济学研究。
 
  Q: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速下降,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您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了吗?
 
  朱晓冬:没有消失。人口红利涵盖的领域很宽泛。正如我在本届经济学年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所讲,我们还可以关注结构层面上的人口红利,让劳动力要素更充分地流动,助力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Q: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未来发展,您有何展望?
 
  朱晓冬: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仍然过高。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中国的经济结构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一产业的比重要下降,服务业要更好发展,中国的潜力仍然是巨大的。
  在结构调整方面,一方面,部分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很好,体现出中国的后发优势。另一方面,问题也凸显出来。例如,从就业角度分析,服务业中就业增长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这种现象表明,之前从事加工制造的人口转去做了快递等服务业工作,而高技术性的服务业发展不够,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太低。同时,数据显示,按照国际标准来看,中国教育医疗行业中就业人口的比例仍然是偏低的。
 
  (记者:李孟冉 编辑:晓春)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