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处理学术造假不能遮遮掩掩 必须用法律与其较真

  舍恩栽了,而此前这位年仅32岁的学者曾一度是全球物理学家艳羡的对象。这位曾供职于贝尔实验室的年轻学者,短短两年多内“放卫星”般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频频发表重要论文,一些成果甚至被认为对计算机未来发展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在一些人眼中,舍恩正在通往诺贝尔奖的道路上“狂奔”。

  然而谁能想到,支撑这一切的竟然都是虚假的实验数据呢?美国一个独立的专家小组经过长达4个月的调查,认定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造了假。该小组25日公布的报告说,舍恩从事了“确凿的、明显的”科学不正当行为。舍恩现在已被贝尔实验室扫地出门,一颗国际“学术卫星”至此轰然陨落。

  “舍恩事件”是国际科技界近年来罕见的学术造假案例,它再次证明,科学不正当行为,或者说学术腐败,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舍恩“开花结果”的贝尔实验室学术传统深厚,与其合作的研究人员多达20多名,在《科学》、《自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也要经过堪称最严格的同行评议的审核。舍恩的一路通行无阻,向人们展示了根治“学术造假病”的难度。

  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想完全杜绝学术造假几乎不太可能。美国《科学》杂志今年7月曾就舍恩受到调查一事发表社论认为,再严格的论文评审程序,也永远无法对“聪明的造假”做到完全“免疫”。完善同行评议、合作研究等制度、加强对科研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固然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但要有效防止“学术造假病”的蔓延,同样需要强有力的惩治措施。

  完全杜绝学术造假的确非常困难,但这绝不应该成为对其不闻不问的理由。消除学术造假现象,不能只靠科学界和科学家本身的自律,还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手段作保障。对待学术造假,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

  在“舍恩事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贝尔实验室的较真态度,这同国内一些院校处理学术造假遮遮掩掩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舍恩是这家老牌实验室77年历史上查出的第一位造假者,毁了几代科学家创下的良好声誉,但贝尔实验室在接到投诉后不避“家丑”,不怕丢面子,认真面对同行的质疑,将外单位专家请来调查,并在得出结果后毫不留情地“清理门户”——即使是“学术新星”也不例外。

  无独有偶,今年7月,另一家美国著名研究机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也曾开除一位研究人员,理由是他参与捏造了“发现”两种超重元素的实验数据。

  美国今年接连有学术造假行为曝光,但无一例外都进行了认真有力的惩处,其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如果说“舍恩造假事件”给对我国学术界带来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必须与学术造假较真。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