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陈平:学习十七大的体会、探讨与建议

  一大突破:建设生态文明

  通过学习十七大报告,我认为报告有一个重大突破,那就是建设生态文明。

  中国改革从1979年的农业政策变革开始,奠定了农村改革基础,即从“以粮为纲”改为“全面发展”,现在我党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思想飞跃。

  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意义,不仅要克服三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局限,例如污染、浪费能源、导致全球暖化,而且还要扭转两千年来中国封建主义传统农业的局限,尤其是毁林毁草,水土流失为可持续经济发展带来的局限。

  假如中国能成功建设生态文明,将有助于落实中国式的科学社会主义,有望开创英美,德日,北欧模式以外的第四条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更有意义。

  重要的是两个理论

  十七大报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非常谦虚,只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中国实践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列宁主义,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例如: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发展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经济学要突破亚当-斯密和新古典经济学,发展凯恩斯梦想但未实现的以非均衡为基础的“一般经济学”。十年后,学技术还得留学西方,但学经济学理论应当来中国。

  三个历史性机遇

  我认为中国的改革面临三个历史机遇。首先是冷战结束后,美苏两败俱伤,西方福利社会也面临产业危机,西方产业加快产业外移,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好可以乘机进军世界市场。

  其次,当今世界面临信息产业主导的新工业革命,因为没有老产业利益集团的阻力,美国的新技术有可能首先在中国推广,例如手机,VCD,形成第三波的分权化发展。

  国际对抗与战争焦点从东亚移到中东,给中国至少五十年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机会,台独也没有借助外力的投机空间,中国比美国的军转民更成功。

  落实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四条建议

  一是产业分区是防止房地产泡沫和产业出走的根本办法。政府要对非盈利的教研医疗区、保障民生与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工业区、退休养老低收入的居住区,采取不同的土地税收与管理政策。通过政策调控形成沿海平原为产业加工区,中部山区为非竞争性的教卫行政退休区,西部高原为生态保护和旅游区的产业分区格局。

  二是城乡对流,开创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青壮年农民进城,教师干部和老人靠山下乡,城乡建立姐妹社区,退休干部教师带动小城镇与乡村的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模式。

  三是社区重建。通过社区重建来替代西方教会、中国家族、公社与单位的作用,预防西方的城市两极化与原子化。我建议社会保障要以社区为中心,而非传统的家庭或西方的福利国家为中心,房地产开发要用法律规定预留公共活动空间和绿地比例。

  四是文化整合。坚决反对帝王排场风,提倡自然平易风,反对酗酒赌博风,提倡艺术公益风。禁止党员,干部,公务员,教师用公费饮酒,国家出台规定要求餐馆发票酒钱单列。酗酒引发的医疗费要由个人承担相当部分。

  但同时,我想在细节上提出三点自己的看法,以便进一步探讨。

  一是能否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加入节约水源。因为能源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水源问题是一个中国面临的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以说中国水资源的问题比能源问题更严重,因为能源可进口,水源难进口。不节约水源,南水北调难以持续,华北京津发展可忧。

  能够把“依托特大城市”改为依托主导产业的核心城市,因为特大城市往往地价高昂,只能发展服务业,建议城市规模要限于两小时的通勤距离。

  能够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改为“以研究型大学为主体,解决重大社会科技问题为导向的,研学产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的科技创新体系”,因为从国外经验看,美国的土地赠与大学与国家科学卫生基金为主,AT&T和IBM在解除垄断后已无力作基础研发。在激烈竞争下,如果创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可能会导致企业无力从事研发,依旧维持企业依赖西方技术的局面。

  [注]新华社中国证券报记者王光平摘要整理,陈平作了订正。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