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高校自主招生抱团“联考”

  高校招生“战国”时代来临。2010年11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以及香港大学联合发布公告,称将在自主选拔录取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根据考生笔试成绩确定参加本校面试考生名单。

  七所高校的“联盟”,被网友戏称为“北约”。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同盟。2009年,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首次联合开展自主招生,今年又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加盟其中。

  在此两大“盟约”之外,北化工等四院校也将进行联考;而由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牵头的“同济联盟”亦在酝酿之中。

  “学校联考比单考要好,考试多样化,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节省了学生的考试成本。”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对此如是评价。

  中国的自主招生改革始于2001年,随后试点范围逐年扩大。到2009年,已有76所高校享有自主招生资格,且招生比例亦不限于5%。

  一般而言,各校在11月底公布自主招生简章,通常面向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及学科特长生。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从各高校网站上下载表格自行申请,或由学校组织推荐,经初步筛选后,在来年的年初参加各高校自行组织的笔试及面试。

  四川省石室中学的老师赖兵告诉财新记者,一些优秀的学生,可能获得三四个学校的笔试机会,整个寒假都在不同城市、不同学校间来回奔波。而其后漫长的等待,都会影响到学生对高考的准备。

  因而,对于“联合”之举的初衷,各高校多解释为“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减轻考生负担”。例如在“华约”2009年的联合考试中,基础测试的成绩将获五校互认,各校特色测试成绩也可在五校间彼此参考。考生可以申报两所学校,如果同时通过了两所学校的初审,而笔试成绩也达到了两所学校的要求,就可以同时获得两个学校的面试机会;如果通过面试,同时获得两校认定函,考生可以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笔试成绩没有达到所申报学校的要求,考生还可以向第三所学校申请。

  在不少老师及学生家长看来,联合考试“肯定是个好事”。

  然而让一些学生及家长颇为担忧的是,不同“联盟”间是否会为争夺生源而恶性竞争。如此前北大与清华等名校的自主招生,往往在同一天进行,考生不得不做出取舍。事实上,几大名校近年来对尖子生、状元的争夺日趋白日化,不少专家指出当前“圈地选羊”的联考模式,更加剧了生源的竞争。

  尽管当前不同联盟的招考细则尚未出台,不过文东茅透露,不同“盟约”间错时考试的“可能性比较小”。

  除此之外,如何确定学生的参考资格更让人担忧。当前各高校的自主选拔,均以高中推荐为主,学生自荐为辅。而招生指标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的投放不甚透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学生获得笔试资格者寥寥。

  河北省滦平县县级中学高三老师姜成告诉财新记者,他们的学生几乎没有人能参加自主招生的笔试,而获得该信息的学生人数也十分有限。

  据了解,清华大学即将推出的自主招生方中,将给更多自荐的学生以考试机会,让更多县以及县以下中学的考生有机会参与自主招生。

  不过,在一些学者看来,自主招生参考资格的不确定性,让当前的自主招生方案事实上加剧了高招选拔的不公。

  在文东茅看来,最理想的方式是“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11月初,北大11位教授就本科招生联合致信校长周其凤,建议实行在高考笔试基础上进行面试招生的制度,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羁绊与束缚,维系招生工作中高校的自主性,扩大高校教师在招生选拔过程中的作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