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怎么从保健品骗子手里挽回老人的养老钱

东野圭吾的《杀人之门》当中描绘了一个小经理决心杀死他的一位从小认识的熟人(一度是他的单位领导)的心路历程。

其中两条该死的罪过分别是,那厮骗取一位老奶奶的养老金买一文不值的保险,以及,那厮后来发现人家的孙女很漂亮,于是退了钱泡那姑娘,而那姑娘是男主角一件就喜欢的人。

前天有图友说,她的爷爷把钱给了一个卖保健床垫的人,几万元,万幸全家冲过去包围了卖家,把钱拿回来了。

奔30的人们,那群1980年代婴儿潮的人们,你们的父母也都六张了,有的人幸运,爷爷奶奶一代也还在,基本都是八旬了,所有的骗子都在盯着这些步入老年的人,怎么办?

尤其是,这一代人背过语录,却不懂辩证法,没有更老的一批人那种“没那么便宜的事”的那种警惕,而是更愿意盯着“你看人谁谁”,生活在集体当中。这样的人际结构,让他们更容易发生链式反应,只要有一个人沦陷,立刻就是一群人沦陷。

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理财保险销售,特别喜欢在广场舞附近出没,有的还赞助广场舞的道具和服装。就是这个道理。

我早几年给我妈看了方舟子谈论健康的书,这人的道德水准和行事方式不提,他的书基本上靠谱,能够让人避免去碰触北京台的养生堂栏目,那个栏目特别坏,基本都是一些半吊子中医和野路子偏门高手。

我没指望一两本书改变世界观,万幸我妈有一种天然的警觉,那就是“没这么便宜的事”的警觉,她绝对不会跟骗子去试着分捡来的钱包,她捡了钱包肯定是就奔着派出所去了。

对床垫或者各种保健品的鉴别上她可能没那么强,好在她天生过敏体质,以前有朋友做传销,送她松花粉之类的东西,完全不能碰,也就避免了被卷入的可能。可惜大部分老人都没有那么幸运。

广场舞上的那批人,叫做最大公约数,很多人都能接受那个,人们往往也就参差不齐,最后唯一能聊在一起的,就是长命百岁的道理。

但是老年大学之类的兴趣吧,就是小小俱乐部,那里面的人群就比较容易细分,大家本身兴趣上有一个相同之处,在这个群体里,国画或者书法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话题。

对了,多让老年人在兴趣区分的小群体里,相对就要安全一点。别觉得他们不会,我以前去老年大学看过,有个老爷子教油画,那些当年的女工们,画得非常好,有兴趣,自然就学了,爱好占满了时间,也就不再去大量地索取对子女的情感。

很多老人购买昂贵的保健品或者是保险金,都是为了情感需求,孩子不再身边,而那个做销售的小姑娘或者小伙子嘴好甜,真是拿自己当亲爹亲妈了,一天不见都怪想她的。她来拜访还带着西瓜荔枝芒果葡萄,日子久了,怎么会不想着帮这孩子一把呢?

当自己的儿孙跑来说这东西太贵,这东西没用的时候,老人的孩子气是会发作的“贵啊,你们觉得花你们的钱了是吧,这是我的钱,我还没准备给你呢!你们平时管过我吗?倒是他们跟我亲些,现在我买个东西享受一下,你们就……”

到这一步,就不好办了。

所以说到底,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先动手。父母的理财计划,你来推荐,保险金,你来准备,与其让那些业务员甜言蜜语占了先机,不如你自己先来甜言蜜语,当然你不会坑自己的父母或者赚取佣金,你不会买几万元的保健床垫,但是上百元的维生素或者泡脚盆来一个也无伤大雅。再把老人们送进各种地方学习自己年轻时的各种兴趣爱好,其实真的花不了多少钱,要比灭火强。

相信大多数人还需要父母的支持,很多重要的投资决策不能也不应该抛开他们,比如你如果能在2008年下半年的低谷期买房,今年的日子就不会太难过,“不靠父母自己买房”是一种很蠢的号召,“和父母一起投资一起进步”其实才是真正应该做的事。你们一起研读年化利率,琢磨大盘,考虑购置房产的租售比,一起做的事越多,你们的关系就越紧密,那些叔叔阿姨叫得嘴甜的小伙子小姑娘们就越难得手的。当你一两次的决策正确之后,在家里也就会赢得更大的话事权。

1.早点跟父母商量养老、投资的决策。

2.定期给父母购置一些保健品,让他们免于那些传销品的欺诈。

3.推荐他们关注合适的书、电视节目(好吧,其实没有靠谱的)和营养师,个人觉得范志红老师和顾中一小哥都不错。

4.送他们学东西,圆年轻时的梦。

5.如果他们逼着你生孩子,你又不是太反感,那就生一个,三年内他们都无暇他顾了。

第五条比前四条合起来都管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