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IMF求职之路——访CCER熊奕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efnchina.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4&ID=414720

本文版权归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以下内容请注明来源于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受邀嘉宾简介:

熊 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2010年3月收到IMF任职通知。

专    业:金融学

研究方向:宏观金融

教育背景:

2005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经济学双学位,同年保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攻读硕士研究生

2007年            转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2008-2009年           赴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系交流一学年

2009.06至今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京代表处实习,职位为兼职经济学家

注:国际货币基金租者(IMF)是与世界银行并肩的世界两大国际金融组织之一。它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1991年,该组织在北京设立常驻代表处。

网址:http://www.imf.org/

Economist Program是IMF针对刚毕业的年轻学生设计的一个为期3年的项目,旨在为他们提供一个进入经济学家职业道路的通道。该项目每年从全球招募20-40位应届毕业生,而其竞争者可能超过1500个。筛选环节包括提交工作论文、为期一天的面试、推荐信内容等等。进入该计划的毕业生将在3年之内完成两项长度分别为1年半的作业任务。3年项目结束之后,如果IMF有职位空缺,表现优秀的候选人将那里获得终身任职的机会。

一、      网友提问

1.         网友“weizhen.li”

熊奕同学能获得这个机会真的很棒,先祝贺一下,我的提问如下:

(1)IMF 实习内容方便让我们了解一下吗?

熊奕:主要是为IMF的两位驻中国代表做一些支持性的工作,包括跟踪和分析中国宏观数据,做一些专题性研究,撰写简短的报告,以及协助代表的一些会议事宜。

(2)熊奕同学硕士博士论文题目是啥,由哪位导师指导完成的?

熊奕: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央银行财务实力研究,主要内容是分析中央银行的财务结构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货币政策效果之间的关系,分理论与实证两个部分,实证部分又包括中国与国际比较两个部分。我的导师是易纲老师。

(3)IMF的宗旨是什么?IMF如何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IMF主要提供技术协助还是资金协助?是不是总是在经济危机发生后才提供这些协助?

熊奕:IMF成立之初的宗旨是维系各国汇率稳定与贸易平衡,同时也为成员国提供外币融资,避免发生国际收支危机造成汇率动荡。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逐渐趋于浮动,IMF的宗旨也在逐渐变化。目前的IMF的职能包括为各成员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设计和执行提供帮助,例如每年IMF都会与每个成员国就宏观经济形势与迎送对政策进行正式的磋商;还有与各国政府有大量不定期的培训、研讨项目。当然,为陷入危机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也是IMF的一个重要职能,IMF扮演着相当于面向各国政府与央行的最终借款人角色。

2. 网友“nijiaf”

大家都知道熊奕同学是研究宏观金融方向的,我的问题是IMF为这一方向提供了一个怎样的发挥空间。

熊奕:我想能去IMF对我最大的帮助在于让我有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据我了解,IMF一直帮助许多国家分析宏观经济,并提出政策建议;同时,IMF是一个学术氛围比较浓的地方,大多数的IMF经济学家都拥有经济类学科的博士学位,他们都倾向于使用严谨的经济学理论和数量模型来分析实体经济,而非仅仅停留在定性论述上。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IMF的主页上找到定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报告,每份报告的后两章都是IMF对一些近期热点的宏观问题的分析。例如最近的一期着重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危机前后失业率走势的规律,二是促进贸易平衡的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借此对IMF分析经济问题的风格有所了解。

二、CEN编辑部提问

3.您最早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个Economist Program项目的,是去了IMF实习之后吗?

熊奕:其实我在来IMF实习之前就对IMF的Economist Program有所耳闻,因为每年都会有一批经济学博士毕业生通过这一项目进入IMF,以美国高校学生居多;我从一些北大毕业,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和师兄师姐处得知了这一项目。不过,更详细的情况还是在我开始实习之后才了解到的。

4. 前面的“weizhen.li”网友也问到您在IMF的实习经历。请问这个实习信息是从什么渠道获取的呢?录取和面试程序又是怎么样的?在IMF的实习对自身知识的积累以及对于最终选择到IMF工作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熊奕:在IMF北京代表处的这个实习机会,我是从此前在IMF实习的我的博士生同学那儿得知的,录取程序不长,我递交简历后又进行了一次面试,大概共有四五位同学参加了面试,之后我被告知得到录用。这个经验可能不太具有代表性。不过我推荐有意愿的同学关注一下IMF的网站,他们每年都会有暑期实习项目,实习地点在华盛顿总部,是面向全球的。我面试时遇到的另一位参加面试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就此前通过自己的申请得到了实习机会,之后又获得了面试Economist Program的机会。

在IMF的实习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主要是对实际经济数据的接触和分析让我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在最后的面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在实习期间给IMF的两位中国代表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的推荐和支持也对我帮助很大。

5. 相比之下,2008-2009年在斯特恩商学院金融系交流一学年的经历对您又有哪些方面的帮助?可不可以结合在中心学习和美国访问的经历,谈谈您所感受到的中美经济学教学差异最大的那些方面。

熊奕:这一年的交流经历,我想首先可以装点简历,放在简历上就是一个不错的亮点,算是对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英语交流能力的一个证明吧(笑)。实际的效果也确实如此,在这一年中我对当前的热点学术前沿领域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英语沟通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中美经济学教育这个差异可能太大了一点,我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在纽约大学的一些感受。在美国诸校中NYU应该算是一个离业界很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的地方了,最近又出了“末日博士”Roubini这种公众人物,但我感觉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仍然在潜心钻研,并且有很好的讨论交流氛围。每周有三四个中午都有午餐研讨会,一个教室前面站着本校或外校的老师讲自己的working paper,后排放着三明治、咖啡和各种点心,大家坐着边吃边听。听众中有将近一半是NYU自己的老师,不时提问打断发言人。在课堂上也是如此,无论是基础课还是研讨类课程,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打断老师提问,并且老师也鼓励这种做法,总是耐心回答,即使提了一个旁人觉得很烂的问题,老师也会试图找出问题中的闪光点并解答。我觉得在国内,这种整体的讨论氛围与大家的投入程度与国外有差距。

6.  IMF主页上介绍说,这个为期3年的项目,旨在为刚毕业的年轻学生提供一个进入经济学家职业道路的通道。就您自己而言,您认为IMF的这个Economist Program项目有哪些地方吸引您?

熊奕:像前面说的那样,我觉得IMF是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一个地方,这是我的兴趣所在。IMF还有一个很吸引我的地方是IMF的员工都是来自世界各地,都对经济有很深的见解,我很希望用这种方式多接触多了解各个国家的经济问题,这样以后再思考中国的经济问题时能有更开阔的思路。

7. 听说每年有来自全球的超过1,500个申请者竞争IMF Economist Program中的20-40个岗位。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以的准备过程吗?比如英语能力、学术背景方面。

熊奕:其实在获得面试机会之前并没有太多准备,当时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得到面试通知后,我确实好好准备了一番,对panel interview中可能问到的各种问题都作了准备。至于英语能力,我想这个也没法临时提高,但是只要对可能的问题先做好准备,临场时的发挥就会好一些吧。其实我在Panel Interview的过程中好几次说错了同一个单词,后来一位面试官实在忍不下去帮我纠正了……后来与一位IMF的人力资源员工聊天时他提到,IMF的员工都是世界各地的,有各式各样的奇怪口音,所以其实发音无所谓,关键是要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和人沟通。

8. 这个项目申请过程中有一个Preliminary Interview, 并且该项成绩在总成绩中占10%的权重,可以介绍一下这个面试的形式么?

熊奕:这个相当于一面吧,是在国内进行的,当时IMF来了一个招聘团队分别面试各个candidate。我和一名面试官聊了约半个小时,对方主要问了三个问题,我的论文、一个货币政策问题、一个财政政策问题。

9.   Economist Program的申请需要提交一篇工作论文,这篇论文占总成绩的30%,您提交的是自己的博士论文吗?能否就提交的论文给我们做简要的介绍?

熊奕:我提交的是我的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是对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一个实证研究。简单来说,在这篇文章中我用一个回归模型比较了存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发行央行票据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成本,提出成本的差异可能是央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一个判据。选择提交这篇论文是因为我觉得这篇文章和实际的联系比较紧密,可能更符合他们的偏好,同时在这片文章中我也引用到了一些IMF的经济学家的文章,说不定能留下好印象:)

此外还有一个笔试环节,要求在给定的时间内(一到两个小时吧,记不清了)读一篇paper并写一页半到两页的review,既要总结论文内容也要提出问题和建议,考的是英语写作能力和快速完成工作能力。

10.   Panel Interview在总成绩中占40%的比例,对于这部分的面试经历,您有什么比较难忘的经历或者比较好的建议给大家分享?

熊奕:Panel Interview是整个面试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分。面试管是三名IMF的高级经济学家,分别来自不同的部门,我的面试管分别来自欧洲部、财政事务部、和一个我不了解的部门。他们逐一自我介绍,在IMF工作时间最短的一个也有十年以上,长的超过二十年。然后他们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博士论文,这个我早有准备,于是迅速讲完,主要强调问题、方法和结论。听完他们没有进一步提问,就直接跳到一些实际问题上。很明显他们对中国问题很有兴趣,问了我关于中国的贸易顺差与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养老保险改革等等一系列问题;此时我的实习经历就帮了大忙,在实习中我对这些问题都有或多或少的接触,并且对许多相关的经济数据都有了解。我的答案就不写出来见笑了,其实答案的对错并不那么重要,我想他们更看重的是我的回答是否逻辑清晰,是否既有经济理论也有事实根据。

最后,一位面试官问了一个一般性的问题,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做出反应。恰好我此前读过IMF的一期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于是先讲了这个研究的逻辑和结论,即最重要的是要区分资产价格的变化是由实体经济的productivity shock导致的,还是金融部门的liquidity/financial shock导致的,如果是前者,就不该用货币政策调节资产价格,如果是后者,货币政策就应该反应。然后我说,理论如此,实际中执行的起来还是困难重重,一是难于判断资产价格的变动到底是哪个shock引起的,二是货币政策太宏观、工具太少,用货币政策来解决某些金融资产的价格泡沫问题难免力不从心。最后我引用了一个流传甚广的比喻,这样用货币政策就好比“戴着烤箱手套做脑部手术(performing brain surgery with oven mitts)”,三个面试官都笑了。我觉得这是我回答的最成功的一个问题。

11.   申请这份工作还需要三封推荐信,并且这三封信在最后评分中占5%。您是怎么选择这三位对您而言非常重要的推荐人的?

熊奕:选择推荐人时,我的想法是要找最熟悉自己的人,要有差异性,同时也要体现出我有一些国际化的背景,而非局限于中国。所以最后我选择了我的导师、IMF北京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以及有论文合作经历的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的一个老师。

12. 您在经济中心的学长中有赴美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申请到了IMF的这个职位,在申请这个项目的时候有联系过这位前辈听听他的意见吗?作为CCER培养的本土博士生,您同样也取得了这份工作,那么您认为目前国内培养的博士生到国际上竞争,他们都具备哪些优势,同时又有哪些劣势呢?

熊奕:我和这位师兄一直有一些联系,但是在面试之前我没有特地向他请教过面试经验;不过拿到offer之后,我向他请教过在IMF工作的优劣势和需要注意的事情,他也很热心很详细的回答了我。

我自己的感觉是,国内培养的博士生,对中国问题的了解和认识更深一些,对实际问题的感觉也很好,而且现在不少国内学生的数理能力也不逊色于国外。同时,国际组织招聘员工时也会考虑背景的多样性,加上中国影响力不断增加,国际组织对中国学生其实是有偏好的,可以说在其他能力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中国毕业的学生其实会获得加分。

至于劣势,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一是受制于环境约束,国内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掌握和对前沿的了解总体上仍然逊色于国外学生;二是语言,国内学生用英语沟通和写作的平均水平比起国外也有不少差距。还有一点是国内的高校和老师被国外老师认知的程度也还有欠缺,因此国内学生可能需要更加努力地用各种方法证明自己的能力。

13. 除了申请IMF的Economist Program之外,您同时还有其他的求职准备么?接到IMF任职通知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还是直接决定去了?

熊奕:实际上我是犹豫了的,除了IMF我还有国内一家知名投行的资产管理部的offer。两边的待遇都挺不错,留在国内的好处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实在太快,在中国业界的发展机会很多,提升很快;同时我的许多同学和朋友也都在国内的金融行业工作,在国内可以相互照应。相比之下,去IMF这样的机构就比较平稳,不会有迅速的发展,在国外也比较孤独一些。不过最后我还是选择了IMF,毕竟这是一个错过之后就很难再有的机会,当然也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学生,更愿意做研究而不是挣钱的理想主义心理作用吧。

14. 国内高校培养的博士生毕业以后如果想到研究机构或者高校就职,一般需要他们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已经发表了文章,但是国外这类工作一般只要求他们提交Job Market Paper。如果对于13的回答是,您也有在国内就业的准备的话,相比较这两种不同要求,您是怎么样让自己在这方面做好双手准备的?

熊奕:我想这两者是不冲突的,国外要求Job Market Paper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论文发表周期较长,学生很难再毕业之前就把文章发出来。只要保证了研究的质量,既可以发国内期刊,也可以当job market paper。可能在国内需要注意的是要尽早把文章投出去,早投早发表。

15.  可以回顾一下当初您和经济学初遇时候的比较难忘的故事么?是什么吸引您从力学专业转向经济学专业呢?目前这种职业规划是否契合了您自己当初转向经济学的梦想?

熊奕:我是本科时选了经济学双学位,这样转到经济学上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很多了,包括整个改变了我对中国经济看法的林毅夫老师的“中国经济专题”课程,还有饿着肚子从听周其仁老师讲新制度经济学从早上八点讲到下午一点。力学是很客观的,经济学则有一种投入感,学了一段时间回头看,自己对生活中的问题的思考方法也整个改变了,这是经济学吸引我的地方。至于梦想,其实我一直没有什么长远的预定的路径,都是看一步走一步,可能我的折现因子比较小吧:)

16.     对那些怀着到国际金融机构工作之梦想的国内学子,他们是不是需要培养一种思考问题的国际视野?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培养那些国际机构所需要的素质呢?可以送几句简短的话给他们吗?

熊奕:我自己的感受是,在学习和研究中多与外界交流是很重要的,现在中外学术交流机会越来越多,只要留意,这样的机会总是有的。多与国外接触,不仅仅是为了功利性的事业目标,而是为了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为了在经济学的研究道路上走得更远。中国尽管特殊,很多的中国问题也不是中国独有的,我更愿意多了解别的国家,用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中国问题。

在国际就业机会问题方面,我想,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已经愈发重要了,在国际社会的参与度却还不够,未来在国际舞台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人的身影。未来是光明的,与大家共勉。

感谢熊奕接受我们的采访。愿您即将在美国开始的工作和生活丰富而精彩!

CEN编辑部

2010年5月12日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