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丐帮中衰的罪魁祸首

 那时节张无忌冷笑道:“百年来江湖上都说‘明教、丐帮、少林派’,教派以明教居首,帮会推丐帮为尊,各位如此作为,也不怕辱没了洪七公老侠的威名?”所以我们丐帮直到元朝仍是武林的领头羊,不过丐帮是衰落了,声势和天龙时代是没法比,金大侠说借张无忌之口那是数十年来主持非人,丐帮声望大非昔比。实际上大侠是在保护导致丐帮中衰的一位大人物,因为丐帮中衰不是起于数十年来主持非人,而是源自他们的内部斗争--净衣、污衣两派之争。射雕中对这二派有过介绍--“原来丐帮中分为净衣、污衣两派。净衣派除身穿打满补钉的丐服之外,平时起居与常人无异,这些人本来都是江湖上的豪杰,或佩服丐帮的侠义行径,或与帮中弟子交好而投入了丐帮,其实并非真是乞丐。污衣派却是真正以行乞为生,严守戒律:不得行使银钱购物,不得与外人共桌而食,不得与不会武功之人动手。两派各持一端,争执不休。”

问题其实很简单,丐帮是乞丐组织,起码在天龙时代是没有这两派的分别的,净衣派是天龙时代之后的丐帮帮主为了和少林争一日之长短引进的,这个派别本来应该是个暂时组织,但是引进者没来得及把净衣派分拆融入丐帮的大集体中去就挂了,后任的帮主才干不足也办不来这事,于是时日一长净衣派就变成永久性组织了。丐帮期待一个能把净衣派归建的领袖,千呼万唤之后,这个可能的人物出现了,而这个人竟然未能完成其历史使命,成了丐帮中衰的一大罪人,这个人就是北丐洪七公了。

诗曰:

位尊五绝更无伦,性好佳肴爱出巡。

未解内争成后患,虽任长老似嘉宾。

少林已被边缘化,马钰何曾做至遵。

嘉靖不朝明黯始,丐帮中落赖斯人。

关于净衣、污衣两派的源起书上没有说明,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合理推断出一点来源的。起码在天龙时代末的哲宗(1086年-1100年在位)时丐帮是没有分派的,分派那是射雕时代的那些事了。射雕时代开始于公元1201年左右,开篇有秦桧这大奸臣运气好,只可惜咱们迟生了六十年之句,讲的是绍兴十一年十二月(1141),岳爷爷被害,郭杨生的迟杀不了秦桧。又过二十三年黄蓉十五岁在君上接任帮主,净衣、污衣两派已经在争斗了,其间隔大约是一百三十年。同时我们见到在君山,丐帮四大长老净衣派占了三个,明显处于优势地位,由出现到占据领导地位,没有两三代人的时间是做不到的,一代三十年,如果三大净衣长老是第三代,则应该是射雕时代前六十多年丐帮就出现净衣派了!那时发生什么事?没错靖康之耻!金人的入侵,导致大量的北方移民南渡,这批人包括了加入丐帮的江湖豪杰,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够让他们维持影响力和地位的组织,而他们和丐帮又共同的目标--抗金,很快的他们找上了丐帮,同时南渡也削弱了丐帮的力量,丐帮的建制被打散了,实力受到严重的削弱,为了维持第一大帮的地位急需吸收大量的新血,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那么两派的争端又是什么?争端出在净衣派除身穿打满补钉的丐服之外,平时起居与常人无异,这点违反了丐帮不得行使银钱购物,不得与外人共桌而食,不得与不会武功之人动手的戒律。这是戒律之争,本来如果丐帮的建制没被打乱,那么丐帮有护法长老在,则净衣派的严重违规是会受到惩罚的,可是建制已乱,戒律没人监管,这才给净衣派提供了生存空间。争端其实是不可调和的,污衣派属于丐帮的原教旨主义者,而净衣派则是改良主义者。问题在于丐帮的戒律有无改良的必要,由于大多数的基层帮众都是乞丐,这部分人对戒律是自愿或不自愿的遵守的,没讨到钱花什么钱?作为社会最底层,又如何有外人和你共桌而食?不过加入丐帮的江湖豪杰颇有一部分是有钱人,这些人又是丐帮在江湖上的主力,有钱又出力,搞点特殊化在他们就是小菜一碟了,这样也就引起基层帮众的不满使丐帮出现分化。在基层帮众看来这是原则性问题,戒律就是帮会的法律,这都可以违反还有什么不可以违反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彭长老就违反了民族大义当起汉奸来了。同时基层帮众最大的不满是净衣派是空降部队,凭籍经济能力和武功,一进帮就身居领导层,可是污衣派的人则必须从基层做起,一袋一袋的打拼才得以进入决策权,就算为丐帮贡献最高的黎生也只背八个袋子,就因为他是污衣派的。

洪七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鲁有脚道:“帮内分派,原非善事,洪帮主对这事极是不喜,他老人家费过极大的精神力气,却始终没能叫这两派合而为一。”不过洪七公的处理方式就出问题了!戒律乃是原则性问题,如何可以和稀泥搞合而为一呢。对戒律发生异议历史上是发生过的,只是不在丐帮而已。佛陀入灭百年之后,印度东部跋耆族的僧侣对戒律发生异议,提出十条戒律新主张,引起了诤论,而导致第二次的结集。论争起因于严持戒律的波利城比丘耶舍,在毗舍离游化时,看见当地跋耆比丘于布萨日接受信徒的金银布施,认为这是非法的行为,提出异议,却遭毗舍离比丘摈逐出城。耶舍被摈逐后,前往西方,得到波利城比丘及商那和修的赞同,又赴僧伽 国取得离婆多的支持,于是集合七百位比丘,往东回到毗舍离。于是东、西双方各推派代表四人,由耶舍长老主持,会中由离婆多就十事一一提出询问,萨婆迦眉一一作答,会议进行数月之久,最后一致判定跋耆等比丘所行的“十事”是非法的。这就是第二次结集,或称七百结集、毗舍离城结集。同样是对戒律发生异议,佛教搞了次人代辩论会,一次性解决问题。可以肯定洪七公没想过搞这么一个辩论会,只是要求双方各让一步。

当然不搞辩论会大概是怕输了的一方(比较可能是净衣派)脱离丐帮,影响丐帮的实力和名誉。不过仔细看一下净衣派,他们其实有点类似后来少林的俗家弟子,在少林,俗家弟子是不参与少林寺的运作决策的,丐帮同样可以将净衣派变成丐帮的俗家弟子。只可惜净衣派已经加入到决策圈,不但是既得利益者,而且在决策圈中还占大多数,再要他们脱离决策圈是不可能了。但是洪七公其实是有这样的机会的--那是君山大会之后,彭长老叛帮,洪七公大可以前帮主加长老身份消减净衣派的权力,甚至使之退出决策圈,从此以后作为丐帮的外围组织存在。不过洪七公并没有这么做,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洪七公本身就是个净衣派的!污衣派严守:不得行使银钱购物,不得与外人共桌而食,不得与不会武功之人动手的戒律。洪七公尚未收郭黄二人为徒就和他们同桌而食,即使是后来收他们当徒弟,他们也是丐帮的“外人”,这不得与外人共桌而食一戒是犯定了;洪七公上桃花岛,那是坐船去的,坐船去渔夫不敢去的地方势必要花钱的,这不得行使银钱购物一条又是犯的死死的了。洪七公华山论剑前已经通晓不少武功,在江湖上大大有名,如果他是污衣派的,从底层干起,每天乞讨谋生活,哪来的时间练武?所以洪七公这个净衣派是逃不脱的了。作为净衣派,起码是净衣派出身的洪七公当上了帮主,现在回过头来取缔净衣派,那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洪七公只能要求污衣派不要逼的太紧,接受净衣派存在的事实。这点洪七公未能取得污衣派的谅解,同时为了防止杏林子事件重演,洪七公提拔了三个净衣派的人当了长老,目的很明确是要压制污衣派,当然为了平衡各方势力,老好人鲁有脚也当上了长老。不过洪七公费了极大的精神力气,只是将冲突凭他的威望暂时压制,空降部队和组织本身人才的争斗只是由明转暗而已,并没有得到解决,到了后神雕时代冲突就全面爆发了,最后是净衣派取得胜利,史火龙连老婆都娶了还不是净衣派的?为示公正无私,洪七公无奈之下采取第一年穿干净衣服,第二年穿污秽衣服,如此逐年轮换的策略。这一表面的公平,使大家对洪七公好感大增,洪七公一看位置稳固了,同时还在华山上博得五绝之名,志得意满,开始耽于享乐,假巡游之名寻找美食,将所有事物交给长老处置,可是四人中只有一个污衣派的,你想丐帮的政策会向那边倾斜呢? 

这个逐年轮换看似公平,其实不公,净衣派的行为其实是违反帮会法律的,这是原则问题退让不得,现在洪七公第一年穿干净衣服,第二年穿污秽衣服是将净衣派合法化,导致净衣派成为后来丐帮分裂的源头。这点上他就不如黄蓉来的高明,黄蓉以净衣派的事实当上了帮主,却把一应大小事务交给污衣派的鲁有脚处理,淡化了两派的矛盾,耶律齐未能解决两派问题恐怕和他以净衣派的身份当上帮主,却又独揽大权,同时任用净衣派的人有关(当然我们没有看到耶律齐任用净衣派的人的记载。)洪七公巡游各地,不理帮务这一逃避责任的行为其实是丐帮中衰的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其时也少林方经火工头陀之乱,另一对手王重阳已死,全真教绝对不是丐帮对手,而丐帮竟然未能乘时而起难道这不是洪七公的错失吗?即使不能调和矛盾,但只要给丐帮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也可以在共同的目标下放下争执共谋发展的,这个目标由谁来订来领导?当然是洪七公了,可是洪七公就这么撒手不管了近二十年。这个不作为正是丐帮中衰的起点,论者说明朝由盛到衰,嘉靖当政是重大的转折点。红朝太祖对嘉靖皇帝很不以为然,说他“炼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几年天下,就是不办事”。嘉靖初登大位时曾大刀阔斧地革弊图新,裁汰特务机关,广行宽恤之政,颇有明君气象。但不久便玩弄权术,耽于享乐。他倚重严嵩等奸臣残害忠良,经常廷杖大臣,又特别崇信道教,醉心于斋醮、方术、祥瑞等无聊之事。嘉靖的事体看起来和洪七公是不是很像?既然我们同意明朝由盛到衰是嘉靖的问题,那么我们也应该承认洪七公就是丐帮中衰的罪魁祸首!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efnchina.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68&ID=415314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