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央视专访林毅夫:《经济半小时》走近林毅夫(一):我在

视频请点击:走近林毅夫(一):我在世行这四年

    四年前,时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的林毅夫,被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正式任命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如今四年过去,林毅夫本月正式从世行卸任。四年的世行之路如何走过?学者林毅夫和官员林毅夫,两种角色转换给他带来了怎样不同的体验?林毅夫如何看待自己的这四年?卸任之后的新身份会是什么?在林毅夫结束世行工作之前,《经济半小时》得到独家机会,零距离记录了林毅夫在世行的工作时光。

  最后在世界银行工作的日子里,林毅夫仍然像平日里一样繁忙。这一天是5月2日,林毅夫来到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这里正在举办一场他的新书——《解密中国经济》——的研讨会。

  像往常一样,林毅夫在很多国外的学者面前,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有的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林毅夫在会上指出,建立地方中小银行,才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突破口。

  舌战群儒的场景,曾经发生在林毅夫出席过的很多国际会议上。

  面对着对中国经济的质疑,甚至是中国崩溃论,他总是站出来,把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展示给世界。

  林毅夫告诉记者,过去30多年,国际上有很多著名经济学家都预测中国经济会崩溃,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并没有崩溃。所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30年是一个让中国认识自己的过程,让中国知道自己真正的挑战是什么,真正的机遇是什么。

  5月3日,林毅夫参加了自己的新书发布会。很多中外读者也都赶来和他交流观点。这本书由林毅夫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翻译而成,也是他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总结。世行这四年,他对中国经济的见解又增添了国际的视角。

  在世行工作的的4年里,林毅夫站在国际舞台上了解国际经济,见证了国际经济的发展、繁荣和危机,他也得到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回国后,这些经验和教训将会帮助他和国内同行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

  2008年5月31日,林毅夫正式离开北大前往世界银行就任。四年之后的此时,林毅夫即将满载而归。而谈到自己回国后的打算时,林毅夫表示自己将回北大继续教书。

  距离林毅夫卸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日子,还有最后一个星期,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泛美开发银行的中国同事们,为林毅夫夫妇开了一场欢送会。

  在欢送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副总裁朱民对林毅夫圆满完成四年任期表示祝贺,而林毅夫和陈云英夫妇谈起在世界银行的这四年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对于未来在国内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充满了新的期待。

  在自己的发言中,林毅夫回忆起了四年间工作的点点滴滴,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就要回去了,但是不舍归不舍,不管自己在世界银行集团工作,还是在国内工作,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中国而工作,为世界而工作。

  二

  林毅夫卸任世界银行副行长,重返三尺讲台。林毅夫创办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被称为中国学术界的“少林寺”,网罗了一大批武功高强的经济学者。在这里,林毅夫的学术观点,经常被年轻的学者们毫不客气地挑战着。回到校园的第一次露面,老师和学子们又把难题抛给了林老师。

  这一天是6月15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万众楼,正举办着每年一届的严复经济学纪念讲座,主讲人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斯蒂文 杜尔劳夫教授。不过,同学们在听众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这是林毅夫回归北大之后参加的第一个学术活动,他只是静静地坐在下面当听众,时不时地记下些笔记。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林毅夫一直在台下认真地听着,讲座完毕,他也向杜尔劳夫教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讲座结束了,林毅夫上前与杜尔劳夫教授交谈,握手。在不知不觉中,林毅夫又回归到宁静的学术生活中。两天后,林毅夫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了一场学术研讨会,在这场报告会上,他要向同事们介绍他四年来在世界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体系,新结构经济学。

  报告结束了,林毅夫与同事们就像以前那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同事提出的每个问题,林毅夫也都一一辩论,认真回答。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提出,在竞争性的行业里面,政府干涉总是抓不准好的时机,该插手时不插手,该退出时有没有推出,虽然比起以前有进步,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做的不够好。

  对于宋国青的观点,林毅夫回应道,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链边缘扮演的角色跟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发展中国家更多的事以来市场,然后在政府的产业链内部,政府才需要发挥更大的的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原定两个小时的学术报告会,进行了四个多小时才结束。这场研讨会,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老师们欢迎林毅夫归来的独特方式,几番激烈的讨论,老师们仍然感觉意犹未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黄益平教授告诉记者,因为林教授的归来,大家又可以更加热烈地讨论一些像这些比较深入的问题,尽管在很多问题上大家有争论,但这些争论都是很健康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教授姚洋则告诉我们,只要有林老师在,无论是上课还是研讨会,学术的氛围总是会更浓一些,上课和讨论总是会超出预计的时间。

  四年之后,林毅夫重返北大的朗润园,老师们都说,他既有变化,也有不变的地方。

  黄益平教授告诉记者,他表示自己能够感觉到林毅夫的变化,林教授站得更高了,看的也更远了,以前林教授研究更多的事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现在他能用更高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在世行的工作经历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推进。

  姚洋教授则表示,林毅夫教授对于学术的追求一点也没有变,他有一种非常好的学术精神,他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是作为一个学者最重要的东西。

  三

  世界银行是全球最大的发展机构,在世行工作期间,作为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要管理世行庞大的研究部门,制定世行发展战略,而身兼高级副行长,他还要参与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四年的世行之路,学者林毅夫、官员林毅夫,这两种角色转换间,林毅夫又有哪些收获?在采访中,这位经济学家跟记者分享了他的所思所悟。

  6月18日是记者专访林毅夫的日子。就在采访开始之前,林老师提出,想亲自看看镜头中的自己。他认真地看了几遍,注意到背景中的书柜有些空,他还是请同事们搬来了一些书,把书柜布置一下。

  刚刚回到国内不久,他的办公室还显得空荡荡的。林毅夫告诉记者,他随身带着的所有的书和资料,还在归国的路上。

  等待布置书柜的时间里,林毅夫还向记者谈起了他喜欢读的书籍。他一直都钟爱阅读经典,在不少演讲和课堂上,他常常也是引经据典。他告诉记者,他比较喜欢看经典的东西,像《老子》,他看过至少100遍,而《道德经》已经读过好几百遍了。

  有很多人都问林毅夫去世行为世行带去了什么,对此,林毅夫的答案是:十年前刚到世行的时候,就像一个在农村长大的高中生,突然到一个大城市来上大学,那充满了期许,充满了兴奋,希望自己也能尽最大的力量把工作做好,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心情。回顾来讲这四年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这应该由别人来评论,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讲,那就是尽他所能。

  在自己最初到世行的时候,林毅夫也有很多的不适应,最不适应的是在北大自己是一位学者,比较自由,而世行是一个国际的发展机构,也是一个国际的大的官僚机构,自己成了一个官员,这跟当教授的生活是很不一样。

  事实上,2008年到2012年这四年,并不是林毅夫与世界银行的第一段缘分。早在林毅夫在美国博士后毕业时,世界银行就曾经向他抛来了橄榄枝。20多年前,林毅夫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时,就有一个能去世界银行工作的机会,但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林毅夫认为自己回到国内来可以更直接的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贡献。在芝加哥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大部分的知识仅仅只是从书面上得来的,回到国内参与改革开放的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实践调查,也能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经过这20多年,国家的改革开放取得很大的成绩,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林毅夫参与了当时不少政策的讨论、研究,以及制定的过程。他认为自己积累的这些经验能够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他们的问题。

  20多年后,去世界银行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林毅夫在任内的四年里走访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他到世界银行的第一个星期就到非州国家去访问了南非、卢旺达和埃塞俄比亚。他到非洲国家去了一共14次,是到非州去最多的经济学家之一。

  如果把非洲发展中国家作为一面镜子,反看这个中国的发展路径,林毅夫最深刻的映像就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所有贫困的人追求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有一个比较好的未来。他们都希望他们的子女可以生活的比他们更好,他们也都希望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林毅夫小时候在台湾接触到的人是这样,1979年他到大陆来我所接触的人也是这样。作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不管是到非洲还是到南洋,到中洋,到拉丁美洲,他所接触到的贫穷的人都有共同的追求。

  作为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觉得自己有相当大的责任感,当他看到那些贫穷的孩子的时候,内心里就有一种冲动,他觉得中国曾经也贫穷过,而我们是幸运的。所以也想帮助他们,希望他们也能成为幸运的人。

  虽然林毅夫抱着改变贫穷的理想去世界银行上任,然而,就在他2008年6月上任之后,世界经济却经历了一系列的风云突变。石油危机、粮食危机,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这个来自中国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备受考验,也让林毅夫的研究与世界经济的走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这一道道考验,让世界认识了一个敢于发出自己不同声音的中国经济学家。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产,这也拉开全球的股市崩盘的序幕。当时的世界银行,对这场金融危机也展开了讨论。这一次,林毅夫提出了与许多经济学家不同的看法。

  在世行的讨论中,有一些人认为这个只是一个短暂的危机,而林毅夫则指出它的影响会非常深远,因为很多学者的研究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金融危机,一般是三个季度,最长到七个季度。但是这一场危机跟过去的危机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而且在危机之前有将近7、8年的时间,在国际经济一片繁荣。而繁荣的背后有很多泡沫的成份。

  现在泡沫破灭了,需求突然下降,产能过剩,过去这种情形发生在一个国家,可以靠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靠外需拉动来度过危机。而这次是发达国家同时产生这种现象,这是全球的现象,这就决定了这场危机的的影响会持久而深远。

  事实证明,这场金融危机也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严寒,并且蔓延到了世界经济的各个角落。2009年,针对于严重的金融危机,林毅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设想——新马歇尔计划。他提出,由美国、欧元区、日本和中国这样的“高储蓄国”和石油出口国应该在未来5年中向低收入国家投资2万亿美元,主要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的“瓶颈”项目和绿色经济。来帮助世界经济恢复。

  林毅夫认为,除了必要的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之外,还必须有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启动需求,启动投资,利用积极财产政策来解决经济增长过程当中的这种瓶颈的问题。但是这项建议并没有在政界和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反响,甚至还有人之初,这项计划过于理想主义。

  令林毅夫比较高兴的是,经过这些年四年,越来越多人赞成这个看法。国际上有不少学者做同样的呼吁,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在推动。最近提出的南南银行,或者是金砖四国的银行,就想动员更多的资金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同时作为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作为解决国际金融危机的出路的看法,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林毅夫也相信,这个计划总有一天会实现。

  四

  林毅夫是中国经济学界的传奇人物,27岁时,他瞒着家人,孤身一人游过两千多米的台湾海峡,寻求经邦济世的人生理想;改革开放后,他放弃留在国外工作的机会,成为第一位学成归国的留美经济学博士。2010年,林毅夫当选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是中国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学者。从泅渡海峡,留学归国,再到履职世行,林毅夫用自己的方式,实践着经济学家的理想和追求。

  33年前,27岁的林毅夫离开了父母,离开了正怀有第二个孩子的妻子陈云英和三岁的孩子,在没有与家人告别的情况下,泅渡海峡,只身来到大陆。他成为世界银行副行长,成为中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经济学家。然而,30多年来,他始终未能再回到台湾。

  1979年,林毅夫刚来到大陆,他站在都江堰的悬崖峭壁上,看着江水浩荡的游过,那已经是流了2300多年的水。2300多年做的事到今天还在惠及四川平原上面的百姓,这对林毅夫有很大的触动,他觉得每个人,应该在有可能的时候做同样的追求。

  对于未来,林毅夫还有很多的计划和想法,教学和著书,是他现在最想专心做好的事。

  在世行这几年,林毅夫想了很多,也看了很多,现在他希望希望能够有时间把这些想法好好整理出来,他的《结构经济学》已经在今年年初出版,与此同时,9月份就要开学,所以自己也应该把课备好。

  四年前,林老师赴任林行长,四年后,林行长回归林老师,林毅夫完成了一个轮回。在这段身份转换中,林毅夫的理想和目标始终没变。他的思考,他的经历,他传奇般的人生实际上在书写着八个字:经世济民,家国情怀。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家的原点,同样也是经济的原点。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更多地占有资源,不是为了对抗和博弈,不是为了造就漂亮的统计数据,而是为了提升社会整体福祉,为更多的人创造更幸福的生活。一个经济学家需要有良知才能称其为优秀,一个经济体也需要有担当才能称其为杰出。

[经济半小时]走近林毅夫(一):我在世行这四年(20120622)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