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李俊慧:从生活小事中学习经济学


  稿件来源:《经济学家茶座》

    在第一次跟学生上“经济学”的课程时,我都会提上这门课的要求,其中一个是要求学生多留意身边的生活小事,多尝试使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经济学理论去解释这些生活小事。
    学生听过之后,往往是水过鸭背,左耳入、右耳出,没把我这话放在心上。但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们会渐渐地意识到这要求的重要性,因为我讲课时使用很多生活小事作实例,出的作业题也很多来自于生活小事,但真能有意识地随时注意从生活小事中寻找、发现可以运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的学生固然很少,找到之后凭自己的能力做出解释的就更少了。其实,一个人如果能做到目之所及就随时发现可作“经济解释”的小事,并成功地一一解释之,这个人在经济学上的造诣已经是非同小可的了。因为,生活小事其实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从学习经济学的目的出发,多注意生活小事是非常有利于训练学习者对经济学理论的掌握的。
且说某次给学生上课,课间一个女生来问:“老师,怎么能锻炼逻辑分析力啊?”通过回答她的话,我想到了生活小事对于锻炼逻辑分析力、乃至掌握经济学的重大意义,于是索性在上课的时候又向着全班同学讲了一遍。
    其实学习怎么运用经济学理论去解释世事,本身就是一种锻炼逻辑分析力的方式。具体如何锻炼呢?就是要通过积极地思考生活小事来逐步积累运用经济学的经验。对于生活小事,人们因为熟悉,很容易只凭经验、而不是经过逻辑严密的思考就能得出结论。这时,我们就不要满足于凭直觉得出结论,而要好好地想一下:根据经济学理论,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例如,在讲解“需求定律”的“其它因素不变”时,我举了天下大雨时雨伞价格上涨反而买的人还多了的例子。这有违反需求定律吗?当然没有?为什么没有?根据学过的经济学理论,这是“其它因素”变了嘛。是什么“其它因素”呢?由于这是生活小事,学生凭经验都能回答得出来,是天下大雨了嘛。其后我转向讲解不能用偏好、口味、性格、民族性等的变化来作解释,又提到这个例子。我问学生:“如果我这样解释:天下大雨时雨伞价格上涨反而买的人多了,是因为人们现在更喜欢雨伞了,你们觉得对吗?”学生都笑了,都觉得这个解释明显是荒唐可笑的。他们凭经验很清楚地知道,人们是因为天下大雨而多买了伞,不是因为更喜欢伞。
    我进一步说:“如果我把上述的解释改成这样:天下大雨时雨伞价格上涨反而买的人多了,是因为现在天下大雨,如果没伞跑回家我就得淋雨,就有可能生病,就要遭罪难受,所以我在雨天的时候更喜欢伞,就买了伞了,你们觉得对吗?”学生仍觉得这种解释有点怪。我指出:“你们觉得这解释怪,是因为你们习惯于直接把下雨作为解释买伞行为的局限条件;而这个解释先探寻人们更喜欢伞的心理形成的原因是下雨,再以更喜欢伞的心理因素直接解释买伞行为。严格来说,这个解释也不算错,但既然提了下雨这促成心理变化的原因,那就没必要再提心理变化了。而在另一些情况里,人们会更习惯于拿喜欢不喜欢的心理去解释行为,你们就不会发现这种解释其实跟这里用雨天里人们更喜欢伞来解释行为是类似的做法。例如,假设现在买的不是雨伞,而是小洋伞。最近时尚流行打小洋伞,即使不是雨天也打个小洋伞,感觉很时髦、很可爱,于是小洋伞的价格上涨了,买的人还是多了。人们会怎么解释这现象呢?人们会习惯于用‘现在的人更喜欢小洋伞了’来解释,这解释听起来蛮有道理的吧?但其实这跟前面用‘现在的人更喜欢雨伞’来解释,是一样性质的解释,因此是错误的解释。正确的解释,是要把心理因素引到促成这心理形成的客观的局限条件上去。但既然提了那些促成心理形成的客观的局限条件,心理因素本身就不需要再提了。”
    通过对简单而熟悉的生活小事作如此深入的思考,学习者就能深刻地理解经济学理论的要点。然后,将简单而熟悉的小事推到复杂而陌生的大事,但凭借着掌握了经济学理论的逻辑分析力,我们就可以处理那些光凭经验直觉是无法解释的大事。例如,从上述的雨伞例子,推到像蒙古人的消费模式是“月光族”那样的大事上,我们就会知道,用“蒙古人不喜欢储蓄”那样的民族性来作解释就跟“人们更喜欢雨伞”是一样的荒唐可笑。虽然我们可能因为不了解蒙古的情况而不能作正确的解释,但至少我们不会做以民族性来解释这必定错误的事。而当我们看到别人用“蒙古人不喜欢储蓄”来作解释时,也能马上判断他是错的,就不会被误导、甚至是被忽悠了。
    有一个寓言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说过的:一条蜈蚣走路时遇到有人问它:“蜈蚣先生,你有那么多条腿,你是怎么走路的?你到底是先提起哪条腿,再提起哪条腿来走路的啊?”蜈蚣本来只是凭本能走路,听人家这么一问,它仔细地想了一下这提腿的顺序,结果反而糊涂了,变成不会走路了。这寓言的本质是“反智”的,即认为凭本能比凭理智做事更好。但这故事的结论是错的,因为它只说了故事的前半部分,没有说故事的后半部分。蜈蚣从凭本能走路,到思考自己是按什么方式走路,刚开始时确实难免会因为没有想清楚而思维混乱,反而变成不会走路。但当它把走路的方式想清楚之后,按更有效率的方式来走,它一定比以前只凭本能来走更好!这就有如,运动员为什么能比普通人做某项运动更强?就以掷铅球为例,运动员比普通人能把铅球掷得更远,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的力量比普通人强,但其实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他经过科学的训练,专门地学习过如何投掷铅球是最好的——例如要使用腰力而不是普通人习惯用的腕力;投掷出去的角度也是有讲究的,以符合“抛物线”原理的角度去投,于是同样的力量施加在铅球上能使之飞得更远……
    同样的道理,一个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他看世界是凭经验本能来看的,对于生活小事他还能因为熟悉而看到正确结论,但一旦面对的是他所不熟悉的大事之时,他的有限经验不足以支撑他的思维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往往看不到正确结论。可是一个学过经济学的人就不同了!他就好像是那个受过科学训练的运动员,不是凭本能去看事情(不是凭习惯去投铅球),而是用经济学理论去看事情(用符合科学原理的姿势去投铅球),于是能突破自己的经验本能的局限,穿透表象的迷雾,直达事物的本质。而所谓逻辑分析力,无非是指这种不依赖于经验本能、而是依赖于科学的力量去思考问题、观察世界的能力而已。也就是说,说一个人分析问题时有条理、有逻辑,其实是因为他是使用有条理、有逻辑的理论去分析的。他的逻辑分析力,是来自于理论的逻辑分析力。
    然而,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不是与生俱来地懂得使用理论的。人恰恰是要通过有意识地运用理论去理解凭经验本能就可知道正确结论的生活小事而训练出这种能力的。如果一上来就看复杂的大事,因为不熟悉,正确的结论是什么都不晓得,会不知道怎么运用理论,即使运用了理论也不知道用对了没有。生活小事却往往是不需要担心结论有错的,只需集中精力去体会如何运用理论到符合那正确结论为止。
    很多学生做作业,常常给我的一个感觉,是他们没有刻意地利用做作业的机会去运用学过的理论,因为他们的回答都是生活化的语言,没使用课堂上学到的术语。这种“形式主义”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反映了他们还是在凭本能经验去思考,不是凭理论逻辑去思考。换作是我,看到一个现象,我脑筋一动就会想到这现象用经济学术语怎么说。这相当于是,学生们一看到河里有鱼就直接伸手去抓,我的手却是拿起了钓鱼竿!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我不但捕到最多的鱼,而且非常轻松;学生们却抓鱼抓得很吃力,甚至有些人连一条鱼都抓不到。我传授了他们使用钓鱼竿的技术,他们却还是习惯于像以前那样试图仅以赤手空拳就去解决问题。当然,当理论运用娴熟之后,文字上完全可以不出现理论术语,但心里想问题时就是用理论来想的。这就是武侠小说里说的“手上无剑,心中有剑”的那种高尖境界了。
    例如最近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是关于以年龄卡小孩上小学的,要答得精准,应该第一句就说出“价格管制”这术语,而不要用生活化的语言说一堆“学费偏低”之类的话。接下来就要说“租值消散”、“减少租值消散”这样的术语。因为这意味着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旦认清了现象的本质归属于经济学理论中的“价格管制”的范畴,紧接着就要立刻在脑子里重放一遍关于“价格管制”的所有理论分析,然后拿这些分析的结论一一对照实际例子中提供的信息。一个现象如果是简单的,就能直接套用理论,实例中的信息会乖乖地一一对号入座,被全盘解释得清清楚楚、通通透透——那种“庖丁解牛”般的痛快感,难以言喻。但如果一个现象是复杂的,那就不能直接套用理论,可能要根据实例中提供的信息,凭借理论提供的线索再去发掘更多没有直截了当地出现在实例里的重要信息,有些甚至要把理论作更深入的思考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