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PNAS:货币是人类合作的催化剂

加布里尔· 凯莫勒(Gabriele Camera)等人2013年7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文章,于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之外,通过具体的经济学实验,构建动态模型,从人类行为及社会演化的维度,阐释货币在社会运转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探讨其与信任之间的关联,为进一步认识货币的行为本质,研究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视角。
 
凯莫勒等人采用“帮助游戏”,即所有被试分成控制组和实验组,组内每两人匹配进行实验,分别扮演“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角色。双方均有一定的初始禀赋,扮演生产者的一方可以基于对消费者的信任实施帮助,且生产者将自身禀赋给予消费者后,这部分禀赋将会增值,因此,双方的总福利将会得到增进。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在于:在控制组中,采用生产者自发的原则,消费者对于生产者没有反馈机制;而在实验组中,引入某种虚拟的筹码,这些筹码可用来答谢旁人对自己的帮助,也可以通过帮助别人并索取部分筹码作为回报,以此进行多轮博弈实验。由于真实世界中存在规模不同的群体,实验也设置了人数不等的组别。为了更好地模拟现实,配对策略采用陌生人的方式,即每一位被试在不同轮次的匹配对象都不一样,且完全匿名。
 
实验结果表明,在处于完全自发状态下的控制组中,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并不能长久地保持较高水准。由于消费者并不能够也并不需要对给予自己帮助的生产者任何回报,许多消费者会以“搭便车”的方式行事,而原始的信任纽带如此脆弱,以至于某一轮的一个波动,就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的默契荡然无存。基于以上原因,生产者的激励将会降低到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对于消费者的信任也开始动摇,贡献额度随着轮次的增加一路走低,一段时间以后将没有任何动力帮助消费者,而双方的合作也就随之瓦解。同时,两者间的合作水平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而显著降低。
 
随后,研究人员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引入了货币系统,尽管只是虚拟的筹码,但在此机制下,由于消费者能够给予生产者以反馈,通过这种筹码,提供一定的信息,表明自己的行为类别,明确表达自己的合作意愿,而生产者也能够借此判断对方,使得相互间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因此,在实验组中,合作额度显著上升,且能在多轮实验后继续维持。同时,人们也发现,即使实验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合作水平也仍然能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最后,根据行为实验的理论假设,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动态模型,并模拟现实环境,给定异质性的初始条件。这个模拟社会连续发展几代以后,如若没有引入筹码,合作行为与信任基础便会很快崩溃;而使用筹码以后,这个社会中的合作就能够稳定、持续地进行,且合作者所占的比重也显著提升。
该研究表明,在缺乏初始信任的环境下,引入货币机制格外重要。如果没有某些机构或规则的制约,一个自发的合作机制在非人格化的、存在大量陌生人的社会中无法运转,而本研究中的筹码交换,则很好地模拟了现实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规则。对于他人的信任是一条连接当下与未来的纽带,正是这种信任的存在,才使得商业文明的进步成为可能。当信任缺失或无法界定时,引入货币交换很好地代替信任起到了这一作用。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存在着无数合作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搭便车者,如果仅仅靠自发维持,那么一个生产者最终将会被搭便车者挤出市场,而引入货币机制以后,生产者可以相对准确地区别不同类型的群体,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搭便车现象。可以说,实验中的筹码交换以及现实世界中的货币机制,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柠檬市场”问题的补救。
 
作者:黄达强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Money and trust among strangers,PNAS September 10, 2013 vol. 110no. 37 14889-14893
2、Gabriele Camera & Marco Casari, 2014. "The Coordination Value of Monetary Exchange: Experimental Evidence,"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icroeconomics, vol. 6(1), pages 290-314, February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