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当代教育体制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尴尬”

    

               当代教育体制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尴尬”※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王文娟 611130)

  据调查统计,农村籍大学生在我国在校大学生中所占比重最大。由于来自相对落后、封闭的农村,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承受一般同学的种种困难和压力之外,他们还要承受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所带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而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宣布:自1998年起高校招生收费全面并轨。这使得免费上大学成为历史,给农村大学生们加上了另一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难就业”问题让众多的农村籍大学生陷入了大学教育的“尴尬”中。

   尴尬一:城乡差距带来心理压力。首先。1999年来,高校扩招,大学入学率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农民子女更多的机会摆脱较低社会地位。但农村学生要承受比城市学生更大的压力。因为这不但关系到自身地位的转变,在更大意义上,他们背负着父辈对其光宗耀祖的期望。上大学是他们跳出“农门”的唯一有效道路。教育基础的限制使得他们要付出比城里孩子更大的代价: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课程基本不曾上过,综合素质更是无从谈起,兴趣爱好也被逐渐埋没和抹杀。习惯于埋头苦读、以上大学跃出农门为目标的农村学子们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发现自己不知所措。为什么上大学,上大学干什么?以前的豪言壮语、雄心壮志在大学平凡但又多彩的生活中被渐渐抹平,他们陷入了无尽的迷茫、困惑、空虚、痛苦之中。大学校园中人才荟萃,多才多艺者比比皆是,衡量标准不再仅是学习成绩,它要求的是综合素质。在社团活动、文艺汇演、社会实践、挑战杯比赛等丰富的大学生活中,农村籍大学生总是因综合素质的欠缺而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或者是因为失去了曾经的光环而变得忧郁不安。他们更愿意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回避它,以维护其自尊。在学习上的优势也不能体现出来,尤其是在英语和计算机上。应试教育下,人们只注重笔试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现在好多农村籍大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很差,计算机方面的欠缺更大,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甚至在进校之前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而同班同学对计算机懂得甚多。农村大学生们对他们很是羡慕,但更多的是自卑。为了补上这些差距,由于缺少必要的指导,他们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在学习上优势的丧失,更是大大加深了他们的自卑感、焦虑感。再加上人际关系上的劣势,这使得他们在大学很少有知心的朋友。他们遇到了困难却不能告诉父母,不能与朋友交流,这使得他其整日处于郁郁寡欢状态之中无法自拔。再有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差异。进入大学校园,由乡村走进城市,由封闭走进开放,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都与多年的乡村生活经历有着很大不同,在这里,他们像迷路的小孩,手足无措,迫切需要正确的引导,否则只能误入歧途。然而自毁前程的事情在周围生活中并不在少数,一些人甚至因无法面对父母而选择了更加极端的道路。由当年那个要跳出农门、走进城市的追梦少年到四年后学无所成、惶惶终日的堕落青年,这是谁造成的?

  尴尬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自1998年开始,免费上大学已成为历史。高等教育收费制已经正式启动。纵观中国所有大学,其学费都不低于4000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其学费更是高得吓人,艺术生的学费更是不低于1万元,这还仅是学费。尽管农村籍的大学生生活都比较节俭,但每年的生活费还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与高校学费的逐年增长相比,农民收入的增长严重滞后,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是在以透支的方式在供养一个大学生。站在城市与乡村生活文化的交叉点上,这些农村籍大学生深深了解父母的辛劳与期望。一方面他们极力减轻父母的负担,尽力寻找打工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又想在他们仅有的学习优势上有所成就,但两者往往不可得兼。这也是他们的苦恼所在。同时,随着社会体制的建设,市场双向选择制度建立,各大高校出现疯狂考证热。各种考证的报名费、辅导费、教材费等高的吓人。为了不使自己二次落后,他们也不得不承受这昂贵的考试费用,在考证大军中奋力拼搏,为自己的未来争得一份机会。与此同时,为了缩小与城市大学生的差距,他们还要更努力的锻炼自己,付出更多。高昂的学费、生活费,不菲的考证费、放弃工作所损失的收入及其他的付出形成了农村籍大学生庞大的教育成本。那么他们的收益如何呢?从毕业生的就业中可以看到,其情况不容乐观。高校教育通常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大问题,某些课程已经严重过时,或者与社会需求结构完全脱节,这使得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过于细分的专业也使得毕业生适应能力差,过于集中在某一行业,转岗能力差。就业过程中,学业成绩差、表现不优秀的人因为家庭关系挤占没有背景、没有人脉、优秀的农村籍的大学生的工作,使得农村大学生们丧失了对工作的信心,转而回家接替父辈的担子,这使得收益基本为零。还有的毕业生出去工作的收入,还不如那些未上大学的同学收入高,这又再次使他们深深怀疑上大学的目的。四年的大学生活,高昂的投入成本,微薄的收益,这些特殊的大学生又应该如何选择?

  尴尬三:示范效应的外部性。在教育部“不让一个同学因经济问题放弃学习机会”的方针下,对经济条件差的大学生提供绿色通道,给予助学贷款。确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燃眉之急,在实施之初也受到不少的好评和支持。但是,随着这一项目的不断发展,问题出现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用危机。造成此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贷款实施的过程中,在很多情况下,有关职能机构未对学生的真实情况作充分了解;实施过程中,他们也没有做到与学生经常沟通联系,了解其学习状况,以保证未来的还款能力。在很多高校中,甚至出现学生贷款之后没有不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反而将贷款挪作他用的现象。到毕业时,他们中的有些人由于没有找到工作,无力偿还贷款。甚至有一些人虽有偿还能力,却一直拖欠,他们认为不还贷款对其只是信用上的损失,并无实质上的伤害。这也就造成了高校助学贷款的高呆账率,给银行和国家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还有一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学生提供虚假的信息抢占了真正需要贷款的名额。这一现象的出现,对真正需要贷款的学生形成了不良的示范效应,产生了负外部性。国家和银行在提供贷款时,往往会选择减少贷款名额,这就造成一部分需要贷款、人格信用良好的学生却得不到贷款,使得这些学生的利益大大受损,不得不在生活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下痛苦的前行。

  农村籍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才跨入大学的校门,将大学看作改变命运、施展才华的“天堂”,不想却在这里遭受到了这么多的尴尬。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农村籍的大学生承受着比城市大学生大的多的压力。在大学教育中,综合素质教育是必要的,但在要求他们要努力适应的同时,高校是不是也要关注一下他们自身的特点,考虑到其教育、生活背景,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他们弥补他们一些错失的教育内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给予他们更多机会呢?中国的发展在于农村,农村的建设在于人才的引入,人才源于大学生,更源于这些农村大学生,只有他们更可能愿意回到农村,建设农村。关注大学生,更要关注这些农村籍大学生。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及早将其从“尴尬”中解脱出来。

  原帖地址: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30&ID=396198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