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郭凯:新医改方案


花了一点时间看了一下最新公布,正在征求意见的医改方案。对于不是特别熟悉官方语言究竟在强调什么,究竟什么只是点到为止的我,在这个面面俱到的方案面前,说实在看得有点云山雾罩。以下是吸引我眼球的部分(未必是这个方案真正强调的地方):  

1.  医改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分割但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这句话怎讲?覆盖全民就是想让每个中国老百姓都有医疗保险。分割的意思是,城里的职工有自己的医保,城里没有工作的人有另外的医保,农村的居民有他们自己的医保,然后城乡的低收入群体又有一个单独的医保。然后看起来,每个地方要自己运作这四个医保项目。我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这也许是一个现实的目标,但看起来这样的一个医保体系似乎移动性很差,给定中国的人口流动性会越来越大,不知道的一个医保体系能不能保证真正的全民覆盖,还是最终其实只覆盖那些原地不动的人。  

2.  赤脚医生的升级版。新的医改放方案很强调社区卫生机构的作用,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都是如此。我从这里面看到了赤脚医生的影子,当然是升级版的。从性价比上说,这不是一个坏想法。但是,我想中国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中国既有为大量人口提供基本医疗的任务,同时又有需要为一个越来越富,越来越老的人口提供好的医疗的任务。从整个方案的口气上看,似乎重点是第一个任务,而不是第二个任务。  

3.  成本控制主要通过控制药价。也许我误读了,但这是我从整个方案中看到的唯一一个直接用来对付成本的地方。以药补医是现象,不是看病贵的原因。我很保留的认为,控制药价解决不了看病贵的问题,或者在有了医疗保险之后,解决控制成本的问题。相反,这很有可能会是一个很坏的政策。价格管制,一次又一次,在各种地方被证明会产生各种奇怪的扭曲。  

4.  政府投入。医改方案最重要的地方,大概就是通篇到处都是的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这是应该的。但医改方案同时强调,投入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我想,这在未来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上面已经提到的流动性问题,人口是流动的,但地方政府是不流动的。如果地方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由地方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如何保证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的人口享受平等的医疗服务?再有就是税的问题,将地方作为投入的主体,立刻就给地方政府背上了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负担会越来越重。如果没有税制的改革,地方政府是不可能负担得起这个大包袱的。公正的说,方案中确实提到了中央补贴和转移支付,但只是半句话,不知道有多严肃。  好了,就这么些。

本文来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http://bbs.efnchina.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1&ID=399532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