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转帖]看美国名校学生如何学经济学(针对数学的学习)

  这是一篇在美国学习经济学的同学应国内留学论坛同学邀请写的一篇帖子,全文转载如下:

  一日收到好友来信,让我给经济学人写篇稿子,谈谈在美国学习经济学的体会. 当时正忙
于考试,实在无暇顾及文章,所以拖延至今,甚为抱歉。

  在这里学习有半年多了,要不是朋友约稿,我可能也不会有机会静心思考一些学习的
感受.在美国的研究生院里, 经济学PhD的课程设置通常是这样的:第一年主要学习宏观,
微观和计量,通常还会加上一些经济数学的课程;第二年由学生选修与将来研究方向相关
的课程,当然也还有一些像经济史之类必修的课,进入三四年级之后主要是写论文和一些
研究工作,通常学制为五年.我现在是一年级,所以我更愿意把自己称作是学过一点高级微
观和宏观的本科生。

  系里老师对理论讲授之透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这学期的微观为例,主要学了
一些竞争均衡,福利经济学定理,市场失灵,偏好加总等内容.以前在本科的时候也接触过
这些内容,但只是有个大致的概现在当老师用数理的方法,通过证明和模型表达之后,你会
觉得这些内容都是清清楚楚的.在你接受有关假定之后,逻辑自然会把你引向结论,或许是
溶入了较多的数理方法,这些结论显得那样的无可辩驳.老师还特别注重经济理论的intu
ition,也就是假设和结论的现实意义,每次都会为我们揭示这些理论背后的现实基础,如
此解释之后你会感到微观理论确确实实时根植于现实.这里我主要写了点关于微观的感想
,也很想写点关于宏观的,只是系里教授宏观和微观的老师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了.宏观老师
也都是名校拿的学位,但上课时就是讲不透彻(这是同学们一致的感受),我想这一方面与
宏观经济学本身的理论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老师的水平有关.微观就不同了,大伙课余
讨论的一致结果是:"不服不行啊!" 以这学期的微观老师为例,毕业于印度德里大学,是阿
玛蒂亚森所带的第一个博士生.老师很牛,毕业那年就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PE)上发表
了论文,后又担任《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的associate editor近20年,前些年
才卸的任.有时真怀疑他是不是已穷尽了微观理论?上课时各种提问都会为他简洁的逻辑
所化解,大家平时开玩笑说:"搞微观,社会选择都有这样的学者了,还要我们干什么?"

  常会和同学空发这样的感慨:"在美国学经济学,要是没有作业和考试,那会是多么舒
服的一件事!"现实恰恰恰相反,经常有忙不完的作业,期中考结束没几个礼拜就得准备期
末考.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曾对全美顶级经济学系中的200名研究生做过
调查,其中65%的人认为"Being good at problem-solving"非常重要,57%的人认为"Exce
llence in mathematics

  "非常重要,但只有3%的人认为"Having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economy"非
常重要. 我想这些信息是在说你可以不了解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不知道一些国家贫困的
原因,但你的解题速度必须足够,对一些数学工具必须有足够的了解.我在这里的考试经历
也说明了这点(虽然我们系的排名很一般, 远算不上顶级),差不多每次考试都要写近17,
8页甚至20页A4大小的答题纸(单面),厚厚一叠,掂在手里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就这样整
天忙着考试,作业,我想美国大部分的PhD都是这样度过前一两年的.一次和一个在上海的
同学聊天,电话那头他问我最近看什么书,我不好意思道:"除了经济学,只是偶尔翻翻小说
."我自己也觉得美国这样培养PhD会使人视野很狭窄,考试至上的想法让一二年级的学生
局限于经济学,而且只是经济学中很小的一部分,估计在三四年级没课后,情况会有所好转
. 另一方面,这种作业加考试的形式也有其优越的一面,那就是逼着你去理解,运用老师讲
授的内容.同样是学过一些原理,做过作业和没做过作业所达到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对
我而言,一些内容都是考试前一两天才理解透的. 如果没有考试的压力逼迫,估计也不会
去细心琢磨.

  关于数学.来美国之前,听说这里PhD学生的数理基础都很好,不仅心生焦虑"在复旦只
学过D类高数,怎么办?"在这边呆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数学能力.
系里有同学是UCLA数理经济学系本科毕业的,但我也不觉在反应和理解方面有多大差距
说美国的经济学PhD数理基础好,我想那其实是指他们对相应的数学工具能熟练运用,而不
是指他们智商高或是数学修养好.比如在这学期的宏观课上,我们大量运用了动态规划的
方法解新古典增长模型,又加入了劳动力,货币,和随机扰动的因素,听着很复杂吧,其实使
用动态规划时有固定的步骤,用熟了,见着题目就可以"下手".然后你的数理基础就很好了

  当然我这里只谈应试的一方面,真要扎扎实实理解,掌握数学工具,还是要花很多力气
,选一些数学系和统计系的课程.在这边学了一段时间,我经常问自己在复旦都学了些什么
?现在学的这些很复杂的证明,工具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在本科阶段是不可能接触的,除非你
资质和勤奋都过人.我现在才真正明白本科在打好数学基础之外,应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
.对于一些现在就已经准备献身经济学的同学来说,尽可以多学些数学,如差,微分方程,实
分析(Real analysis),随机过程等,有时间还可去看一些高级的经济学教程.对于一些将
来想读研究生,但拿不准是不是会去研究经济学,是不是能考上研的同学来说(我当时就属
于这种情况), 我觉得可以把基本的高数,线代, 数理统计学学好, 然后多读些课外书和
期刊,努力拓展知识面,这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很有益.本来在这里我应该鼓励98的朋友
们努力钻研艰深的理论著作,勇攀学术高峰,我的学习体会告诉我这对大多数人而言很可
能不是一种合理配置时间资源的方式,在打好一定经济学,数学基础的同时,学会去enjoy
大学生活的不同精彩侧面,这可能是最重要的,留着那些复杂的理论在研究生阶段再学.万
一有同学除此之外还有空余时间,不妨可以读一下蒋中一的《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或
是《Mathematics For Economists 》 Carl P. Simon and Lawrence Blume,这两本书都
是很流行的数理经济学教材,尤其是后者,偏重于对经济学中数理结论的证明,思路流畅,
叙述规范.两位作者,一位是经济学家,另一位是数学家, 所以大家尽可能对书的质量放心
,如果国内现在已有了影印版或是盗版发行的版本,有时间的同学千万得买本看看.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原帖地址: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5&ID=395792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