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陈锡文教授上财讲座十点


按:上午在ces2006年会第一次全体会听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教授的演讲,记录下来,与诸君分享


1、十六届五中全会形成指导新时期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曾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此后的多次中央会议上也有提及。但此次“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以往不同。

2、首先,时代背景不同,经济形势不同。那时工业化和城市化刚起步,农村承担了更多的发展成本,是牺牲农业以保卫工业,农民阶级支持工人阶级;现在则是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

3、其次是内容不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面对农产品极度匮乏的问题,进而通过土改、高级合作社、集体化等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动;而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则无所不包,从经济政策的巩固到政治体制中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再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乃至于农村党建工作等等,都纳入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范围。

4、为什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

首先,这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迫切需要。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目前有13亿700万人口,而到2030年将达峰值15亿。而人均耕地仅1亩4分,而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下降,地方政府每年报批中央的占地约为1200万亩,而中央执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每年能够批准的数额为400万亩(其中耕地300万亩),然而我们不能确信那没有批准的800万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被阳奉阴违地占用。

5、与巨大人口压力相伴的是,耕地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锐减,水资源在工业化进程中污染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70立方米,这一指标是颇能令一些国人自豪的,毕竟相比以色列的人均400立方米而言,中国水资源形势貌似乐观。然而不要忘记水资源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空间严重分布不均,北方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津地带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就相当于以色列的水平。

6、尽管形势如此严峻,但由于居民粮食消费结构的转变、粮食需求弹性的降低以及随南方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产业结构向工业的转型,反而导致粮食种植结构在上世纪末由几千年来南粮北运的格局一举逆转为北粮南运,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安全和粮食增长的压力。很难想象在未来的岁月里,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而资源耗损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北粮南运的格局还能支撑多久。同时,由于农田水利设施投资属于小型投资,中央不管而地方政府又没有兴趣,致使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于发展需要。

7、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仅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历次波动特别是通货膨胀都与农产品供给下降直接相关,在众所周知的1994年通货膨胀中,CPI上涨21.7%,而当年粮价上涨超过50%。经济学界多半不支持农业保护和农业贴补,但要因时因地区别对待。1994年中央实施了对农民的“两减免三补贴”,在危机的岁月中稳定了农村。2004年农产品供给大幅度下降,中央适时出台了新的补贴政策,对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2004年当年增产776亿斤,2005年再增200多亿斤,达到了有史以来单年增产幅度最高。

8、其次,这是扩大内需的需要。2005年,农业人口为7亿多,占总人口的57%,按居住地计算,其中2亿人已经离土离乡,但还未融入城市。如果加上在城市打工的农村户口,总共9.5多人口,其消费却只占32.9%。大量农村人口购买力较低,使得中国经济更多依赖于开拓海外市场,外贸依存度目前达到63%-64%。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于人口自由流动和户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9、再次,这是遏制城乡发展差距的需要。农民收入约3000元左右,城市居民收入约10000元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比总体看呈上升趋势,目前达到3.22:1。但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是,1980-1985年这五年间,随着改革的初始阶段向农村的政策倾斜使得农民最大限度地享受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下降,一度达到接近1:1.57的历史最低水平。

10、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比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等,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中央领导十分重视农村教育,本届中央领导大部分在上世纪60年代进入大学学习,他们说,当时大学里来自农村的同学占到学生总数的70%,他们问,现在的北大清华中农村学生的比例还有多少?上海交大的数据似乎是30%。凡此种种,都说明农村社会事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而国家财政在达到13.4万亿元之后,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责任和实力来大力推进这一民心工程了。

来自: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0&ID=92967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