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大学不是跨国公司

湖南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廖进中

早在几年前的大学合并潮时,我就曾经提出了“大学不是跨国公司”这么一个命题。为什么说“大学不是跨国公司”?我思考和观察的理由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大学不能像跨国公司那么办。跨国公司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区位散、控制严。跨国公司制造、流通的是物质产品,为了扩大其规模效应,为了成本最小化和克服本地市场容量的限制,它必须分散在多地乃至全球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

而大学不同,它培养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最注重的是校园学术环境、学术氛围的整体孕造。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它集合了众多的学科和专业,集合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集合了一批大师和名师,从而产生一种集聚效应,能够使学生们在一种浓厚的校园气氛中扩大视野、熏陶素质。大学不能越散越好,越大越好,而是要特别注意培育学校的自由个性和办学特色。

我们现在的大学普遍是东、西、南、北校区遍城跨市多地分置、文理隔离,乃至天南海北的异地办学,年复一年地无视教学资源的短缺而年年扩招,而且,严严的被上级各种统一、僵化的考核指标控制着,难道不像跨国公司?有人说,大学合并是资源共享,促进了大学的综合性发展。我看是主要是成本共享,是考核数据的累积叠加而不是真正的学科综合。非自然合并最明显的效果只是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大发展和师生员工的疲于奔命。我们成本核算过没有:现在各大学各校区之间每年的交通费是不是以百万计?全国的总量又是不是以亿计?为什么不拿这些钱去投入学校基础建设或支持贫困生?

其二,大学不能像跨国公司那么管。跨国公司是企业,它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物质产品及其生产者,其管理方法就主要是“量化”管理。大学是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它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生产精神产品、传播知识的科学家、教育家,它是难以量化的。

由于教学水平、教学质量难以量化,于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年我们就着重考核科研。无论教师考评、晋升,都只看“科研成果”,使教师、教授们难以安心教学。其实,科研同样是难以量化的。所谓“重科研”,也是只看项目、著作和论文的数量,项目来源、发表刊物和出版社的级别,并不考虑真正的学术水平。并且往往是由学科外,甚至学术圈之外的一群人来判断。请问:土木专家能评判出经济学家的水平吗?但我们就是用这种方法评职称、评成果、评项目,于是大家就把精力放在找评委划圈圈、拉关系上了,大学校园的风气岂能不变坏?

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那就是“自由才有真竞争,强制必出假成果”。大学有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于学术自由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只有让教授们获得充分的自由,有尊严的生活,他才能迸发出具有创见的思想和观念。自由宽松之中自然蕴涵着一种微妙的竞争机制。但凡有一点学术良知的教授,总会希望自己能够超越前人和同事,提出某些能够对科学、思想有所贡献的成果的。假如在此之外强行加入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引入以羞辱为主的伪竞争机制,那真正的学术竞争必然会遭到扭曲,所得到的往往是学术泡沫,或者干脆去学术造假。

学问不是“压”出来的,学术成就不是规划和考核出来的。以拼搏的精神去追逐一个看得见的目标,是有可能做出成绩的,但那不是科学研究的常规。科学发现是不能计划的,创新成果、特别是原创性成果往往是看不见或难以预见的,计划的方法必将难以奏效,人们无法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去规划一个互联网。大家都知道科学史上发现“日心说”的哥白尼,难道有人规划、计划他去研究“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如果我们的教授们天天填各种“申报表”,写应付考核的“论文”,而不是静下心去自由创造和探索,能出真正有用的成果? 大学教育要“科研教学互动”,如果真正的科学成果出不来,教学又怎么能搞得好?

其三,大学不能像跨国公司制造标准化产品那样培养人才。中国大学教育的症结在标准化教育,即以考为本的“应试教育”。标准化教育导致两个主要恶果:第一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第二是培养的学生素质差,不能适应社会。

国外对大学生录取都是综合性的考核,他们用“学分制”培养有个性和特长的人,而我们则相反,我们用标准化的考试让学生进来,然后再用“学年制”、按照统一的程序一个个把他们制造出来。其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我们把“三级学位制”中的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混用了一个培养模式。

我认为,在办学思想上,大学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一定要“错层培养”,或者叫“分层培养”,从“学问”二字上进行概括,那就是,本科阶段主要是“学”,研究生阶段主要是“问”。在“三级学位制”中, 本科学士阶段的培养目标应是打好专业基础;硕士阶段的培育目标应是学会如何做学问;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应是学会如何做好学问。

何谓“本科”?所谓“本”,《辞海》中的解释主要是“草木的根基”和“事物的根源”。所谓“科”,则主要有程度、等级的解释。综合起来理解,“本科”是大学教育的一种根基性的教育层次,它是大学生存发展之“根本”。本科教育只能是为绝大多数同学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实践或少部分同学迈入研究生教育而打好坚实的学科基础。但近年来,我们用所谓的“创新教育”把本科教育的“基础”功能给“漂亮”地削弱了。创新,本不错;能创新,当然好。但作为培育目标,本科也强调“创新”,那研究生、博士生干什么?教授、导师们干什么?哪有那么容易的“创新”?没有扎实的基础,拿什么去创新?没有学会“走”,就想急于“跑”,行吗?本科生要讲“创新”,也主要只是体现在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

研究生本是“在研究中学习的学生”。但我们像培养本科生那样培养研究生,我们的研究生课程太杂、每门课的课时太多。如此下来,研究生还能有多少时间自己去学、去问,去研究、去实践?研究生的选题,往往是依赖导师课题,提不出自己的选题,更少见有人敢于对一些科学的本质问题提出挑战,做一些探索性、风险强的课题。研究生往往是不会写、写不出学位论文的“摘要”,文献综述与正文两张皮,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结合不好,逻辑结构不顺,缺少思想与科学洞见。据统计,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已培养了100多万研究生,发表了那么多的论文,做了那么多的课题,但我们在国际科学技术的排名并没有提高。难道不正说明,我们的标准化培养模式有问题?记得哈工大校长王树国曾经说过:“我是研究智能机器人的,想的是把机器变得越来越趋向人,所以我对把人变得越来越趋向机器特别敏感。”他的话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

我们培养的许多学生素质差,不能适应社会。我们讲素质教育,但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难道只是唱歌、跳舞、绘画、弹琴?真正的素质教育,要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要培养学生的人格独立和精神健全。这是人类发展的目的,也是万业之本、创造之源。因为学生素质差,不能适应社会、不能创业谋生。国家建设需要那么多人才,但我们的学生大都只愿意拥挤在大城市,不愿去中小城市,更不用说到边疆、农村去。难道这只是学生的责任而不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总之,我认为,大学不是跨国公司,大学不是生产企业,大学不是工厂农村;教师不是工人农民,教育家不是企业家,不可计量的脑力劳动不是可计量的体力劳动。大学就是大学,大学教育有大学教育的规律;用管理跨国公司的办法管理学校,用MBA或者用MPA的思路去管理大学,焉能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焉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焉能有世界一流大学?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0&ID=92459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