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中国经济学和世界前沿水平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qingyouduz:

今天看到网友的一篇文章,欢迎大家踊跃发表高见!

作者声称:
从整体上说,中国人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及其关系的理解还没有达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准,整整要落后500年(因为就连自然科学方面的科学精神都还没有建立,那么从自然科学中借鉴其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更是步履蹒跚);对自由市场制度及其运作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理解还远没有达到亚当斯密时代的英国人水准,整整落后220多年;就经济学职业圈子来说,整体的经济学知识水平还达不到马歇尔时代的水平,也就是达不到马歇尔时代职业学者的经济学训练和研究水平,落后整整一百年;即使是国内较好的研究圈子,其训练大约也止于萨谬尔森时代的经济学,落后整整50年;即使在国内经济学研究最为前沿的团队,熟悉的理论和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大约是70-80年代,大约落后25年;如果你已经在国内接受最好的教育,自己也已经开始跟踪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潮流,即使如此,大约也要落后国际研究10年,因为你今天看到的文章大部分是3年前写就的,因为在一流刊物上发文章平均要等待3年甚至更长,而这些文章的思想可能成型更早,而且当你读懂人家的文章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新的探索了,前后的时间差大约是10年。
科学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没有民间科学了,经济学也一样。没有严格的训练,就根本谈不上做研究,不要拿亚里斯多德和孔子时代来说事。道理很简单,只要是科学,它的知识必定在时间上是可积累的,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对于年轻的学子来说,如果要走学术的道路,要极力避免的事就是“还没有出厂就遭淘汰”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最好早早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越早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定位越好,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现在还在校园的莘莘学子们,不要担心现在学术环境,唯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最为前沿的理论,国内大部分文章都可以不要看,大部分的杂志都可以不要读,当然还要少上BBS。你们不是和现在的老朽们竞争,因为你们的市场在将来,只要你们不要沾他们的坏习气(抄袭、一稿多投、不求甚解、自吹自擂、坐井观天、沽名钓誉、不识时务),你们在竞争中的致胜之道已经确确实实掌握在你们手中了。


qingyouduz:
 
该文作者似乎过于悲观了,本人认为中国经济学与世界最前沿的差距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大。虽然今天在一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能确实是诺干年之前写成的,但这段时间决不会太久。因为国外的各类经济学期刊汉牛冲栋浩如烟云,不可能都供求紧张到统统要等上3年时间。另外,看看nber网站,和美经济学年会网站就知道,许多论文在正式发表前,都会以讨论稿paper的形式在网站上公布,常常就在成文后的三个月之内。并且,经济学领域的每个细分领域和专业,能在学界引起创新的个人,无论古今中外都少之又少,因此,只要密切关注自己所研究领域的少数专家学者的最新成果,其实并不很难直达领域最前沿。当然如果仅仅笼统地说,想对经济学前沿的所有理论成果都了如指掌,那的确难以做到,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过,本人相信,除了经济学的入门学者,没有人会试图做个熟知经济学所有分支学科的全才。本人主要关注发展经济学的新近进展,可惜的是,已经很久没有看到重磅力作了。除了战后短暂的繁荣之后,发展经济学已经在低潮徘徊好多年了。

至于该文作者“科学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没有民间科学了。没有严格的训练,就根本谈不上做研究”的观点,本人也认为值得商榷。
本人认为:严格的科学训练仅仅对科学天才以外的人物才是必要的。只有那些并非天才但又由于种种原因需要从事科学研究以谋生或自娱的人(如本人),才迫切需要严格的科学训练,以便以勤补拙,为科学大厦增添块砖片瓦;而真正的科学天才是不需要此类训练的。
虽然,绝大部分数量的科学成果都是由并非天才的科学工作者创造的,但各学科划时代的创新成果通常都是由少数科学天才完成的。事实上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题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篇末连引文索引都没有,无论当时还是今天看来无论如何也难以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只不过,当年的爱因斯坦幸运地遇到了大名鼎鼎波普尔主编。
一个得到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的事实是:过多阅读别人的著作,常常会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抹杀自身原有的创造性。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真正原创性的开拓工作,是前无古人的,除了思维方式认识论等基本的科学哲学外,很难说现有的知识积累会对重大理论创新有影响。
仔细研究当代经济学许多新领域的创立者,如斯彭斯,阿科洛夫,科斯等等,创新更来源于一种独特的视角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所谓的知识积累。


重大理论发现和创新其实是严重依赖于科学天才的,可遇而不可苛求。
经济学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吴忠超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一文重写道: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他不发表狭义相对论,则在五年之内必有他人发表。其实当时洛伦兹和彭加莱已经非常接近这个结果了。可惜洛伦兹无法挣脱旧的时空观,而彭加莱又主要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因此只有眼光敏锐、思维深邃的爱因斯坦担任这项历史任务。值得提到的是,当时洛伦兹已是世界闻名的物理学家,彭加莱是法国首位数学家,而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连中学教员的职务都找不到,借助朋友介绍才在伯尔尼专利局任一名职员。
他接着说,如果他不在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则人们至少得等待五十年。这个估计是非常合情理的。广义相对论是狭义相对论和引力论相结合的成果。它的一个实验基础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的自由落体实验,即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的等效性。但是为了充分阐释其物理含义,人们等待了三百年之久,也就是等待到广义相对论的发现。所以若不是爱因斯坦,再等待五十年是很有可能的。
我们在浏览爱因斯坦文集第六卷时,就可以看到他所进行的多次不成功尝试,这是人类理智的蹒跚学步。
他的方程如此难解,以至于他在这些计算中,使用的只是一个近似解,所依赖的主要是他的无比的物理洞察力。


以下是引用crock的发言:

作为经济科学普及落后的一个小例子(远不能说明落后)。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某某写了一篇文章,自以为是旷世的发现,说要申请“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这种举措本身就可以知道,作者的信息是何等的闭塞,诺贝尔奖可不是国内的所谓的“***奖”是要申请的。我本人也见到过类似的文章,看了文章之后,丝毫没有感觉可笑,而是感觉异常的悲哀:作者无异非常执著而有激情,这刚好可以跟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幼稚与无知形成最强烈的对比。而且比这种幼稚更为可怕的是,作者完全陷进对自己的“理论”的偏执的地步,根本已经不能接受任何对他理论的挑战。这当然是一个悲剧,而且不仅是个人的悲剧:那些占有优越的办公条件,拿着数额客观的科学基金,有着耀人的头衔的学者不潜心学问;而偏偏那些信息闭塞、缺乏交流、在现实生活中颠簸流离的低层江湖学者却要试图从中寻求精神寄托;可是偏偏江湖学者的寄托却是建立在虚幻和无知的基础之上?到了这种地步,无论是有没有人指出他的无知,也无论他自己相不相信自己的无知,都已经是一个悲剧。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将这个悲剧变成喜剧的方法不是颁给他诺贝尔奖,尽管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大的喜剧了。


以下是引用crock的发言: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他的学习曲线比较陡峭(学的快,例如在大学拿到博士之前的30年),到了年老的时候,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就会下降。一个社会(或者一个时代)也是类似,在处于知识的急剧引进的时候,社会的学习曲线就比较陡峭(知识进步更快),例如这十年来的经济学;在封闭或者处于知识前沿的社会(时代)知识进步可能就比较缓慢(有时候也有很快的进步例如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前沿国家也进步很快,但是引进国家可能更快如果能顺利引进)。那么可以想像,如果在年轻的时候遇到社会学习曲线比较陡峭的时代,无疑是幸运的,你学的快,学到的东西也多,也能使学术生命比较长,这叫生逢其时;如果年轻的时候遇到社会学习曲线很平坦,那么学到的东西就少。不幸的是,年轻的时候社会知识进步很慢,但有可能等你年老学习能力下降的时候,偏偏遇上社会知识进步很快的时代,那么就不得不面临年轻一代的挑战,这也许可以叫生不逢时。80年代以后的中国的经济学发展大致符合这个图像。其中注定有一代人或几代人要承担这种代价。对于某一代人而言,他遭遇的悲剧是:当他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老师讲萨谬尔森的《经济学》还是前沿;但当他毕业的时候,本科生都开始学范里安的《中级教程》了(至少硕士如此);当他到了要评职称的时候,《高级教程》已经不新鲜了;他要当博导,他的博士却要学MWG的《微观理论》(目前国际通用博士课程教材)。不夸张地说,有些学生还没有毕业,他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结构就已经过时。你想像过这样的困境吗?一个企业,当它的产品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市场上的流行的产品就已经比它先进了,还没有生产,就已遭淘汰。这是一种代际的不公平,有非常复杂的原因,许多人是其中的受害者,是无辜的。但是对这种时局的两种态度却使人高下立判。高尚的学者能在这个时候主动让贤,竭力地推动学术进步;相反,一些不智之士却十分恋栈,试图处处阻挠整个社会的知识进步,阻挠知识的引进,恨不得年轻人学到的东西比他还少。


qingyouduz:

其实只要定期认真研读相关英文文献,追踪经济学前沿最新进展应该不会太困难。
不知众网友高见如何?


nonrandom:
 
我赞成第7楼的看法,作为一个希望从事学术工作的学生来说,科学无国界应该是我们的理念,我们可以说我们的教育制度落后多少年,可以说技术落后多少年,但不能说理论落后多少年,因为只要你肯学,最先进的理论就在你手边。


yangtao110:

补充一点,最前沿理论的出现都是靠自己创新出来的,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只有永远落后。


qingyouduz:
 
毕竟海龟越来越多,没理由不相信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无所不在的网络更加缩小了地球村的距离。

如同五六十年代,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促进了发展经济学的空前繁荣一样,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必将再次为经济学提供新鲜内容。

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


heartsoul:

中国的经济学是挺落后的,但是我们的学习还是要从亚当斯密开始的


sunqjy:

我想我们国家在经济学理论方面与外国的差距主要还是在理论创新上,没有理论创新的中国经济学永远也只能跟着别人的屁股转.而要理论创新就必须有相应的鼓励穿新的体制,这才是我们真正缺乏的东西.


huangliang:
 
本人认为没有差这么多,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应用大大改善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加上近年来的教育系统的年轻化也使得我国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缺的是经验。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先进,但是高效的教育没有跟上。用的教材比较老,但相信不久的将来情况会有很大的提高。楼主,你也不能太悲观的看待这个问题


继续讨论: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0&ID=55286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