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民工荒的经济解释”之商榷

lemomy兄的帖子“民工荒的经济解释” [见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9&ID=59759]鄙人仔细看了几遍,但就鄙人愚见,有些地方还有代商榷。鄙人从未进过经济学课堂,因而完全有可能纰漏百出,还请方家批评指教。

其一. “有人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农业税确实减轻了农民负担,降低了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是民工荒的一个导火索。”不知道是引用有误还是lemomy兄理解有误,小生以为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是农民外出打工能挣到的最大可能收入,如果把外部工作环境看做静态的话,那么这个机会成本是不变的。从上下文看,也许此话改成增加了农民打工的机会成本更合适。

其二.对第一代和第二代民工的定义,小生以为有待深究。首先,我个人理解lemomy兄的意思是第一代民工似乎已经基本退出了劳动市场,而事实恰好相反,我以为第一代民工(按lemomy兄定义)依旧占劳动市场半壁江山,他们的年龄一般在35-50之间,而在中国这一代人应该是劳动市场主力。而且随时间的推移,第一代民工本身发生了分化,有的本身成了雇主,有的劳动技能和素质得到很大提升(从干中学角度考虑),当然也有的本身素质没有得到提升。

其三. “家庭规模较小,承担的赡养负担较重,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较第一代民工大的多。”小生以为,这里机会成本一词依旧用的有些问题,机会成本大约指从事某项工作而放弃的最大可能收益。而从该段出发,说实话,我的确看不出这里的“机会成本”具体指什么,指赡养费用吗?那就不是机会成本,因为不管打工与否,赡养费用是一定存在的。同时,这不能成为其要求工资高的理由,要求工资高就意味劳动者素质高,给雇主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在市场经济下,工资取决与素质而不是劳动者本身的要求。

其四. lemomy兄认为,第一代农民素质低于第二代农民,鄙人持保留意见。诚然,第二代农民接受的教育多一点,在“干中学”进程接受知识学习技能的速度快一点,但是第一代农民经过时间的推移,本身发生了结构变化,甚至第一代农民本身分化成了两个群体,正如在“其二”中提到的,劳动技能得到提高的群体,素质完全有可能大大超过第二代。

下面,小生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认为,民工本身分化为两个群体,第一群体素质较高(不妨称为A群体),随经济发展已经不满足生存,他们的要求提高到“生活”。第二群体(不妨称为B群体),由于素质没有得到改善或处于“干中学”初级阶段(后者主要指第二代民工中学习能力较差者),对工资不可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分化为两条S1,S2,分别指A,B群体的供给曲线,见下图中,较高位置的供给曲线为S1。而劳动需求方却没有注意或故意忽略两者差别,需求曲线D依旧维持原状。于是,劳动市场决定的价格为D和S2交点,对于A群体来说,不可避免的造成失业。
第二,农业负担的减轻使很多B群体民工选择回家务农,因为相对来说,他们的务农机会成本较小,这造成S2左移,而A群体机会成本较大,供给曲线的移动较小。另外,正如lemomy兄所言,不仅如此,当前我国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民工就业机会增加,也会进一步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供给。同时,需求方依旧保持原有工资水平不变。这样也造成民工荒的一部分原因。
一时想到的也就这么多,还请大家指教。小生以后打算在此思路上完善,以此写篇论文。另外,由于WORD有些问题,不能画图,图系用写字板画,不好在一张图中表示,也无法标符号。还请大家将就着看。


浏览图片及参与讨论: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9&ID=61061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