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为什么大学生忙于“考证”?

 

 

近年来,社会上各类能力证书考核的培训市场出现了需求旺盛、价格上扬、供给扩张的现象,与国内大部分商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形成鲜明的对照。而在大量参加考证培训的人员当中,在校大学生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对此,我们可能要问两个问题。第一,人们为什么要考证?答案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多学一点知识总是有用的;二是多一张证书心里踏实。本文的第一部分试图通过两个简单的模型,对这种朴素的观点作出一些经济解释。第二个问题是,在校大学生本就在接受令人羡慕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还要去考各种证书?本文的第二部分将从风险规避、筛选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对此作肤浅的分析。


人才资本(Human Capital)投资
参加各种能力证书考核的培训班或自学相关内容,可视为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的概念源自于"劳动力“定义”的扩大,它不仅是指劳动力的数量和平均技术水平,而且更主要的是指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
从宏观上看,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一国经济增长与其人力资本投资的显著正相关性;从微观上看,接受教育和培养较多的人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也是一条容易接受的一般的平均规律.而另一方面,接受各种培训,参加各类考试将给行为人(不包括那些对所学的东西有强烈的或天生的偏好者)带来负效用,如培训费、报名费的支出,闲暇时间的减少和精神损耗等,这些都构成行为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的成本.
投资成本IC
我们将以上的内容用数学函数表示为.其中 表示某大学生意愿的人力资本存量,即他决定接受的培训和考核的总量;IC表示他为此而付出的投资成本;Y表示他计划的产出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量化为他打算获得一份月薪多少的工作.

 


这个函数的特征是: 。前者表明,当成本IC保持不变时,如果他计划的产出水平提高,那么他要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即MR1→MR2.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想进外企的大学生要比想进国企的大学生考更多的证书.后者可以表明,当产出水平MR1是既定的,如果投资的成本上升了,那么他将减少人力资本投资,即IC →IC1,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当GRE考试的报名费上涨时,许多人推出考试.
当然,用这个模型分析考试"行为"时,有两点是重要的:一是 即通过考证确实学到了有助于能力提高的知识;二是 ,即不要"为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

劳动力市场筛选(screening)
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严重的消息不对称,即大学生清楚自己的能力是高是低,而企业在短期内无法精确识别这一点.在这个时候,各种能力证书将成为企业雇佣劳动力时的筛选机制.
简便起见,我们假定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能力η是[0,1]上的均匀分布,大学生的劳动生产率是能力η的增函数.如果企业随机地雇佣大学生,那么此时它期望的劳动生产率为E0.为了雇到生产率更高的大学生,企业设置一道"门槛",即以是否拥有企业所认可的某些能力证书为标准进行筛选.不同能力的大学生要考取相同证书的成本不同,成本是能力η的简函数.假设大学生被企业雇佣后获取的利益对于能力不同的人是一样的,这个假设至少在期初是成立的,如一旦录用月薪均为3000元.那么此时,OA段的大学生由于成本大于收益,自然淘汰出局.而A1段的大学生经过筛选后为企业录用.于是,企业期望的劳动生产率是E1.显然,E1>E0.说明能力证书有效地实施了筛选,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缺陷.


以上分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们考证行为的合理性.不过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本科毕业的文凭也可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筛选机制.那么大学生为什么还是构成了考证大军的主流呢?不知道下面的分析是否有一定的说服力.
第一,大部分人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都是风险规避型的,理性的大学生们也不例外.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在中国是常态.随着近年来高校以平均每年20%的比例扩招,就业市场上本科毕业生的卖方数量正逐渐变弱.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大学生就有可能通过考试增加额外的人力资本投资.在求职时出示能力证书向企业发出信号(signaling).
年份 93 94 95 96 97 98 99
招生人数 (人) 42145 50864 51053 59398 63749 72508 92225
扩招率(%) 26.04 20.69 0.37 16.35 7.33 13.74 27.19
(资料来源:参考书目[3])
第二,文凭和证书哪个更有效率."有效率"在这里不是指企业在雇佣大学生时是看重他的文凭还是证书,这个问题在下一点中讨论,而是指文凭和证书的考核机制是否能帮助企业有效的甄别一个大学生真实的能力.众所周知,中国大部分高校采取的是"严进宽出"机制,即利用高考严格选拔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但是一旦入学后,只要按要求完成应修学分,就颁发毕业证书.而对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的努力程度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社会上各种能力考核则相反,采取了"宽进严出"机制,即只要缴足培训费和报名费,就可以接受培训和参加考核.但是最后要获取证书则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况且较底的通过率反而激励人们更努力地学习,因为这个淘汰的威胁(threatening)是可信的.因此,仅从激励和监督角度看."严进宽出"可能是低效率的.不过,从现实中看,持有高校文凭但能力较低的大学生毕竟是少数,并没有出现"柠檬原理"类型的市场失败.所以企业在雇佣大学生是大多先考虑他的文凭.而那些既有文凭又有证书的大学生就更易获得好的工作,因为他们被认为是获得了"严进严出"双层筛选的成功.

第三,高校与社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社会上各种能力证书的考核大多是应用导向型的,即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专门培训后,能迅速的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操作.这可能是证书受到一些企业认可的主要原因.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复杂,从世界范围看,不同国家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实际应用为导向,即本科生阶段并不进行艰深的理论教学,而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量本科生中挑选一部分作为研究生重点培养.这时才开始高水平的理论教学.第二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理论研究,凡是进入高等学校的大学生,都要接受系统艰深甚至有写学究的理论教学.这可能是德国人严谨传统的表现之一,也有可能是造成这种严谨的原因之一.第三类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综合培养为导向.与我们日常所说的全面发展有些相似,比如说一个学习物理学的人还要会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那么中国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什么?应该是什么?这确实不是很好回答的问题.不过涉及到个人,那些侧重于应用的大学生去"考证",可以看做是对高校实践教学相对不足的一种补充.

也许有人会说,许多大学生去考证并没有系统清楚地进行思考,更多的是出于Animal Spirit或由于"羊群效应".那么为什么Animal Spirit或羊群效应会促使大学生考证呢?主要还是以上分析的一些原因促使人们的行为,因为即使信息有时是离散的,非系统的,它还是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并作出理性的行为.
当然,决定是否要求"考证",是运用超边际分析求角点解;而一旦决定"考证",如何处理好课内课外,生活学习的关系,则是用边际分析对有限的时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参考书目:
欧阳明,袁志刚,1998,《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谢识予,1997,《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寇宗来,2001,"宽进严出的竞争效率",载《复旦经济评论》创刊号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