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博弈问答台]“共同知识”的那么多“知道”有必要吗?

猪头非:
 
“共同知识”是博弈论中与信息有关的重要概念。它的定义极富哲意:“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所有参与人知道……”
可是,那么多“知道”,有必要吗?


qingyouduz:
 
所有环节缺一不可,否则博弈推论无法进行。
所以,共同知识假定是博弈论的软肋。


猪头非:

呵呵
为什么要无限扩展下去呢?
“知道”的数量非常多时
有什么推论上的价值么?
我有个同学认为:三次扩展足矣

 

walter:
 
共同知识的另一种等价的定义可以不用到这种无穷扩展。一个事件是某个状态下两个人的共同知识,当且仅当这个事件包含了一个含有这个状态的自明(self-evident)事件。
 

sungmoo:
 
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2&id=46441&replyID=194498&star=1&skin=

博弈论中凡非common knowledge的信息(不能将know“无限进行下去”的信息)都是private information。

曹操走华容道,就是因为诸葛亮拥有比曹操更优一阶的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如果诸葛与曹拥有的是common knowledge,则两者会形成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玩石头、剪子、布的两个人谁会赢?谁拥有更优一阶的私人信息,谁就赢。如果其中只有common knowledge,则会形成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猪头非:
 
呵呵
这个定义简约而不简单
“自明事件”也有比较深的内涵
那么多“知道”虽然罗嗦,但比较形象
当然,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结论是:必要。
比较形象的理解来源于Gibbons《博弈论基础》中文版4-5页关于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的分析。Gibbons说得浅显易懂——共同知识定义中的无限扩展起码在这个方面是必需的。大概每剔除一次,就要有三次扩展。
关于共同知识的正式定义,可参见Aumann(1976)"Agreeing to Disagree",是一篇小文章,下载地址是:http://down.efnchina.com/view.asp?id=7706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5-1-20 15:20:00的发言:
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2&id=46441&replyID=194498&star=1&skin=

博弈论中凡非common knowledge的信息(不能将know“无限进行下去”的信息)都是private information。

曹操走华容道,就是因为诸葛亮拥有比曹操更优一阶的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如果诸葛与曹拥有的是common knowledge,则两者会形成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玩石头、剪子、布的两个人谁会赢?谁拥有更优一阶的私人信息,谁就赢。如果其中只有common knowledge,则会形成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拥有common knowlege-->形成混合纳什均衡,是在原博弈没有纯策略均衡的前提下吧?


sungmoo:
 
如果不如此(知道之知道……)定义common knowledge,如何定义纳什均衡呢?

博弈论分析的前提是,博弈的结构(三要素)对所有参与人来说是common knowledge。
 
纯策略均衡难道不需要common knowledge吗?只要我们认为均衡指的是纳什均衡。

 

猪头非: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5-1-20 15:33:00的发言:
纯策略均衡难道不需要common knowledge吗?只要我们认为均衡指的是纳什均衡。
 


呵呵
当然需要啊
我想讨论的不是是否需要common knowlege的问题。如果不要这个概念,就如你所说,很多东西没法定义、很多结果没法实现。但问题是,应该怎样定义,里面的know无限扩展下去是否有意义。其实你的第一篇帖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博弈论中凡非common knowledge的信息(不能将know“无限进行下去”的信息)都是private information。”——这句话很精辟了。我只是补充:具有commom knowlege-->混合均衡,是在原博弈没有纯策略均衡的情况下;如果有纯策略均衡,就会出现:具有common knowlege-->纯策略均衡。当然,如果你不是把纯策略均衡看作混合策略均衡的特殊情况的话:


以下是引用walter在2005-1-20 17:34:00的发言:
版主,我还不太明白“三次扩展”是怎么得到的
 


呵呵,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对不对。
在重复剔除劣战略的过程中,博弈双方(比如A和B)必须对到达哪一步,或者说实时的博弈结构达成共识。仅以A剔除劣战略为例。
第一次,A是理性的,剔除劣战略(B没有行动,就不考虑“B是理性的”了)-->A改变了博弈结构,并知道了结构的改变。
第二次,B知道A是理性的(同样,B第一步没有行动,就不考虑“A知道B是理性的”了)-->也就知道了博弈结构的改变
第三次,A知道B知道A是理性的-->A确定此时的博弈结构已经达成共识,从而可以进行第二次剔除。
而每一次剔除都要建立在前一次剔除完成的基础上,也即这些扩展是不断积累的。
至于A和B都剔除,情况可能就没这么简单了,但基本的思想应该是不变的。


jugojl:

呵呵. 这个用我的话说 共同知识 就是
当这2个推导关系存在的时候就可以了(即 那无穷个知道和这2句话等价)

A知道STH==>B知道(A知道STH)
B知道STH==>A知道(B知道STH)

注意是这2个式子是 BE DEFINTITED TO BE 对的.

以上两个式子和

A知道STH,B知道A知道STH, A知道B知道A知道STH. 3个陈述句子 的存在 相等价.


博弈论的软肋. 第二楼说的是比较直观通俗的说法, 但如果把那无穷个知道转化为这2个式子, 其实应该说成是 当式子循环多次时人们还有没有那个精神去把 "===>" 认为是真的.

我的个人意见.
 


猪头非:

以下是引用jugojl在2005-2-3 16:08:00的发言:
呵呵.这个用我的话说共同知识就是
当这2个推导关系存在的时候就可以了(即那无穷个知道和这2句话等价)
……


呵呵
我还是不同意你的这句话:
================================================
以上两个式子和

A知道STH,B知道A知道STH, A知道B知道A知道STH. 3个陈述句子 的存在 相等价

================================================
这三句话并没有体现出内在的因果关系或是某种逻辑推演关系
仅仅是几种不同状态的罗列
它们之间是相关的,还是独立的
我们不知道(即使知道它们内部存在逻辑关系,也不等于知道了逻辑关系是什么)
所以似乎不能直接设定它们相关
我们只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证明它们的相关关系的存在性进而相关的形式(在没有更多条件的情况下,这个似乎不大可能)
一是以它们的无关性作为起点,来推演出其他的状态(就像线性无关的基向量组合为其他向量一样)
如果开始就假设有相关关系,就无异于外生假定了“自明事件”的存在,而这就是定义本身,也没必要再证了。
呵呵

 

2005-02-03 19:26:23 猪头非
呵呵
我始终觉得你的前提设定有问题
初始的几句话并没有体现出内在的因果关系或是某种逻辑推演关系
仅仅是几种不同状态的罗列
它们之间是相关的,还是独立的
我们不知道
所以似乎不能直接设定它们相关
我们只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是证明它们相关(在没有更多条件的情况下,这个似乎不大可能)
一是以它们的无关性作为起点,来推演出其他的状态(就像线性无关的基向量组合为其他向量一样)
如果开始就假设有相关关系,就无异;>


2005-02-03 19:37:25 philoblue
这个。。。 你怎么定义“无关”。或者说, 比如我现在说了一个语句 A。。。,B。。。,C。。。, 你说A,B,C 他们的共同存在, 这“存在”有没有什么关系


2005-02-03 19:38:55 philoblue
说到底还得参考 逻辑学什么的。

不过我还是认为, 你作为陈述说出了A,B,C 其实可以就立刻建立了6种推导关系。 换句话说, 等于理解有:
如果有A,则有B
如果有B,则有A
如果有A,则有C
如果有C,则有A
如果有B,则有C
如果有C,则有B


2005-02-03 19:39:11 philoblue
说到底还得参考 逻辑学什么的。

不过我还是认为, 你作为陈述说出了A,B,C 其实可以就立刻建立了6种推导关系。 换句话说, 等于立即有:
如果有A,则有B
如果有B,则有A
如果有A,则有C
如果有C,则有A
如果有B,则有C
如果有C,则有B


2005-02-03 19:39:53 philoblue
另外 ===》 并不一定表示因果关系


2005-02-03 19:39:53 猪头非
呵呵
我就是这个意思
几个现象的同时存在并不意味着几个现象必然同时存在


2005-02-03 19:40:16 philoblue
???


2005-02-03 19:40:22 philoblue
几个现象的同时存在并不意味着几个现象必然同时存在???


2005-02-03 19:40:20 猪头非
==〉
这个符号我看作存在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

2005-02-03 19:40:36 philoblue
那前一个“同时存在”到底是什么


2005-02-03 19:41:06 philoblue
内在的。 这个形容词怎么定义,表示什么意思


2005-02-03 19:41:05 猪头非
呵呵
前一个同时存在是历史、现象层面的
后一个是逻辑层面的

2005-02-03 19:41:22 philoblue
明白了


2005-02-03 19:42:08 philoblue
按照你的说法,那么你只能接受唯一的一个假设起点了,然后用===》 去推,那你 推的的新内容 所包含的“内容”必然是越来越少了


2005-02-03 19:42:42 philoblue
但是, 我们那3句话,显然不能是“唯一的一个假设”,他是有3个独立的陈述部分,有3个假设


2005-02-03 19:43:19 猪头非
呵呵
我理解为三个客观状态的集合

2005-02-03 19:43:38 猪头非
仅仅是三个状态存在而以

2005-02-03 19:44:05 猪头非
至于它们有什么关系
没有更多的条件来说明
我们不知道

2005-02-03 19:48:23 猪头非
另外
还有一个网友认为
知道的层次越多,对参与者的“远见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所以B知道(A知道)和B知道(A知道B知道A知道)的推导机制并不一样

2005-02-03 19:50:17 philoblue
刚才下去送我表弟坐车了


2005-02-03 19:50:44 philoblue
如果你要说 “仅仅是3个状态”的话,那根本就没有任何推导可能存在了。


2005-02-03 19:50:40 猪头非
也就是这些推导机制本身的相关性我们也无法证明
所以,一方面,要一直“知道”下去
另一方面,等价定义中的“自明事件”是个非常强的东西

2005-02-03 19:51:29 猪头非
呵呵
我认为在不定义自明事件机制的情况下
本来就不能推导

2005-02-03 19:52:14 philoblue
“另外
还有一个网友认为
知道的层次越多,对参与者的“远见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所以B知道(A知道)和B知道(A知道B知道A知道)的推导机制并不一样 ”

我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不过==》就是==》,一个符号而已,只是 在不远 和 很远两个情况下 该符号成立与否不同

 

2005-02-03 19:53:22 philoblue
换句话说,你把==》定义为只能是狭义的 推出 内含事件 的关系。 而如果外生定义==》号,那么该定义本身就是 定义了一个自明事件


2005-02-03 19:54:12 philoblue
偶觉得这个应该 在数理逻辑里可以找到比较完整的 相关答案吧


2005-02-03 19:54:07 猪头非
是的
前提是存在推导机制
除非定义这个机制(自明事件)
否则从状态的存在性来看,似乎得不出机制的存在性


2005-02-03 19:55:15 猪头非
如果状态的存在性就能说明机制的存在性
那也就没有必要再外生定义“自明事件”了
呵呵
这是我的理解

 

林帝:

其实“共同知识”并不象我们想像中的那么不符现实,我们作出模型者是作为第三方出现的,如果作为局外人的我们都知道的信息(即共同知识),难道身临第一线的博弈双方会不知道吗?所以共同知识具有相当程度的广泛性,在大多数场合都可以设定为“共同知识”。


sungmoo:


以下是引用林帝在2005-2-27 21:02:00的发言:如果作为局外人的我们都知道的信息(即共同知识),难道身临第一线的博弈双方会不知道吗?所以共同知识具有相当程度的广泛性,在大多数场合都可以设定为“共同知识”。

 

“共同知识”是这样定义的吗?
设定什么为共同知识直接影响博弈的结构。
就一个博弈而言,其博弈树对于所有players来说是common knowledge。

 

林帝: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5-2-28 14:40:00的发言:

“共同知识”是这样定义的吗?

 


当然不是这样定义了,上面的分析只是从思维方法上简略地说明共同知识存在的广泛性,在大部分场合并不是一个过强的条件。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2&id=53257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