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关于土地财政的一点想法

“以地生财”是当前地方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这种财政来源一方面是为地方政府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却造成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巨大侵害。而且由于近年来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土地价格的不断上升,城镇居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住房压力。对这种土地财政的行为结构,不仅是理解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逻辑,而且是导致当前居民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不断尖锐的重要原因。

1、以地生财的政策逻辑。
在分税制后,大而稳定的税种被收归为中央税或共享税,而地方政府的税源往往较小且不稳定,征收成本也较高。随着90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而逐步建立起土地“征收+批租”的生财之道。通过低价征收城郊农村土地,垄断城镇土地一级市场,地方政府将农地转用的级差地租收益完全获入囊中。而且地方政府将这部分收益又大量地投入到基础设施的修建,这一方面可以实现大量的投资,从而拉动地方GDP的快速增长,很容易地体现出政绩;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城镇土地价格,可以从土地征用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这种土地财政构成了当前地方政府行为的重要逻辑。

2、土地财政造成的社会扭曲。
一是对农民利益造成巨大侵害,城乡关系恶化。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广泛认同,无需赘述。
二是造成产业结构的扭曲。这是因为,地方政府为吸引税源而拼命压低工业地价,而为了能够从土地批租获利又大幅度抬高商业和住宅地价,以弥补工业低价出让的损失,这导致工业成本与商务成本和生活成本之间的巨大差别。这自然也导致工业用地与商住用地结构上的不均衡,在市场条件下,这时工业企业会转变土地用途,通过开发商品房来实现土地套利。但当前在中国土地转变用途依然需要经过政府的审批,这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工业企业的土地套利行为,但这种套利的空间仍然存在而且利润巨大,为此工业企业就会通过大量地占用工业用地,将这种隐性的土地收益先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以等日后有条件时兑现。这就是当前工业企业大量圈地的原因。而这种低价工业用地,高价商住用地的状况,会继续加剧工业低成本扩张的趋势,而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的服务业却难以发展,同时严重地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产业结构必然会发生扭曲。
三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财政收支有重要的再分配功能,土地财政也会造成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当前的土地财政,会导致三方面的贫富分化加剧。一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化。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财富,其权益被大量损害后,自然会导致农民的贫困化。二是不同职业的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房地产、私营企业主以及拥有大量房产者收入暴涨,而大量居民仅有一点的收入增加也被巨额飞涨的房价给吞噬了。三是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化。现在已的35岁以上的人群大部分已在住房改革之前已拥有了一套或几套房屋,而当前35岁以下的人群,特别是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人如果仅靠自身的收入已是难以购入房屋了,这不仅造成财富代际差距扩大化,而且会严重影响新增劳动力人群的工作热情,从而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效率。

以上分析,特别是土地财政的产业扭曲效应和贫富分化效应,需要更加严格的实证分析。仅供大家讨论!

(注:以上内容如需转载必须先经得本版或本人同意,特此声明!)


参加讨论请到: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7&ID=90204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