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伟大的预言——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一书

  蹩脚的经济学人总是爱充当预言家,由于抵挡不住各种诱惑,许多知名的经济学家也禁不住要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预测。当辅之以强大的计量经济学工具之后,预言的冲动更变得难以克服。真的存在能显示未来的“水晶球”吗?显然是没有的。然而,精巧神奇的人类智慧有时仍然能够对未来施以极其准确的判断,这源于异乎寻常的敏锐洞察力,几近令人窒息的缜密分析,以及细致入微、丝丝入扣的大胆推断。Lewis Letovsky Lorwin(洛文,1883-1970)显然是这样一位神奇的预言家。这里介绍、品评的正是他的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iquenc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洛文是1930年代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和劳工问题专家,坚持民主观点,主张资本主义改革,支持罗斯福新政。令人惊叹的是,作为洛文的代表作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实际上写于上世纪30、40年代之交,却在很大程度上准确预见到了二战的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变化。中文版为1944年商务的程希孟译本,此时二战仍旧尚未结束。该书的中、英文版本现均已稀见,承蒙学界高人阎京生先生(令人汗颜的是,阎先生并非经济学圈子中人),将该书重新编辑、节选,刊载在《战争史研究》杂志之上(与国内高水平的经济学刊物一样,它也只能以ISBN形式出版)。

  在很多人还对纳粹主义是否对人类文明具有实质性威胁报以怀疑的环境下,洛文凭借当时非常有限的材料,冲破纳粹宣传的烟幕,进行了极为出色的高水平研究工作。这种高水平的研究,显然是现今从事世界经济的一些学人所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说是望尘莫及。个人认为以该书的水平,商务对其重译,甚至仅仅再版并选入世界学术经典译丛都不为过。洛文的预判力丝毫不亚于凯恩斯对巴黎和会后果的预判,其伟大程度完全能够与之相当,然而人们对前者所知却甚少。

  洛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中对民主主义与纳粹-法西斯追作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特别着重研究两者在社会经济问题上的区别。洛文的大量预言,为战后缴获的德国外交和财政文件所证实。对研究二战经济、外交和政治史都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反观国内很多世界经济史教材和专著,不仅没有把握住这样重要的文献,而且在相关领域的各个问题上描写得苍白无力,把带有恐怖气氛的真实历史弄得模糊不清、语焉不详。

  国内经济史著述中最严重的两个问题,同时也是相关研究中最忌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想当然”,另一个是“贴标签”。它们都使研究对象简单化、死板化、教条化。具体到二战前和战时德国经济上,这两点表现得很明显。

  1929年开始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影响到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的各国。传统上将罗斯福新政视作美国意图摆脱大萧条困境的必然改革措施,也是最为成功的应对策略,而将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作为经济理论上对危机的自然回应。虽然从细节上说,这样的解释因为遗漏了大量信息而太过粗略,但从总体上而言不算错。但是,不少人将希特勒纳粹主义在德国掌权后的一系列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等量齐观或相互比拟,这就太想当然了。

  产生这种观念的根源在于,把希特勒推行的一些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政府投资、以工代赈相混淆,特别是希特勒主张的大型公共工程。然而,这其实是希特勒当时能够欺骗和迷惑德国人民的惯用招数。这种伎俩已经被洛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所识破,居然在今天依然能够留有市场。

  至于纳粹军国主义的经济和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到底有什么区别,不妨大家还是去阅读洛文本人的著述。它一定会引人入胜使你欲罢不能,读完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这里仅举一例,纳粹主义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具有很多的农业色彩,“生存空间”理论正是这种农业色彩的集中体现。纳粹主张一种自耕农制度,这是希特勒能争取到农民支持的一个幌子,却与我们一贯对德国战前经济的定位存在落差,使我们无法一目了然地加以直接理解。因为教材的具体介绍与教师的课堂讲授,将当时的德国经济定位为“容克地主”和卡特尔、康采恩垄断组织混合的一种形态。其实容克地主集团的大本营主要在东普鲁士,那里属于粗放型农业,而德国西部和南部地区则属于精耕细作的商品农业区,两者是根本不同。

  关于纳粹政权如何将魔爪伸向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甚至曾经支持过自己上台的工商业集团,将其一步步纳入到自己侵略扩张的战时军事经济的道路上来,为整个世界带来无穷的祸患与灾难,洛文在书中有着分门别类的精细说明。洛文还准确地分析了德国将如何控制、支配和奴役被占领国家与民族的各项具体手段,与历史的发展惊人的一致。值得中国读者注意的是,除却花大量篇幅分析纳粹德国的经济策略,洛文还专门研究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亚太地区的经济动因,将会使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步骤有更清醒的了解。

附:全书目录(黑体字为《战争史研究》选录部分)

第一篇 纳粹的背景
第一章 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血统神话”
二、德意志(日耳曼)民族的统一
三、极权主义国家与个人
四、寡头与领袖
五、理论与实用的能动主义
第二章 德国的经济组织与政策
一、纳粹政纲的“二十五点”
二、世袭的农民
三、农业自治团
四、农村定居与农场劳工
五、工商业自治团
六、卡特尔
七、价格的规定
八、对外贸易的统治
九、自定经济与经济设计
十、劳动的分配与投资的管制
十一、利润的限制与投资的管制
十二、劳工阵线
十三、德意志式社会主义?还是国家指导的资本主义?
第三章 德国的新帝国主义
一、地缘政治与“生存空间”
二、大空间、大民族、大强国
三、德意志主义与国际公法
四、军国主义的经济
五、德国的“世界使命”

第二篇 民主的背景
第四章 民主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民主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
一、放任主义(自由经济)与古典经济学
二、组合资本主义与社会统治
三、经济的扩展与民主的进步
四、“大萧条”与民主主义的危机
五、有组织的资本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
第六章 世界关系中之民主概念
一、自由主义式的民族主义与自由贸易式的国际主义
二、民族主义式的民主主义与经济帝国主义
三、1914年前的国际均衡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四、国际联盟的兴起与衰落
五、“新国际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篇 如果纳粹获胜
第七章 “欧洲新秩序”
一、从“中欧帝国”到一个德意志式的“新欧洲”
二、欧洲的“大空间经济”
三、纳粹统治下的欧洲贸易
四、以德国马克为“最高通货”
第八章 纳粹性的世界经济
一、欧洲的自足经济与世界经济
二、世界贸易的“新体系”
三、黄金的地位
四、德国的经济霸权
第九章 大德意志与轴心
一、意大利与法西斯帝国主义
二、西班牙与大西班牙主义
三、日本与“大东亚共荣圈”
四、殖民地的重新分配
第十章 纳粹对非轴心各国的关系
一、纳粹与苏联
二、纳粹的大英帝国观
三、对拉丁美洲的控制
第十一章 “主宰民族”的世界统治
一、纳粹对未来世界的诺言
二、作今日欧洲主宰的纳粹
三、纳粹能履行其诺言吗?
第十二章 美国在纳粹世界中
一、美国对轴心国物资的依赖
二、轴心体系下的美国贸易
三、纳粹与美国的冲突

第四篇 如果民主各国胜利
第十三章 欧洲联邦
一、泛欧洲运动与白里安主义
二、各民主国何以不能团结欧洲
三、各种欧洲联邦新方案
四、少数民族与文化自由权
五、区域联邦与欧洲联邦
第十四章 自由主义派对世界秩序的建议
一、恢复自由贸易
二、联邦
三、国际联盟的改进
四、国际警察武力
第十五章 劳工与社会主义者之目标
一、英国工党的方案
二、“左派”各集团的和平目标
三、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与共产主义
四、美国劳工的立场
第十六章 民主派的世界设计
第十七章 英国与世界改造
一、英国的经济转变
二、英国的选择
三、英国与一个新欧洲
四、大英帝国与世界秩序
第十八章 美国与世界民主主义
一、美国民主主义的潮流
二、美国世界地位的进退两难
三、泛美主义的诸问题
四、美国的战后方案

第五篇 战后调整工作的因素
第十九章 新的经济与社会力量
一、各国的趋势于一种新的世界经济
二、战争所引起的变迁与到和平的过程
第二十章 一种世界“新政”
一、新的“十四点”
二、世界新政之组织
三、美国的当前任务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6&ID=47921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