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重估新经济

 

生产率并不是一切,但从长期来看,生产率几乎就是一切。一个国家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几乎完全依赖于这个国家提高它的人均产出的能力。
------保罗。克鲁格曼

九十年代比尔。盖茨地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曾经扬言:“只要网络电脑卖出一台,就给我打电话。”之后是互联网的狂潮,微软的诉讼。今天,中关村路边的广告牌上曾经张贴新浪、思科大幅广告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芯片、主板、惠普的打印机和东芝的笔记本电脑。经济社会的一轮循环结束了,下一轮循环又开始了。

早在计算机出现的五六十年代,就有人预测,即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要进入信息革命,并还会迎来生物革命。随之而来的是七十年代的滞涨,80年代美国的高赤字和高利率,直到九十年代,1991年因特网开始产业化,互联网开始兴起,美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人们开始欢呼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个个新的概念抛了出来,所谓数字经济、信息经济、非物质经济、高技术经济、后工业经济、新经济、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裸体经济、知识经济等等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华尔街》杂志刊文称:“就算最悲观的分析家也认为,微处理芯片和因特网正在改变一切。”

《财富》文章作者声称:“计算机芯片已经改变了我们,至少像内燃机和电子马达一样。”

有人说互联网改变了当代的经济生活方式,菲利普斯曲线不存在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观念、思维方式已经不能解释出现的种种现象。有人规劝格林斯潘回到校园重温经济学的课本。连巴菲特也放弃了多年的投资原则,开始购进网络股。

一时出现了许多伪经济学家,比如有一个叫孙健的,写了一本《网络经济学导论》,自称发现了网络经济学的三大原理,什么主观资源的有限性与客观资源无限性的矛盾,有效信息不灭定律与边际效用递增规律,互克性定律,墨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马太效应等等。

出现了一批教材,所谓《网络经济学导论》、《知识经济学》等,而这些作者都不是研究经济学的,相关的文章也出现在管理学的杂志上。这是因为当泡沫破裂,一些人以为经济规律已经失效了,抓紧时间炮制新的理论,最终这些学术垃圾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一起破灭,不过是肥了一批书商和剪刀加浆糊的江湖学者。

还有人预测美国股市的价位应该是三万点,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应了一句老话,“都是让钱烧的’,金钱使人丧失理智。

经济学家也有点丧失理智,《美国经济评论》、《欧洲经济评论》每年一本的Papers and proceedings,1999、2000每期都有讨论新经济的文章 。而网络泡沫破灭以后,这些文章都不见了。经济学家又开始讨论经济学的传统问题:衰退和增长。

泡沫是会存在的,那是凯恩斯说的兽性冲动,也是西蒙有限理性的个人非理性一面的流露和显现。

过分的悲观和过分的乐观都是因为缺乏历史的眼光。当我们把目光放远,就会发现在生物的演化过程中,人类的历史只是其中的最后一页;而在人类的演化中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只是一瞬而已。

要了解互联网对人类的意义,一个方法是将我们的眼光投向历史,去看看那些过往年代的伟大发明曾经怎样改变了人类。

文艺复兴以来,金钱取代宗教登上社会生活的中心舞台,人丧失了对神和上帝的敬畏。而当人类每一次面对前所未有的事物时,都会显示出她不理性的一面,人类不止一次以为自己成了世界的主人,可以超越自然的规律,经济的规律。而这恰恰反映了人类的无知和非理性的一面。这曾经发生在法国的大革命,也曾经发生在苏联的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

在人类历史上互联网决非独一无二的,他和1830年代发明的电报有许多共同点。电报可以说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也大大降低了交流的成本,增加了经济中的信息流动。但它并不改变传统智慧。


一个社会发生根本变革的条件是它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工业革命使人类第一次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并且是资本成为历史舞台的主人,而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带来如此深刻的变化,它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就像蒸汽机、内燃机、电灯、飞机曾经做到的那样,还有那些更早更伟大的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轮子和火。
经济史上一些重大的技术革命,如铁路、电力、汽车,都曾经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也因此改变了社会结构、组织形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都可以称为新经济。电力、汽车、电话等旧技术的特点是多少一经验作为基础的,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却完全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网络只是一种工具,它与蒸汽机、电力设备、汽车等没有什么不同,它降低了交易成本。经济的核心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包括信息成本和激励成本。机器降低了生产成本,而电脑、电话降低了交易成本。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存在所谓的新经济,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无数次的新经济。当汽车进入家庭,我们有了新的交通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新经济。电视进入家庭,我们有了新的娱乐方式,也可以称之为新经济。每一个重大的创新出现,进入应用,从而带动经济进入熊比特长波上升阶段,我们都可以宣称进入了新经济,并因此欢呼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满怀憧憬,为之陶醉,最终失望,破灭。在淘金热中,在美国铁路建设的狂潮中,每一次都有泡沫,而泡沫破灭以后,尘埃落定,主体经济的基座真正显现,经济又确实取得了进步。

这证明了经济是内生波动的,也证明了推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进步而不是人力资本投入。

是否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再也不会出现1972-1995年间曾经出现过得上产率下滑,通货膨胀,预算赤字以及商业循环?

事实上,不管新经济叫什么,它的核心是互联网,所以叫互联网经济倒更贴切。但是正像计算机的出现没有取代书本和印刷,手机的出现也没有取代固定电话,网络也。。。。。。因特网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就像蒸汽机的出现,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并不因此就使现有的经济规律失效。

规律也许会改变,也许他并不存在。但是假如它是存在的,那就不能被人为地消灭,如果违背它、无视它,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找到纷繁芜杂的社会表象后的更深一层的联系。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同:管理学主要描述现象,提出假说,而经济学则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解释这些现象,建立模型,并进行计量检验。

新经济是个含糊的字眼,它可能掩盖了我们真正要探讨的问题。在惊叹或是沮丧的同时,要透过眩目的词汇和概念找出并探讨真正具体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时提出正确的问题。

这里我把经济学家的争论归结为三个问题:
1.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是否加快了?
2. 这种增长是否能够持续?是周期性的还是趋势性的?
3.生产率增长与信息产业的关系----------这种增长有多少是来自信息产业—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半导体芯片和互联网,多少来自资源的配置,规模经济,如果主要来自于信息业无关的其他行业,即传统行业,就是新经济。

为避免混淆,凡是生产率增长均指劳动生产率即人均产出的增加,除去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增长,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首先要知道总产出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测度的主要困难在于信息产业,服务业等部门的产出无法精确确定。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经济学的增长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增长。

我们使用的基本的方法是Solow(1957)的框架,即从总产出的增长中扣除资本和劳动的贡献,剩下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当进行增长核算时隐含的假设是:完全竞争,技术不变,规模报酬不变,按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定价。索洛最早用这种方法测算美国经济增长发现资本和劳动只能解释美国经济增长的20%,后来的Denison,Joansen等人重新进行测算,当调整了投入的资本和劳动的质量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大大减少。今天的经济学家已经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从80%一点点刨剩到20%。丹尼森认为影响单位投入产出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再配置、规模经济和知识进步。

用增长核算的方法研究新经济最有名的研究有三篇文章,都发表在2000年的《经济视野杂志》上面。

第一篇是Oliner&Sichel的文章,他们利用美国经济分析局(BFA)和劳动统计局(BLS)的数据,从美国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除去资本的贡献、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提高的贡献、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贡献,得到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如下:1974--1990是0。33%,1991--1995是0.48%,1996--1999是1.16%.然后他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了分解,构造了一个三部门的模型:计算机、半导体和其他行业。通过分析此模型的稳态性质,得出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三分之二是来之计算机和与之相关的半导体行业。由此认为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信息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更广泛的应用,而且这种增长是可以持续的。他们后来的另一篇论文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同一期上Robert Gordon则持有较为悲观的看法。Gordon把新经济定义为1995年以后的信息技术生产率的加速和互联网的发展。因为计算机价格过去的五十年一直在下降,所以”新经济”一词必定意味着过去几年中有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Gordon对计算机的价格按质量进行了调整,劳动投入的计算考虑了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他发现在计算机、半导体和耐用品制造行业发现了生产率的增长,但它们对于国民经济中占88%的其他行业影响甚微。这些行业虽然在计算机和相关设备商投资很大,但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事实上下降了。Gordon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归于周期波动,考虑了劳动投入的调整成本,当产出增加时,劳动并不同比增加,这显示生产率增长超过了趋势,他认为这是暂时现象。Gordon把这次的技术进步与19世纪末的大发明相比,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不列颠,时间是1760--1830,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很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美国和欧洲,时间是1860--1900,这是电、内燃机的革命,结果导致了1913--1972年间生产率的迅速增长。作者的问题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有可能引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吗?它可以和19世纪末的大发明相比吗?Gordon得出了否定的答案。认为美国的制度造成了信息产业的繁荣,但并不能使美国摆脱失业和通胀的循环。产出的增加主要来自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和互联网的应用,但互联网只能被发明一次,互联网给消费者提供了福利但没有使网站盈利(它们主要依靠风险投资)。因此这种加速是不可以持续的。

后来的研究者指出Gordon可能是把上下游厂商的投入产出计算错了。上游厂商利润高了,下游厂商的利润就低了。并且有许多东西比如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是无法计量的。Gordon关键是去掉了生产率的增长趋势。

比如《美国经济评论》2001年五月份的一篇文章,“Do we have a new economy?”声称1995年后生产率增长达到每年三个百分点。这里作者认为:90年代的商业周期将生产率水平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对生产率的增长则并无影响。所以及时去掉趋势劳动生产率增长仍然增加了1。6个百分点,发现有0。6个百分点来自计算机、通讯设备和软件的资本深化,0。2个百分点来自计算机硬件制造的生产率提高,1。0个百分点来自其他行业商品和服务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那些是使用计算机更多的行业在信息技术投资更多的行业生产率增长更快。除去信息技术的投入效果,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加速,这可能部分来自信息技术造成的革新,部分来自不相关的革新。与Gordon不同的是他们发现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大部分来自服务业比如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其中批发零售业1995年以后生产率增长加速了4个百分点。金融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在九十年代也有了回报。那些更密集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业1989--1999年间生产率增长更快,并且1995年后加速了50%。以前的研究发现IT行业对高科技制造行业以外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小。过去五年的生产率增长是结构性的。美国经济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新技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生产率不仅仅来自信息产业,不然无法解释这种现象没有发生在其他工业化国家,因为他们的信息技术也很发达。自70年代中期私人研发的支出就开始增长,互联网的商业应用并非199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70%的信息产品被批发、零售、金融、远程通信行业购买。

同一期上Litan and Rivlin利用前人数据测算了约占总国民产出70%的8个部门,批发零售,政府部门,汽车制造和销售,高等教育和培训,金融部门,非汽车制造业,运输,健康意料。得出的结论:信息业对潜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是真实的;信息产品最大的贡献可能不是在电子商务领域而是传统行业;可能降低消费者选择的交易成本,而不是提高生产率和降低价格。

William Nordhaus同样利用经济分析局和劳动统计局的数据,但使用了一种新的不同的度量方法叫做“良好度量产出”。只研究产出度量相对准确的行业:农业、矿业、批发零售业、公用事业、交通业、制造业。然后考虑那些与新经济增长无关的传统行业。Nordhaus设计了一种新的技术已确定纯生产率的变化.是不同行业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平均,它的结果显示三年之中纯生产率的增长超过了总产量的增长。比如商业劳动生产率增加是3.2个百分点/年,而纯生产率的增长是3.6个百分点。 进一步运用基于福利经济学的观点生产率测度方法以度量平均生活水平的增长。这种理想测度方法结果比传统测度方法结果要更高—从 1978到1998年间每年要高3个百分点但在最近几年只是略微的高。由此, Nordhaus找到与以前的研究相反的证据,即认为近年的生产率增长只发生在计算机行业 。对这三种产出概念(总国民生产总值,商业部门,良好测度的产出)来说96--98年的三年间传统经济劳动生产率的加速 0.64 percent for overall GDP, 0.91 percent for business output, and 1.16 percent for well-measured output。由一般的加速是因为新经济,但即使除去资本深化以后生产率仍然加速了.在1996到1998这三年间,批发和零售业生产率的增长超过了耐用品制造业. 但Nordhaus提醒批发零售业的数据不完整也不太准确。同样,数据显示建筑和服务业在这期间表现不好很可能是因为可疑的价格指数。这正是他把这些行业从测度良好的产出指数中去除的原因。Nordhaus得出结论说虽然信息产业今年生产率有了加速,但传统行业的生产率也有了增长。Nordhaus后来把同样的方法运用于1996—2002年的数据,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虽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我还是想尝试着回答开始提出的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第一个问题,经济学家的意见出乎意料的一致。不同的作者的数据来源、处理方法、分析框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都承认在1995-1999年间发生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加速。Robert Gordon那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加快了1。35个百分点,Jorgensen&Stirol那里是1。01个百分点,Oliner&Sichel那里是1。05个百分点。孤立的看待这些数据是危险的,主要我们应该看趋势。下面我们列表对比了不同作者在不同场合测算的生产率增长数据,可以发现在1970年代生产率增长有一个减速,80,90年代有上扬,95年以后则有了明显的加速。

主要的争论在后两个问题。从1999-2002年,美国经济经历了衰退,但并没有显出生产率增长的放缓。美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调整从70年代就开始了,研发的支出也是。所以说Gordon似乎错了。9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奇怪计算机的出现为什么没有推动生产率的增长,而现在人们问的是这种加速是否是可持续的。有很多理由认为信息革命刚刚开始,过去五年中美国的g公司研究与开发的支出每年增长率达到11%,这意味着创新会继续。目前上网人数只占世界总人口的6%。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只占总人口的35%。美国制造业只有1/3的厂商利用互联网结兴采购和销售。技术的传播遵循一种s型的路径,刚开始很慢,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迅速传播。对计算机来说,处于曲线的中部;而对互联网来说,则处于曲线的底端,这意味着他马上会进入起飞阶段。并且互联网仅仅是目前正在进行的三大技术革命之一。和燃料电池技术,基因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它可能创造比前更加强有力的长波。

关于第三个问题,关键在于非计算机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无加速?是否都是由于信息产品的使用引起的?最近在行业层次上的研究证实了服务行业(金融批发零售都是信息产品的购买大户)生产率提高了。厂商层次的研究正在进行,我们期待更进一步的结果。

我最终的结论是----美国经济的确进入了一种新经济。参照罗斯托的理论,美国已经进入了高额消费的阶段,而日本等国还处在工业经济的后期。也可以说美国已经进入了信息经济,而日本等国正处于过渡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要有一个停滞阶段。这是1970年代美国发生的事情,也是今天的日本正在发生的事情。

美国这种生产率的增长时可持续的,并且主要来自信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那么为什么日本和西欧没有出现这种持续增长?

答案是----这两个经济还没有准备好以充分利用这种信息技术。这部分是因为互联网最早发生在美国。互联网的产生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美国70,80年代的停滞恰恰是在培育这种需求,整个经济在进行结构调整,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一旦信息技术足够成熟,他就会被迅速投入使用,创造出巨大的生产率。而欧洲和日本没有做好这种准备,互联网传播到那里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打个比方:一颗火星落在干枯的草原上,它可能成为燎原之火;而当他落入了石阵之中,则会静静的熄灭。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更有利于美国这样的经济的发展。

这是为什么?答案应该从制度来寻找。因为美国和西欧有着相似的文化,与日本有着相似的法律。(美国的文化来自于西欧,日本的法律是美国的占领军颁布的,美国异于这两者在于制度。)

让我们重新来讲述这个增长的故事。可以设想,对于一定的文化和制度,存在一种稳定的增长速度。在熊比特长波的下降阶段积累的技术进步在上升阶段才能被充分能利用,二战以后,美国的生产从军工转向民用,而战时被压抑的需求也被解放出来,供给和需求二者共同决定了美国战后二十年的高速增长。对西欧和日本来说,战后重建所造成的巨大需求和美国的援助结合所创造的高速增长是向稳态的一种过渡。到了七十年代二战以来积蓄的增长潜力已经耗尽了,经济进入了一种稳态,石油价格的上扬只是一种巧合,至多是一种诱因。回忆Solow模型,当经济进入稳态之后,人均资本是不变的。在这停滞的过程中,美国和西欧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西欧和日本的高福利与美国的更接近自由资本主义的体制形成了对比。美国的制度更有利于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而这在信息时代是重要的;正如合作和团队精神对于工业经济一样。

希望可以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丰富和验证这里提出的假说。

Barro&Sala-I martin 1947-1973 1960-1989
1.4% 0.4%
AER2001 1980-1995 1995-2000
0.88 2.31
Gordon 1870-1913 1913-1972 1972-1995 1995-1999
未调整的 0.77 1.60 0.62 1.79
对计算机的价格按质量进行了调整,劳动投入的计算考虑了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 0.47 1.08 0.02 1.25
Oliner&Sichel 1974-1990 1991-1995 1995-1999
0.33 0.48 1.16

References
DeLong, J. Bradford. 2001. "Do We Have a ''New'' Macroeconomy?" U.C. Berkeley (March). (accessed April 30, 2001).
Gordon, Robert J.(2000) "Does the ''New Economy'' Measure Up to the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Pas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4(4), pp. 49-74.
Jorgenson, Dale W. (20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U.S. Econom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 pp. 1-32.
Nordhaus,William D.(2001)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the New Economy.” NBER Working Paper No. w8096,January 2001
Oliner, Stephen D., and Daniel E. Sichel.(2000) "The Resurgence of Growth in the Late 1990s: I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tor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4(4), pp. 3-22.
Romer, Paul M.(199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October), pp. S71-S102.
Jonathan Haskel,1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 6 September 2000,“Productivity and the New Economy: Who Disagrees and Why?”
“The beginning of a great adventure” Sep 21st 2000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available at <http://www.economist.com>

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12625&ID=30745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