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诚信的价格(附讨论)

古人云:“无信不立”。诚信是人性中最优良的品质之一,它是人类大智慧的结晶,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财富,应该是无价的。无价也往往被认为是免费的,而经济学家的信念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物质利益主导人们的经济行为,无价的诚信的缺失似乎就是必然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产品市场上的“假烟假酒”,资本市场上的“股市黑幕”,体育比赛中的足球“黑哨”,政府公务人员的腐败,乃至学术腐败,种种不诚信行为的报道不绝于耳;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不能幸免,美国的“安然事件”以及其后的安达信、环球电信等连锁反应造成的损失绝不少于“911事件”带来的损失。我们发现这是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

一、诚信和诚信的价格

诚信的缺失带来的损失不仅如此,诚信是交易的前提,没有诚信,就不会发生交易。当一个人发现市场上有很多人不诚信,而他又不能区分诚信的人和不诚信的人时,他就不得不放弃交易,从而讲诚信的人也被牵连了,最后市场消失,资源不能有效配置,整个社会的福利遭受损失。可见,没有诚信,市场就不存在,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不诚信绝不是市场经济的过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想交易的人就必须甄别哪些是讲诚信的人,哪些是不讲诚信的人,或者讲诚信的人将自己和不讲诚信的人区别开。而这一切都是要付出成本的,有时成本还很高,这个成本就近似诚信的价格。

对诚信的价格进行分析的难点在于如何定量。可是,在某些具体情况下,诚信是可以定价的。例如:在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某银行要求被同意接受的毕业生在三方协议书中注明:“如毕业生违反本协议,赔偿用人单位——某银行——人民币2000元整。”这2000元就是毕业生在这纸协议中诚信的价格。类似的情况还有预付定金等。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对于不同品牌的同种商品,通常会倾向于名牌,尽管名牌的价格会高出许多,在商品的单位价值比较大、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一般认为这种比较高的价格是对名牌商品质量的认可,但实际上,这类商品的质量在购买之前往往是无法检验的,消费者实际上只是相信了厂家对名牌商品质量的承诺,所以,这个高价是对厂家诚信的支付。而支付中高出一般价格的部分就是消费者购买厂家诚信的价格。

二、“合意的不诚信”

不诚信并不总是坏事。例如前面提到的例子,如果毕业生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其收益比原来多2500元,足以弥补2000元违约金的损失,还有500元盈余;而银行获得2000元赔偿足以弥补再次招聘带来1500元费用,甚至还有节余500元,对双方都有利。而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实际上增进了社会福利。我们称这种不诚信是“合意”的。虽然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作为或不作为,但是,在事后与相关当事人协商一致并接受相应惩罚的不诚信,我们称之为“合意的不诚信”。

那么“合意的不诚信”是不是真的不诚信呢?我们发现,“合意的不诚信”是对诚信的补偿机制,不诚信者通过对其不诚信行为所危害的当事人进行必要而充足的补偿弥补了其不诚信行为的损害,实际上是维护了“不诚信”者的诚信。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按当初的约定行事,在事后进行了相应的补偿,我们一般还是认为他(或她)仍然是有信誉的人,但是这种诚信是有代价的,那么不诚信者甘愿接受的惩罚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诚信的市场价格,而不论这种惩罚是经济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

诚信有了价格就形成市场,并且可以通过交易实现社会福利的增进。但是,总是有人利用别人对他的信任有意欺骗,逃避惩罚,而且对诚信的交易也并不总是符合社会利益的,以上我们称之为诚信市场的失灵。

三、诚信市场失灵及原因

市场机制自动解决诚信问题是有条件的,诚信市场的失灵往往是不满足以下条件造成的。

(一)重复交易。因为在重复交易的情况下,不诚信的行为会使当事人失去以后的交易机会,损失更大。例如,一家在高校附近的饭店,每天都会接待很多学生来吃饭,一旦有人吃坏了肚子,以后就再也不会来了,而且,所有听说这个消息的人也不会再来了。但是,这家饭店在火车站附近就不同了,因为来的客人多是旅客,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了,所以,我们发现火车站附近的饭店卫生大多比较差。

(二)当事人有足够的耐心关心未来。这个条件是对重复交易条件的一个补充,当事人如果想在重复交易中获得长期的利益,就必须有一个较长的预期。如果政府规定学校附近不许开饭店,上例中的饭店明天就要被查封了,店主就没有动机保持诚信。这就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私营经济身份的合法性还不确定时,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原因。

(三)信息传输足够快。如果当事人的不诚信行为不能马上被发现,或者不能马上被所有潜在交易者知道,当事人还会有不诚信的动机。还是上面例子中的饭店,食物的含铅量比较高,但不会被马上发现,或者吃坏肚子的同学默不做声。所以,第三方的验证制度和舆论监督对诚信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发现第三方的验证制度和舆论监督还可以克服一次性交易中的不诚信行为。

(四)受害人有积极性和可能性实施惩罚。在以上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不诚信的行为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市场结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上例中的饭店是高校附近唯一的一家饭店,学生只能在这里吃饭,即使店主不讲诚信,也不能关闭饭店。尤其是这家饭店是某校领导的家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电信和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放松管制之后,以前这些垄断行业不讲信誉的行为越来越少的原因。

(五)对于诚信的交易不存在外部性。满足以上几个条件不仅需要市场自身的机制发挥作用,还需要第三方验证机构、新闻媒体和政府不同程度的介入,但是这种介入都是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的,是市场经济应有之意。可是,生活中却出现大量的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不合意的不诚信,为什么?原来上面的结论是在不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才成立的。而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交易双方会在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基础上达成交易,从而出现不合意的结果。这个问题就出在市场经济的介入者身上——第三方验证机构、新闻媒体和政府。上市公司和其聘请的审计机构之间对诚信的交易就具有极强的外部性,上市公司支付给审计机构巨额报酬,购买审计机构的诚信,审计机构为上市公司做假帐,双方都得利,从这个意义上是“合意的不诚信”,却损害了第三方——股东的合法权益,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是不合意的。

四、对策:克服诚信市场交易的外部性

1、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增加透明度,加强监督,提高被发现的几率,可以减少不诚信的发生。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当诚信具有强烈外部性时,就成为“社会资本”,就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市场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是有一定缺陷的,因此,由政府加强监督,并由新闻媒体配合提高透明度就成为解决诚信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2、加大惩处力度。可是惩罚力度是不能无限度增加的,如前面的毕业生的例子,如果规定违约金是3000元,则“合意的不诚信”就不能达成,对整个社会是一种福利损失。而且,违约金的多少可以有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无须政府太多介入。但是,对有强烈外部性的对诚信的交易,政府可以通过司法介入,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不诚信行为的直接成本,使私人边际成本高于社会边际成本。

3、提高要求诚信度高的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行业准入资格要求,这样一方面稳定从业人员长期从业的预期,另一方面由准入制度造成的“准租金”会提高从业人员的收入,增加未来收入净现值,增加不诚信行为机会成本。

以上的对策的确需要巨大的投入,甚至为了惩罚不诚信者还要牵连一些无辜的诚信者,但是,这些都是为了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并在长期中获得更大社会福利改进必须支付的成本。在美国“安然事件”之后,的确引起了美国公司的诚信危机,产生连锁反映,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这并不能说美国的诚信体系彻底失败了,因为不诚信者受到了惩罚,诚信者虽然暂时受到一些牵连,但从长期来看,有漏洞的制度得到了修补,潜在的不诚信者望而却步,诚信体系得到完善,难怪美国人说:“安然失败了,但市场胜利了!”

总之,只要设计一种制度,使讲诚信的人得到高回报,使不诚信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并尽量补偿受害者的损失,我们期望的诚信就会出现。但是,不要忘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制度是需要成本的,其边际也就是诚信的价格。

李兵 韩冰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原载《吉林日报》2003年5月9日理论版


zqdong   
Reputation Game为分析诚信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框架。
正规的模型使我们可以得到,某些时候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机制激励人们诚信,但是这些机制并不总是存在。很多时候,对于诚信的激励不来自正式的制度,而来自隐含合约中对于合约剩余的分享。经济学家对雇佣合约中的隐含合约研究可以是很好的例子。


chengyu119:   
1楼的东西很不错啊。我认为对于2手车交易中的价格-------昂贵的信誉代价,并不是是唯一的选择,v-Ph>w-Pl 并不是总存在的,我的意思是市场是很容易变化的,之所以会出现1楼的结论,我想是跟市场的类型有关吧,如市场完全失败,市场完全成功,市场部分成功,市场接近失败等。还有一个就是对于海萨尼1973年的结论和揭示定理都表明,信息的对称是关键的,所以最后说实话,说真话成了揭示定理---直接机制的最佳,所以长远看来,市场的规范来次说真话,就是诚信了。
     
 
     
 
rin:   
在市场经济中,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信息弱势方的逆向选择。在信息的优势方,将为了更多的既得利益,而采取了道德风险上的谎言


张全兴:   
城市的诚信或集体的诚信是一种有着巨大正外部性的东西,不诚实可以给个人带来好处,损失却由大家分担,则不诚实的动机就显而易见。这是所谓“public's tragedy"。设想一片草原没有主人(或者是集体所有),草原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牲口多了,草场要退化,集体收益下降,但单独扩大畜群的牧人收入却可以增加。当每一户牧人都这样推理而增加牲畜时,集体收益下降如此之大,所有的人都蒙受损失。要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必须从信息发布和事后惩罚机制上下手,严厉的惩罚将欺诈的期望收益降为负值,信息发布使欺诈者未来的活动受到限制(形成重复博奕)。
    
 
kissyou:   
文章中的分析主要还是来自标准模型的结论,例如:重复博弈,产权,信息传递,动机等,但是,对于外部性的分析似乎还不清晰,尤其是,外部性与其他条件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模型。

这可能是唯一的学术性贡献。
这篇文章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普及一下经济学对诚信问题的学术成果。


参见: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12&ID=34263
(编辑:本力)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