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实践不是检验个人理性的标准

               
 
 hcz@21cn.com   

个人决策是否符合经济理性,不应以事后的结果作为检验标准,因为事后的结果很多不能逆料,但他的决策已经作出必会影响他人。只要事先他认为其决策是符合最大化利益的,那么就具有个人理性。
以下雨打伞的概率事件为例:假定下雨概率超过60%打伞就符合最大化利益,而某人估计概率达70%,如果决策带伞而没下雨,这个决策仍然是理性的(尽管结果不是最大化);反之,如果决策不带伞,虽然结果是最大化的,但决策仍不是理性的。
所以,实践不是检验个人理性的标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实践也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自然科学除外)。
只有演化经济学家才最明白:Power is right !

  
 
 phoenix1st   
 


实践是否有对错之分?---若有,什么可来检验???
这个世界本来就无理性可言,经验积累多了便是理性.
这个世界只有行动,只有存在,只有荒谬.


 毛毛雨   
 

 


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很好标准,但是至少在目前还是最优标准!如果要将标准后现代化,那么就没什么标准了


 hcz@21cn.com   
 


以炒股票为例
如果赚钱了就坚持决策不变,赔钱了就转变决策,
到头来会是什么样呢?恐怕和赚钱了就改变、
赔钱了就不变是一样的。
    
 
 刘晶   
 
 

 


实践检验理性的范围是有所界定的,不是什么都需要实践,也不是什么都必须要实践才能检验。(汪丁丁论述过这个问题,我忘了是具体那篇文章了)hcz举的例子是去年诺奖成果的一个例子借用,好像就是那个买彩票的例子。

不过,提出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可以把理论经济学从黑板上拉出来透透气。下次有劳hcz不吝笔墨,多写一些。呵呵

     
 
 老树皮   
 
 


以下是引用hcz@21cn.com在2003-3-2 1:23:00的发言:
个人决策是否符合经济理性,不应以事后的结果作为检验标准,因为事后的结果很多不能逆料,但他的决策已经作出必会影响他人。只要事先他认为其决策是符合最大化利益的,那么就具有个人理性。
以下雨打伞的概率事件为例:假定下雨概率超过60%打伞就符合最大化利益,而某人估计概率达70%,如果决策带伞而没下雨,这个决策仍然是理性的(尽管结果不是最大化);反之,如果决策不带伞,虽然结果是最大化的,但决策仍不是理性的。
所以,实践不是检验个人理性的标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实践也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自然科学除外)。
只有演化经济学家才最明白:Power is right !
这人估计为70%概率下雨有几回?如果只有一次,是无法检验,如果多次都估计下雨概率是70%呢?是否也无法检验?如果有过这样多次的经历,发现结果不是最大化的,那么检验结果就是70%的下雨概率是不对的,需要修改该人的估计范式。
 


  
 
 wangxee   
 


 
其实这个道理很多人是明白的,最客观的评价是对将考虑因素全部返回到决策发生时的情况进行,然而那需要很多成本,成本大到比制定决策还要大,因为时间的流逝会带走一些客观信息,于是对结果的评判就产生了,因为那是零成本的(虽然那是最不科学的).


假设决策成本为a
假设评判成本为b 那么b=a+c,其中c为资料恢复成本(可变,根据成本的可投入而改变,取的数据与评判客观率成正比).


评判的目的往往为了制造一种约束,促使决策科学.这样就构成一种博弈.
呵呵,这是我凭空想的,不知是否科学?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