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学习经济学说史有意义吗?

关于经济学说史的意义,由于个人的浅薄,我只想从“经济学的试验问题”和“减少研究成本”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

一,经济学的试验问题

经济学的试验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学理论的可重复性问题。2,逻辑推导问题。

1, 经济学理论的可重复性问题。

这个问题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
人们常说到物理学是科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物理学中其理论的可重复性,也即可检验性。那么经济学理论能否也有如此的优点?这个问题也是被吵得乱七八糟。因为经济学里限制条件太多了,讲到了理论动不动就假设,但不假设也就没办法研究了。在一个不完备具备这些假设条件的环境里,使得理论的检验必须要求降低精确度。这就麻烦了,精确度降低到多少“度”时才算是个“度”?何况有的时候在一个假设条件不完全具备的环境里,降低精确度并不能解决问题。
而且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里的经济问题,做实验要拿社会来开刀,试问哪个政治家会那么New B搞一次通货膨胀或紧缩的实验来看看结果如何?所以经济学的实验往往是很被动。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在经济学家们都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试验就已经自发开始了。等经济学家们扑上去的时候,试验已经结束了。
所以,经济学理论可重复性的局限性太大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可重复性里探讨规律,在有限制的检验中得出规律?那就是靠积累经济学的经验,来弥补实验上的损失。幸亏经济的发生都有一大堆数据留给我们好好琢磨,让我们分析实证积累经验。那么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经验”是什么?我想可以把它称为“学说史”,那都是前人积累的经验财富。

2, 逻辑推导问题。

数学有一个天生的优点,那就是具有紧密的逻辑性和行而上的推导,其过程与结果是纯粹性的,因而数学的推导必能得出一个必然性的结果。但是经济学里的推导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结果可以是多个被解释的值或域,因此其严密性大大降低,所以经济学的试验问题常常备受质疑。正是针对经济学的逻辑推导问题,现代经济学已大量地引入数理化的概念来弥补其天生的缺失。
当今主流的学术界倾向于数理实证的分析方向,力避主观的不确定性,使经济学更规范更具有客观地解释力与说服力。
但是任何缜密的推导都是形而上的东西,只有在其中赋予一定的“规范的”(normative)意义,才能成为一门具有解释现象的科学。经济学的推导不可能像数学推导那样的具有纯粹性,做一个实证的分析,也只能是使经济研究的过程近似地具备纯粹性。数学没有必要负担“科学”这个用来解释世界规律意义的任务,但是经济学必须也只能如此才符合其产生的本意。而这些所谓的“规范意义”,正是在以上谈到的积累的“经验”问题。

所以,学习经济学说史的意义,…………自看着办吧。

二,减少研究成本:

学习和研究经济史,能降低我们研究经济学的学习成本,提高收益(福利)。——>正确的废话。

1, 比较优势

每个经济学派都有其自身研究“禀赋”,即各自研究的长处。由于存在学术间的比较优势,那么学术之间的交易(也许称为交流更好一点),有利于整个学术界的收益和福利的提高。因此,学习经济学说史的后果实际上就和国际间贸易交往那样,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学术水平)。

2, 机会成本

一千个人看一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种看法。
各学派理论不一,无非就是其研究经济的视觉角度(方法基础)不一样所造成的。
我们首先假设每个人(各流派)能力、主观意愿等有限性,所以当自己从某个角度去研究经济学某个领域的时候,就不得不放弃其它某些经济研究的视觉角度。这种视觉角度研究方法的放弃实际上就是一种损失。因为,你所放弃的视觉角度会使你失去——有可能获得的某种具有其他价值的理论。开创型研究的成本要大于学习型研究的成本。换句话说,学习其他学派的知识,比靠自己一丝一毫的研究要容易。
所以,别人从不同角度研究经济学,实际上就是降低了以自身的视觉角度来研究经济学的机会成本。

3, 路径依赖

假设经济学的研究中也存在路径依赖问题。
其实,之所以存在“流派”,或“学派”一说,正是因为存在路径依赖这样一个事实,而且各“流派”之所以成为“流派”,也是因为存在对前人的继承性。何况后人的许多创新也是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或框架之上。如果没有建立在前人的框架内,那么就是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
研究经济学说史,实际上就是为自己增加多个路径的选择创造了条件。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讨论一下多路径的好处。

The one hand,我们的世界是个多维度的空间,多路径的解释集总是要比单路径的解释集更能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即使我们是在研究一维的的空间规律,多路径的解释集也比单路径的解释集要全面而客观。或者这样说,多路径的解释集实际上包括了单路径的解释集:当多路径的解释集只存在一个有解,而其它解为“空”时,多路径的解释集等价于单路径的解释集。
The other hand,假设经济学研究在各流派中也存在边际效用递减问题。
每一个学派都会有一个开端,发展,高潮,衰落这么几个阶段。与计算企业的最大利润相类似,当该学派研究的边际效用等于研究的边际成本的时候,该学派达到了高潮。那么学派如何抵制衰退呢?在确定了研究路经中边际效用递减之后,多路经无疑为各学派(或个人)提供了一个选择和借鉴其他学派经验与长处的出路。正如上面“机会成本”里所提到的那样:开创型研究的成本要大于学习型研究的成本——实质上就是减少了经济学人对多路径选择的成本。总而括之,多路径可以减少经济学人对自有路径的依赖,降低经济学研究的路径风险。不然一会儿走进死胡同怎么办?跳出来呗,条条航班通纽约。只不过换个机舱要花点银子而已。
至于他们怎么走,就不是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继续讨论: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57&ID=38955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