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由机会成本说开去

leeleel还是涵养不到家,本来打算在经济学的争论中三缄其口,看到这个还是不得不说几句。

机会成本的概念是现代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汪丁丁曾经把它当成经济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因为它内在的包含了经济学的两个基础性假定--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理性。这些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坦率地说,微观经济学就连边都没有摸到。

现在读书界--我杜撰的词--很浮躁(当然转型期不管什么界都浮躁),一个表现就是过分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批判意识,而这个批判意识又不是当初马克思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时候的批判,李常之写《鲁迅批判》时候的批判,也不是当初毛泽东说“批判的吸收”的时候的批判,--这些“批判”的意思和“文学批评”的“批评”是一个意思,强调要弄懂、评价--现在谈“批判”,可能是经过了文革的大鸣大放大字报,这两个字常常被理解为反对和攻击,或者文雅一点,叫做“叫板”。

阅读也好,生活也好,工作也好,都需要有怀疑精神,不能迷失了自我,但是一味地怀疑,过分强调自我,实在也不是一件好事,过头了就是钻牛角尖。实际上在倡导怀疑精神的呼声高涨的同时,还有人提出了读书要“同情”,大致说来,强调的是首先要学习,要体会人家的思想。提出这种思想的人很了不起--因为我的份量不够,所以我请了他来帮忙--他就是陈寅恪。

陈寅恪绝对是一个独立特行的人,对中国现代学术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反对,他的学问--二十门外语,《柳如是别传》是在他双目失明的情形下口授的,我就不多说了。当年他被视为史学的旧权威,郭沫若是新权威。敦煌的卷子出来了,为了打倒旧权威,新权威等就垄断这些新材料--史学中新材料是价值不可估量的宝贝--可是到现在把东西拿出来比试比试,还是那个旧权威厉害。这样一个大学问家提出要“同情”,很能说明问题。

还有一个,也了不起,当然和陈老比差很多,就是女作家王安忆。她曾经在一篇写给中学生的文章里,提出读书的第一原则是信赖。这篇文章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被迅速地淹没了,但是我觉得她很了不起,难怪这么多年了还不倒。

说了这么多,我的核心想法是,首先是好好读书,然后才能谈得上讨论,谈得上批判,谈得上争鸣。不要一开始就争论基础性概念--这个等实在学好了,回过头来再谈不迟,首要的问题是好好理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含义。

强调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另一个理由是,我们必须尊重传统,尊重前人的智慧。基础理论不能不经过必要的步骤就拿来直接解释现实问题,不是理论的错,是使用理论的人的问题--一点要拿个钳子当起重机,谁也没有办法!现在写在教科书中的这些基本知识,是几个世纪以来很多学者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能过分前人的智慧,不要以为以前的人都是傻瓜,或者新古典经济学家都是傻瓜--现在的很多批评常常给人这种感觉--他们提供的工具、提供的思路、提供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那个故事再讲一遍。徐复观在国民党内少将高参的位子不要了,从熊十力学习。熊十力要他看《王船山文集》,然后写读书笔记。后来徐复观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给熊十力。熊十力打开一看,都是--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和王船山商榷的东西。熊十力骂人:船山先生那么多好的东西你不看,专挑他不是的地方看,这样读书怎么会有出息!
--骂得真好!后来徐复观成了新儒家的一个重要代表。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57&ID=31890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