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关于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简单综述

qimans:


以下是本人博士论文文献综述的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版本,刚刚完成,很不完善,请大家多提意义,也希望对大家的研究有点启示吧。
——————————————————————————————————————————-
关于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一个简单综述

Qimans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310027)

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问题直接来源于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但是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模型虽然可以分析城乡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却不能解释为什么人口和经济活动会向城市聚集,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而经济增长理论着重于探索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但新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注意到知识外溢性所导致的经济活动在空间的聚集、以及空间聚集对于加速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前者是经济增长如何影响城市化方式的问题,而后者是城市化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的问题(Black and Henderson,1999)。而这两个问题也构成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命题的重要内容。

聚集经济(或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城市生产报酬递增是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Rosenthal and Strange (2003)指出这类外部性至少在三个维度上存在:产业范围、地理维度和时间维度。产业范围指在一个地区或城市里同类产业内部或者不同产业之间存在外部性规模经济;聚集经济效应在地理维度上的重要特征就是它与空间密度正相关,且随着空间距离的扩大而迅速减弱。时间维度是指聚集经济效应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而从微观经济主体的层面,可以归纳出聚集经济产生的六个来源:投入品共享(Input Sharing)、知识外溢(Knowledge Spillovers)、劳动力市场汇集(Labor Market Pooling)、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s)、消费(Consumption)和寻租(Rent-Seeking)。Duranton and Puga (2003)则进一步将上述聚集经济的不同来源进行了理论上的抽象和归纳,指出不同来源的微观机制可以归结为:共享、匹配和学习等三种机制,为城市聚集经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清晰的微观理论支持。

目前在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研究中涉及到三类重要模型:外部性模型、“中心—外围”模型和超边际模型。外部性规模经济和知识外溢性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也是城市聚集经济的核心。在Black and Henderson(1999)的模型里,城市由厂商和政府(或土地开发商)二类主体,模型中假设每个劳动者就是一个厂商,而一个城市只有一个政府或土地开发商(land developer)。为进一步考查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城市体系的形成,模型假设城市是专业化的,即每类城市只生产一种产品,可以先假设整个经济中有二类商品:中间品1和最终产品2,这样城市也分成两类,但每类城市可以有许多个城市组成,他们是互相竞争的。在引入了城市土地市场的空间均衡和城市政府(或土地开发商)的竞争均衡,以及第2类城市的生产函数和城市之间的贸易平衡和劳动力迁移平衡等条件后,通过引入动态的代际增长模型,Black and Henderson(1999)分析了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及实现“平衡”增长的基本条件。上述模型是在发达国家已实现城市化的背景下建立的,它并没有考虑城乡之间的差别。在二元结构下,将其中的一类城市改变为农村或农业生产函数,然后进一步考察其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个对发展中国家更有意义的模型。

与传统城市模型的外部性外生给定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不同,Krugman(中文版,2000)的新经济地理模型(New geography economic model)试图以单个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为基础,通过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将外部性内生化。Krugman(1991)指出当制造业的厂商选择了某个地区,他们将会雇佣当地居民并在当地消费,从而创造出前向和后向联系;这样,更多的工人、更丰富的多样化和实际收入的上升,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工人来到这个地区;而为了减少运输成本,更多的厂商也会选择进入该地区,从而形成一个自我增强的循环。Henderson(2003a)将NEG模型和城市经济模型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类模型的几点重要区别之处。

杨小凯(1998)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化的超边际的城市化模型。在一个经济中假设有三种产品i=1,2,3,其中产品1、2为工业品,由于工业品生产所需的土地较少,所以工业品生产者可以集中住在一起或者分散居住;产品3为农业品,其特征是生产中需要很多土地,所以任何一个生产产品3的人与邻居的距离会较远。通过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对分工模式的自主决策,由文定理,可以得到4种分工决策结构:完全自给自足模式为A,只在二种工业品之间的分工模式为P1 ,只在一种工业和一种农业品之间的分工模式为 P2,完全分工模式为 D。由进一步的分析可知结构 P1的交易效率永远低于结构 P2,所以在不完全分工时只出现P2 ,并且没有城市出现;在完全分工结构D 时,交易效率最高,且城市出现(杨小凯,1998)。Yang and Rice(1994)将这个模型拓展到有4个产品的情形,目前这类文献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选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建国以来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导致的城乡分割和城市化严重滞后问题;第二,改革开放后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化引发了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第三,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基础的不断完善,以及从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城市化带动的产业和消费升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建国初期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为实施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中国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其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供生产积累(特别是农业积累)来投资重工业。对于重工业优先战略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叶裕民(2001)做了十分出色的研究。这种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导致了十分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即在相当程度上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和高度依靠中央计划体制的城市经济(Sachs、胡永泰、杨小凯,中文稿,2003)。从而造成了中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和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贫困地区的生产队尝试实行家庭责任制开始,中国逐步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伴随着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崛起、国有企业的改革、出口贸易的大幅度上升、以及小城镇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开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广,中国的农业产量和粮食供给日益充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农业内部所需劳动力,二是农村非农就业,三是向城镇的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转移(周其仁,1997a)。农村的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向“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转移,由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价的土地投入,导致了早期乡镇企业的低成本,并得以迅速繁荣和兴起。以乡镇企业和集贸市场为依托,小城镇大量兴起,但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造成了聚集经济收益的损失,影响了经济增长效率(王小鲁、夏小林,1999,Au and Henderson,2002)。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农业工业化和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了中国产品市场的发育,也改变了城市发展所依赖的传统的计划配置的基础,促进了城市国有企业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但与产品市场相比,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改革相对因难得多,其发展也相对滞后,这对中国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构成了重要的影响。

土地要素 土地要素的产权规定和配置方式,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其中土地征用市场特别是农地征用制度,是目前城市化加速进行程中问题最突出和矛盾最尖锐的。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非农用地与农村农业用地的巨大级差地租,这种国家垄断的征地机制,刺激了政府经营土地的牟利冲动,从而导致近年来侵害农民利益的“圈地运动”、政府土地寻租行为的不断涌现和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暴涨,进一步减弱了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动机,阻碍了城市化进程,也导致了经济增长效率的损失。

资金配置 中国的资金配置体制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资金配置中的结构性扭曲、效率低下和易受政府行为干预的弱点仍然没有完全克服,从而影响了城市化和经济增长。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资金配置也由完全中央控制的再分配机制向多渠道、多层次的分散配置转变,但由于中国目前企业资金剩余和居民储蓄都在不断增长,但资金的运用渠道却相当有限,因此,中国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结构性过剩的压力;同时,由于政府过度参与配置资源,扭曲了资源的需求和价格,从而导致了高价城市化(高价的房地产批发、城市劳动力福利的“高成本”和运营中的高税收),也对中国经济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

劳动力流动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经济部门的非农就业转移一直是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主线。但中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经历了从严格的城乡分割到逐步放松,再到城乡公平流动的几个阶段(宋洪远等,2002)。从城市化和经济增长角度来看,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要素从人均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非农业部门的结构性配置,有利于总产量的增加;同时,城市的聚集经济有利于知识交流和技术创新,能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但中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向高效率的非农部门的转移,损失了人口在城市中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也阻碍了中国经济增长。


闲人野鸟:

中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向高效率的非农部门的转移,损失了人口在城市中人力资本的积累效率,也阻碍了中国经济增长。这个说法不对,户籍制度的存在并没有阻碍人口的非农化,只是阻碍了在城市定居.户籍制度的作用已经弱化了,你可参考一下对此方面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文章,例如美籍学者陈金永蔡昉等


stone119:

我以为先必须明白你要做理论模型还是实证,是在二元结构下做,还是一般性的,你列出三个模型,我无法看出你想要做的出发点,


小黎:
 
为什么人口和经济活动会向城市聚集??

以下是我的一点点思考——

1、从我以前的论文摘一段出来供参考:“杨俊(2002)提出了农业部门、国有经济部门、非国有经济部门的三部门转换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倒U假说,即当农业部门、国有经济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国有经济部门转移初期,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差异决定了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当转移完成以后,收入分配差距将趋于缩小,因此经济转型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作用趋势从理论上符合倒U假说。”

我想,对于劳动力流动问题 ,可以考虑从经济类型的角度考察

2、在对边界县的数据资料整理的过程中,也许是统计口径的差异,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我发现有些边界地区的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锐减,乡村人口比重增加的情况。
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

是要考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是 市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是要考察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向高效率的非农部门的转移,还是 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率的非农业部门向高效率的农业部门的转移?


qimans:

感谢大家的批评,对上面三位的问题做点回应吧。

(1)关于户籍制度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已被很多学者所关注,Au and Henderson(2002)分析了中国对劳动力迁移的限制政策,所导致的产业聚集和生产效率的损失,指出中国行政辖制城市的规模比其估计的最优规模低了至少40%,这种规模偏小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如果能将现在的农村工业聚集程度和城市规模提高一倍的话,将带来国民总产出的极大增进。另外,周其仁(1997)指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农业内部所需劳动力,二是农村非农就业,三是向城镇的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转移。如果户籍制度没有阻止农村非农就业的话,至少也影响了其向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注:我们关注的户籍制度是包括了就业、粮油配给和社保等一系列制度体系,仅仅是户口登记制度并不能真正约束人口的流动)。而蔡昉、都阳和王美艳(2003)指出户籍歧视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扭曲,不仅影响了被歧视者(农村迁移劳动力),也导致了歧视者(雇主)的损失。因此,关于户籍制度阻碍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基本是对的。

(2)我的综述应当是问题导向型的,只不过在这个版本里对中国转型时期的城市化问题分析的不多。前面列出三类模型的意义,一是为了提炼出分析城市化影响经济效率的共同思路:经济活动的聚集可以获得局部性报酬递增的收益,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二是为分析实际问题准备好理论工具,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偏重,要针对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模型,如在分析要素配置与城市增长的问题时,外部性模型能提供更多的启示;而在分析城市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时,NEG模型和超边际分析可能会更有价值。

(3)关于“边界地区的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锐减,乡村人口比重增加的情况”的情况,有几种可能:一是市镇与乡村条件相差不大,中国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划分市镇与乡村的,可能在经济上的差异并不大。田明、常春平(2003)对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小城镇发展的研究指出,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城镇就业风险等约束,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积极性并不大;二是边界地区市镇人口向中心地区条件更好的市镇迁移;三是边界地区农村人口生育率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四当然也不排除农业收益提高后,部分市镇居民返村做农民的可能。


clermont:

超边际模型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是否已经得到普遍承认吧?
认为楼主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很到位,城市化应该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对该主题很感兴趣,希望向楼主请教!
本人Email: xuzelaipku@hotmail.com
能否列出参考文献清单?多谢!


mtda:

城市化问题的核心是“城市的本质是什么”,就如同“企业的本质是什么”。Krugman试图解答,但其假设条件过于苛刻,与现实不符,难以实证分析。似乎合理的路径是将其纳入用新古典主义框架探索。


qimans:

这是我的参考文献,请大家多提建议和补充,谢谢。
过这么一段时间返过来看看自己的综述,发现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呵呵,真是学无止境啊。
————————————————————————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1.Ades,A.F.and E.L.Glaeser(1995),"Trade and Circuses:Explaining Urban Giant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0:195-227
2.Andretsch,D.B.and M.P.Feldman (2003),"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in J.V.Henderson and J-F.Thisse,eds.,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Vol.4, New York: North-Holland,forthcoming
3.Arnott,R.J.and J.E.Stiglitz(1979),"Aggregate Land Rents,Expenditure on Public Goods,and Optimal City Siz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XCIII(4):471-500
4.Arrow,Kenneth J.(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155-173
5.Au,Chun-Chung and Vernon Henderson(2002),How Migration Restrictions Limit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 8707
6.Audretsch,D.B. and M.P.Feldman (1996),"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6(3):630-640
7.Baldwin,R.E.and R.Forslid(2000),"The Core-Periphery Model and Endogenous Growth: Stabilizing and De-Stabilizing Integration,"Economica,67:307-342
8.Bartelsman,E.J.,Cabaliero,R.J.,and Richard K.Lyons(1994),"Customer-and Suppplier-Dirven Externalit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4):1075-1084
9.Becker, Charles M. & Andrew R. Morrison (1999), Urbanization in Transforming Economics, E.S.Mills and 10.P.Cheshire edited,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NewYork: North-Holland:1674-1676
11.Black,D and J.V.Henderson(1999),"A Theory of Urba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7(2):252-284
12.Chipman,J.S.(1970),"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and Competitive Equilibriu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5:347-385
13.Ciccone,Antonio and Robert E.Hall(1996),"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6(1):54-70
14.Ciccone,Antonio(2002),"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6(2):213-227
15.Costa,D.L.and M.E.Kahn(2000),"Power Couples:Changes in the Locational Choice of the College educated,1940-1990,"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5(4):1287-1315
16.Davis,D.R. and D.E.Weinstein(1999),"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roduction Structure:An Empirical Inverstiga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379-407
17.Davis,James C. and J.Vernon Henderson (2003), Evidence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53:98-125
18.Dekle,Robert and Jonathan Eaton(1999),"Agglomeration and Land Rents: Evidence from the Prefectur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6(2):200-214
19.Duranton,G. and D.Puga (2003),"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in J.V.Henderson and J-F.Thisse,eds.,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Vol.4, New York: North-Holland, forthcoming
20.Eaton,Jonathan and Zvi Eckstein(1997),"Cities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France and Japa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7:443-474
20.Eberts, Randall W. and Daniel P. McMille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Urban Public Infrastructure,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 Vol.3. edited by E.S.Mills and P.Cheshire, New York: North-Holland: 1455-1495
21.Fallenbuchl, Z. (1977), Internal mig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socialism: The case of Poland, in: A.Brown, E. Neuberger (Eds.), Internal Migra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CA, pp. 305–327.
22.Fei,J.C.H. and Ranis,G.(1961),"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533-565
23.Fujita,M.,P.Krugman,and A.Venables(1999),The Spatial Economy,Cambridge:MIT Press
24.Fujita,M.and J-F.Thisse(2002),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George,L.and J.Waldfogel(2003),"Who Affects Whom in Daily Newspaper Marke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11(4):765-784
26.Glaeser,E.,J.Kolko,and A.Saiz(2001),"Consumer city,"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1:27-50
27.Glaeser,E.L,H.D.Kallal,J.A.Scheinkman,and A.Shleifer(1992),"Growth in C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0(6):1126-1152
28.Glaeser,Edward L. and David C.Mare(2001),"Cities and Skills,"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2):316-342
29.Glaeser,Edward L.,Kallal,H.,Scheinkman J. and A. Shleifer(1992),Growth in C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00:1126-1152
30.Goldstein,A., S.Goldstein and S.Guo(1991),”Temporary migrants in Shanghai households,1984”,Demography 28:275-292
31.Harris John R. & Michael P.Todaro,1970,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A.E.R:126-172
32.Head,K. and T.Mayer(2003),"The Empirics of Agglomeration and Trade,"in J.V.Henderson and J-F.Thisse,eds.,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Vol.4, New York: North-Holland, forthcoming
33.Henderson, Vernon., Kuncoro, Ari. And Matt Turner (1995),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3 (5,):1067-1090
34.Henderson,J.V.(1974),"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1:640-656
35.Henderson,J.V.(1986),"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age and City Size,"Journal of Urban Economies 19:47-70
36.Henderson,Vernon (1997),"Externalitie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42:449-470
37.Henderson,Vernon.(2000), The Effects of Urban Concent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 7503.
38.Henderson, J.Vernon(2003a), Urbanization,Economic Geography, and Growth, prepared for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Vol.1., P.Aghion and S. Durlauf(eds.) ,North Holland.
39.Henderson,J.V.(2003b),"Marshall's Scale Econom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es 53:1-28
40.Henderson,J.V.(2003c),"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So-What Question,"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8:47-71
41.Hendrson,J.V.,A.Kuncoro and M.Turner(1995),"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5):1067-1085
44.Holmes,Thomas J.(1999),"Localization of Industry and Vertical Disintegrati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1(2):314-325
45.Jacobs,J.(1969),The Economy of Cities,New York:Vintage
46.Jaffe,A.B,Trajtenberg,M. and R.Henderson(1993),"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8(3):577-598
47.Kolko,J.(1999),Can I Get Some Service Here?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Industries,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Harvard University mimeo.
48.Krugman,P.(1980),"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0(5):950-959
49.Krugman,P.(1991),"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9:483-499
50.Lewis,W.A.(1954),"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20:139-192
51.Li Shaomin,Li Shuhe and Weiying Zhang,The Road to Capitalism:Compet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8(2):269-292
52.Lucas, R.E.Jr.(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49,pp.783-792
53.Lucas Robert E.,2002, Life Earning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Working Paper.
54.Malthaus,Thomas R.(1798),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London:W.Pickering,1986
55.Moomaw,R.L.(1981),"Productivity and city size: a critique of the evid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6(4):675-688
56.Moretti,E.(2003),"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in Cities,"in J.V.Henderson and J-F.Thisse,eds.,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Vol.4,New York:North-Holland,forthcoming.
57.Moretti,Enrico(2002),"Estimat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Higher Education: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and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Data,"NBER Working Paper,w9108
58.Nakamura,R.(1985),"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urb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case of Japanese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7:108-124
59.Naughton, Barry. (1994), Chines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privatization from below, A.E.R,84(2):266-270
60.Oi, Jean C. (1993), Reform and Urban Bias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9(4):12-148
61.Rauch,J.(1993),"Productivity Gains from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Human capital:Evidence from the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34:380-400
62.Richardo,David(1817),On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Cambrige:Cambirge University Press,1951
63.Romer, Paul 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No.5,pp.1002-1037
64.Rosenthal,Stuart S. and William C.Strange(2003),"Geography,Industrial Organization,and Agglomeration,"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5(2):377-393
65.Rosenthal,Stuart S. and William C.Strange(2003),"Evidence on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J.V.Henderson and J-F.Thisse,eds.,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Vol.4, New York: North-Holland, forthcoming
66.Solow,Robert M.(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70:65-94
67.Sullivan, Arthur .O(2000), Urban Economics,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68.Swan,Trevor W.(1956),"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Economic Record,32:334-361
69.Taylor, J.Edward. and Philip L. Martin (2001), Human Capital: Migration and Rural Population Change, The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1, edited by B.Gardner and G.Rausser, New York: North-Holland:458-511
70.Todaro Michael,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E.R:138-148
71.Uzawa,Hirofumi(1965),"Optimal Technical Change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6:18-31
72.Waldfogel,J.(2003),"Preference externalities: an empirical study of who benefits whom in differentiated-product markets,"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34(3):557-568
73.Williamson Jeffrey G., 1988,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I, Edited by H.Chennery and T.N.Srinivasan, North Holland.
74.Yang,XiaoKai and Robert Rice(1994),"An Equilibrium Model Endogenizing the Emergence of a Du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Sector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35:346-368
75.Young Denise and Honghai Deng (1998),Urbanisation,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sation in China,1952-91,Urban Studies,vol.35(9):1439-1455
中文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 著,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美]道格拉斯.C.诺思 著,陈郁 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英]马歇尔(Marshall, A.)著,朱志泰 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Sachs,Jeffrey.,胡永泰,杨小凯,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4期:961-988
5.蔡昉 都阳 王美艳 著,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蔡昉 都阳,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经济研究》2003年6期:64-71
7.蔡秀玲 著,论小城镇建设—要素聚集与制度创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8.曹建海,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9.范九利 白暴力 潘泉,基础设施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综述,《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36-43
10.高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新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9期:60-63
11.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郭克莎 执笔),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44-55
12.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60-71
13.胡少维,小城镇 大战略——加快我国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思考,《城市开发》1999年第7期:38-40
14.胡书东 著,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姜长云,蓝海涛,当前小城镇发展的状况、问题与对策思路. 中国农村经济,2003(1):45-52
16.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3-12
17.李若建,大跃进时期的城镇化高潮与衰退,人口与经济1999 年第5期:42-46
18.李树琮 著,中国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19.李铁映,中国经济改革的双重探索,《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4-7,16
20.林毅夫 蔡昉 李周,对赶超战略的反思,《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6期:1-12
21.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4期:989-1004
22.林毅夫,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9卷第4期:12-15
23.马建堂 吕秀丽,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15年改革举措的回顾,《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23-29,36
24.蒙荫莉,金融深化、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效应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138-140
25.潘士远 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卷第4期:753-786
26.裴小林,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发展和渐进转轨的根源,《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45-51,70
27.钱陈,民营经济发展、制度变迁与城镇化—以浙江省台州市城镇化为例,《城市规划》2004年第3期:39-42,47
28.钱陈,土地配置、粮食生产与城市增长—一个理论模型及政策含义,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Working Paper,2004
29.石忆邵,专业镇: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城市规划》2003年第27卷第7期:27-31,50
30.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5期:55-65,87
31.孙早 鲁政委,从政府到企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文献的综述,《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79-87
32.台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台州地区志》[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33.陶然,论乡镇企业的分散与集聚机制,《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4期:37-41
34.田明 常春平,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障碍及制度创新的要点,《城市规划》2003年第27卷第7期:22-26
35.汪宇明,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创新,《城市规划》2002年第26卷第6期:22-25
36.王碧峰,关于我国城市化问题的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74-79
37.王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若干观点述评,《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62-66
38.王小鲁 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22-29
39.王玉华,乡镇企业集聚的土地制度创新与小城镇发展—再论“孙耿模式”,《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96-100
40.温铁军,城乡二元体制矛盾的形成与城镇化发展战略探讨,山东农业管理学报2001年第1期:8-11
41.温铁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陷阱,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43-55
42.徐春夏,90年代国内关于“知青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7卷第4期:114-122
43.许经勇,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的三个阶段,《经济研究》1994年第2期:60-63
44.杨培新,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财经问题研究》1994年第4期:10-13
45.杨小凯 著,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6.杨小凯 著,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7.杨小凯,超边际经济学近期文献综述,在“电子商务与网络决策国际会议” 上的发言(2001年7月)
48.杨忠臣 陆玉麟,专业批发市场型小城镇的现状与未来,《城市规划汇刊》 2003年第5期:90-92
49.叶裕民 著,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50.叶裕民,中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32-38
51.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3-13
52.张照新 宋洪远,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75-79
53.张正河 谭向勇,小城镇难当城市化主角,《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8期:14-19
54.赵新平 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132-138
55.赵燕菁,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经营,《城市规划》2002年第26卷第11期:7-15
56.赵燕菁,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1期:16-20
57.赵燕菁,制度变迁 小城镇发展 中国城市化,《城市规划》2001年第25卷第8期:47-57
58.赵忠,中国的城乡移民—我们知道什么,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3卷第3期:517- 536
59.中国社科院“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37-47
60.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改革”课题组,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农村病”及期治理,《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61-68,81
61.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81-100
62.周其仁,体制转型、结构变化和城市就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3期:8-15
63.周其仁,周其仁教授纵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中国征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简报之二、三,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政策性研究简报2004年第5期、第6期,www.ccer.edu.cn
64.周振华,增长轴心转移:中国进入城市化推动型经济增长阶段,《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3-10
65.朱勇 著,新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66.邹兵,渐进式改革与中国的城市化,《城市规划》2001年第25卷第6期:34-38
67.邹兵,我国小城镇产业发展中的困境与展望,《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3期:40-45


参阅: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92527&ID=46527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