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由几则小掌故谈起

 

(这是我在人大的BBS上的一个帖子,贴在这里,也勉强算个原创吧。)

有个帖子谈起了高鸿业高先生。一些朋友情绪也比较激动。我来说几个小掌故。

有人要给高先生搞个生日庆典,高老师婉言相拒。对方实在言辞恳切,说了些“大师、泰斗”之类的话,高先生就跟他说,高鸿业别的本事没有,自知之明还是有一点的。我一辈子最怕过生日,因为没有贡献。我能干活的时候没有机会,有机会能做点事情的时候又老了。真正有贡献的人,不用过生日,自然有人记得,你看李冰两父子,修了个那么好的都江堰,造福那么多人,现在人们还自发的去拜祭,用不着有什么人专门去操办。我又没什么贡献,搞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你们劳神费力,这些功夫干点别的不更好吗?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时间就在今年夏天。

高先生指导学生,选定的教材,微观是Varian和MGW,宏观原来是Romer,后来改Turnovsky了。关于Varian,高先生说,Varian 这个人,研究的水平在西方学者中不算高,但是有一个本事,就是教材写得好。关于宏观的教材,他说,Sargent这个人搞研究很厉害,但是写教材有点儿捣乱,中间好多东西都跳过去了,学生看着费劲;Turnovsky这本可能更好,从IS-LM模型开始,虽然这个模型做研究用处不大了,但是学习高级的基础理论的时候从这里入手,比较容易接受。财政学的教材一直不好办,2003年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一本:Tresh的Public Finance,很高兴,说,研究生层次的教科书,财政学的一直没有找到一本特别满意的,这本不错,在北图的新书阅览室,这个月刚到的。

后来才知道,他每个月都要去一趟北图。他住在西三旗,今年83。我问他,您每个月都去吗?他说,是啊,没办法,过了那么久,就觉得要去一趟了,要不总觉得少点什么。我也不去别的地方,就去外文新书阅览室看看有什么新书没有,看看新到的杂志上有什么新的动向,我也不能都看,但是多了解一些情况,到时候学生有问题,我好歹可以跟他们说,某某书上有这方面的内容,你们去查查看,这样也可以节约人家一些时间。按照中国人的算法,Samuelson今年都九十了,还在《经济学展望》上发表了文章,我只是看一看,还是应该的。

高先生的学位论文,做的是杜森贝利的消费函数的修正和检验,费了不少时间。为了做这个,他放弃了原来的一份比较辛苦的工作,在伯克利给Doffman当助教--后来Doffman去了哈佛。毕业后找了一份教职,教商业统计,副教授,干了一年,就回国了。在他看来,这是他水平最高的时候,因为第一,要给学生上课,必须准备;第二,因为还不是教授,可以随意讲,错了也不要紧,Doffman那个时候是教授了,就要很谨慎了;第三,当时有很多年轻人在一起,经常在一起讨论,面红耳赤,水平提高也很快。[--不知道现在北大和人大的研究生里,还能不能见到这种情景。根据我的经验,有可能有人冷不丁冒出一句:你搞那么清楚有什么用啊?又不能靠这个挣钱!郁闷--leeleel]

关于留学生回国的问题,高先生的看法是,当时我们都想回国,除了爱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比较厉害,1950年代在美国的公共汽车上,每天坐车他都看到黑人要给白人让座,黄种人当然好得多,但是能做到中上层,比如说当教授,就很难--学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现在当然好多了,而且中国人也越来越受人尊重了,因此回来的当然会少一些了。

一位经济学家私底下说,当年我们在北京上研究生,西方经济学有两个高手,一个是北大的杜度,一个是人大的高鸿业,其实当时我们也不懂,就知道只有这两位真正能讲一般均衡理论,能推导。高先生听罢一摆手:要说一般均衡,杜度可比我懂得多多了。后来他说,杜度不写文章,可是问什么他什么都懂,可能是懂得多了,觉得都没必要写了。杜度老先生很瘦。据说当年北大经济系里,来了AER,每期必看的只有他,可是一直没有一篇象样的文章。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清华大学一位教授说,1980年代初期,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要恢复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可是不知道该定个什么名称,因为原来一直叫做“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当时刚刚从文革出来,教授们下放时候晒黑的皮肤还没有完全恢复,政治气候不比现在,改得不

好可能学科发展就受影响,人大、北大和清华的几位教授琢磨出一个折衷的名字,就“西方经济学”。今天看来,这个名称不一定完全合理,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实在是一个很高明的“ideal”。

--------------

今天是周末,说说这些过去的事情,和现在还在bbs上的各位Share一下。

回到前面的主题,上两辈的学者,其实真的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评价一个老师,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不是真敬业,是不是真的考虑学生的成长,并且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加以培养,而同时又不破坏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这个标准来看,高先生是非常难得的优秀教师。高先生当初选择学校,而不是科研院所,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如果我去了研究所,而又没有做出成绩--做研究不出成绩是很正常的,那我就什么也没有做,而在高校,即使我什么研究也没有做,我教书育人了,这本身就是我的成绩。历史开了个玩笑,而后来高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荒废了研究,但也确实真的成了一位受人尊重的老师。

吴老师的研究,我并不太了解。他的访俄报告,我也不能完全同意。但是吴老师做研究的时候认真的态度,的确让人佩服。我举一个例子:比较优势,大家都认为是从李嘉图开始的--当然,Chipman有个考证,说Torres才是创始人,后来又有另外的说法,但是实际上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第一章第一节里就有了比较优势的思想,而且表述得比李嘉图的《原理》里更加清晰。刚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因为就我所见的中外文文献中好像都没有提到,而它是在又太显而易见了,那种感觉就像在熙熙攘攘的大马路上见到一张无记名的支票,不论数额大小,总是让人激动。可是后来偶然的机会,翻到吴老师写的《英国古典经济理论》,一本原来有些不以为然的书,竟然发现其中清晰地写着这个问题,而且原文页码都一丝不苟。再认真看看内容和文字,不论其中的思想和知识,单是字里行间透出的认真和严谨,就可以好好学习学习了。

---------------

其实每个年代人有每个年代的事情要做,我们这一代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苛求前贤并不能让我们自己做得更好,关键还是要自己多读几篇paper。

现在的中国,对于真正想做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实在是天赐良机。经济学就像天文学,不能做可控试验,只能靠等,很多现象机会来了才能观察到。而中国这样一个后发而又迅速成长的国家里,很多其他国家的学者几代人才能观察到的过程,我们可能在十年五年之内就能看到全貌。比如三农问题,实际上,农民家家户户倒出来的垃圾,现在的和十年前的就不一样;农民家盖房子,二十年前大都是邻里来帮忙,主人家里提供伙食,现在很大一部分农民盖房,就采用了承包的方式,这些都是很生动的现实。而尤其在南方常见的一半平房一半楼房的房屋结构,则生动的体现出中国的二元经济不断发展的特征。企业的组织形式、内部治理结构等等,也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实际上中国的经济学家从来不缺乏好的选题。所以Nie说,中国的经济学家是坐在金山上找金子,这话很有道理的。附带说一句,Nie给这个BBS做了很大的贡献,很值得尊重的。我相信他是个很有热情的人。

一些老师告诉学生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多,要选一个有新意的题目是越来越难了。实际上,题目新不新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的眼光要比较独到。中国人写了那么多文章,大部分都不是paper,而是article。原来有人说过,“以旧眼观新书,新书皆旧;以新眼观旧书,旧书皆新”。其实做研究也是这样,题目无所谓新旧,做法不一样,最后高低就不一样。像增长的问题,本来都以为没戏了,后来Romer(好几个Romer)、Lucas几个人出来,就变成热点了。

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结构,不敢高估,和一战时期的日本,和南北战争之后二十年的美国,大概可以比较一下:日本一直存在双重结构,直到1960年代,一战时期 “女佣”(类似于我们的保姆)数量达到顶峰。女佣的数量的变化,反映出的是一个二元经济中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消长。中国现在还早得很,所以邓小平真的很有洞察力,一再强调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有上百年。这么一来,中国现在实际上是处在“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

我对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水平,也不敢高估。杨小凯说是台湾和香港1970年代的水平,没有高估,只有低估。现在北大、清华、武大、人大、南开、复旦等一批学校,或者是实质性的,或者是形式上的,都开始重视起经济学技术的教学来了,然后又有学者说,思想也很重要。其实技术和思想两个都很重要。陈平开玩笑说, CCER的特点是思想先进,方法落后,这么看来,技术的训练自然不可或缺,可是一强调技术,又有很多学生技术比较熟练,但是不知道究竟这个有什么用。

后来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落后,背后是经济学教育的落后;而中国经济学教育的落后,除了高级阶段的课程教育落后之外,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或者更加直接的说,就是像Samuelson的《Economics》那个层次的初级水平的教育落后,一开始就没有把问题讲透,教学过程中还是带有浓厚的科举制度的烙印。

现在看来,这种看法也不对。实际上,技术也好,方法也好,如果研究者没有做研究的热情,没有那股好奇心,没有--抱歉,引用一句大家听得太多的话--实事求是的态度,都是白搭。

其实我们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国外的经济学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和我们差距究竟有多大,坦率地说,其实我自己并不清楚--我所知道的,就差距大,无论是研究的规范程度、学术的团队和氛围,还是学者的敬业精神,都不可以道里计。如果要为经济学的发展多多少少做点什么,我们真的需要加倍的努力。

人的一辈子很短很短,白驹过隙。有时候我老想起小时候过年,大人给3块钱买花炮,用完一块就舍不再花了。一个人如果能够健康地活到80岁,而且还能够工作,那就很不简单了。这么算来,我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了--3块钱已经用完一块了,剩下的2块,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在不停的流失。可是过去的这三分之一,我又浪费了太多太多--四个字:不堪回首。推己及人,我真的不希望看到,BBS上的同学们把这么多这么宝贵的时间花在一些意义不大的讨论上。

或许因为是深夜,情绪容易低落,不知道是不是太伤感了,扫了大家的兴。我也没想到我会写这么多,信马由缰,都要收不住了。也该打住了。

 

来自:http://bbs.efnchina.com/dispbbs.asp?boardID=57&ID=49631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