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高校的国有制(一)

  上一篇日志说,统一的高考制度的直接约束条件是:大部分高校是国有的。在这一约束下,垄断权落在了主管教育的政府官员手里。追求垄断租值(垄断利润)是人们的天性,而统一的高考制度仅仅是追求这垄断租值的各种手段之一而已,长期在高校工作的人,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追求这块蛋糕的手段还有很多,以后再细说吧。

  先重点谈为什么我国的高校以国有为主这个话题吧。

  有人可能说:那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高校解放后就收归国有,几十年都是国家办的高校。这个解释的一个问题是: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改制——国有企业已经寥寥无几了,为什么国有高校还那么多,甚至越来越多?

  又有人会搬出什么公共产品理论:教育与其他一般产品不同,教育是公共产品,所以,应该由政府(国家)来办。这些说法是陈词滥调了,反例多的是:美国的高校不是以国有为主吧?难道美国的教育不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这个词应该废掉,这一点,我多次说过,不想再此啰嗦了。更何况教育业不符合教科书上公共产品的定义。

  第三种说法是所谓的外部性理论了:说教育由很强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西方经济学入门教科书说,具有正的外部性的物品,市场的供给会不足,因而得出政府要干预。政府直接赤膊上阵提供供给——政府自己办学校,就是政府干预的一种方式。

  在我看来,这第三种解释算是相对比较好的了,但我仍不满意。因为这一解释存在一个逻辑上严重的漏洞:为什么市场供给不足,政府就要干预?

  很多人都是这样想当然,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来了,说金融危机是市场的缺陷造成的,然后就想当然地得出政府要加强管制的推断。完全不顾逻辑。“因为你做得不好,所以我要来做”这个逻辑说得通吗?

  政府干预是政府的一种行为,为什么有这种行为,需要有一个逻辑上一致的动机和条件。也就是说,要解释一个人为什么要做那样的事情,你必须首先说清楚他那样做的动机——他为什么想那样做,然后还要说明他有没有能力那样做,至少这两点具备了,我们才能在逻辑上推断说,他必然要那样做,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解释。

  显然,困难的是:政府为什么想那样做——即动机。(待续)
 

原文网址:http://space.efnchina.com/user1/834/11407.html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