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我国积极经济政策中的矛盾分析

    任何事情都含有矛盾关系。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这时我国面临经济增长放缓与人民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由于收入不足难以尽快得到解决,一些社会矛盾可能会由于这些原因而凸显。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政府支出、消费、投资等几个方面看,积极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公共支出,刺激公共投资需求;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消费需求;增加补贴,降低交易成本;发行国债,花国家未来的资金增加当前支出;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推动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制度等。积极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增加贷款;降低利率,鼓励企业贷款投资;放松贷款条件,鼓励社会贷款等。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动社会的投资和消费积极性,拉动经济增长,摆脱经济衰退的趋势。

    但是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例,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税收等手段,刺激社会消费需求,同时又会降低政府用于公共支出的可支配财力。减少税收和增加公共投资都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手段。这两种措施之间必然存在政府收支矛盾。

    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关键在于能否抓住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而不是单纯追求增加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设法激发社会经济细胞——企业的生产活力和主动性。企业的生产活力调动起来了,经济增长就有希望了;企业的生产被压制,经济增长将成为泡影。

    所以政府采取降低税收,降低贷款利率等一系列宽松的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从逻辑上讲是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生产的。政府虽然在短期内公共支出的可支配财力减少,但在长期应该更有增收前景。

    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今年国务院同意由财政部代替地方政府,发行2000亿元债券,债券以发债地方政府名称发行,债券期限为3年,利息按年支付,利率通过市场化招标确定。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税收减少对于增加公共支出的负面影响,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有价值的尝试。

原文网址:http://space.efnchina.com/user1/1420/11301.html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