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江姐与佛

    一天打开收音机,里面正在播放的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红梅赞”,歌里唱到“……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这几句歌词是对一个怀有真正共产主义信念的共产党员江姐同志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江姐投身革命事业可谓抛头颅、洒热血,以完全无私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整个生命诠释了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信念。江姐的行为是完全利他,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行为。

    近来读了南怀瑾先生著述的关于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和佛教的一些教义,发现佛祖也是具有完全利他信念的圣人。

    对于释迦牟尼的身世和出家成佛教化众生的故事数千年来在世界各地广为传诵。释迦牟尼生于约公元前1027年,涅磐辞世于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古印度刹帝利种姓(这是古印度四大种姓之一。意译为土田主,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亦称“王种”,在古印度的阶级地位仅次于婆罗门)。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出家前当太子时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据佛经记载,佛陀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为了寻求生命的最终解脱,自救救人,毅然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开创佛教。他本人驻世弘扬佛法45年,主要采取聚会授课的方式,年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涅盘。如果从纯粹经济学角度看,佛陀不是一个理性的个体,舍弃了世俗追求羡慕的权力、名誉和荣华富贵,全力追求以最终利他为目的的精神满足。

    江姐与佛这类的所谓经济上非理性的选择长期以来被经典的经济学分析所忽略。传统的经济分析方法首先要确定个体的时间用于利他和自利的无差异曲线,然后利用其利己利他的预算约束曲线,与利他和利己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得到最优的个体时间分配方案。因此传统经济学得到的自利经济人结论往往具有利己利他的特点,即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一般的选择是以利己为基础,通过交换无意中达到了利他目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论断就是通过这个市场交换过程得到实现的。

    但是江姐与佛的事实表明,的确存在完全利他的个体行为选择。行为经济学提出的有限理性经济人论断为这个结论提供了依据。实际上,作为选择的边角解状态,完全利他或者完全自利的个体是存在的。

    为了分析方便,假设一个人是根据对于利他和利己行为偏好分配自己的时间。一个人的欲望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人的一生能够获得的偏好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如寿命、收入、个人习惯等)总是有限的。假定一生中用于利他行为的时间用To表示,用于利己行为的时间用Ts表示。单位时间用于利他行为获得的效用为Wo,用于利己行为获得的效用为Ws,一生获得的总效用为W,于是可以得到下图中的效用预算约束线:WoTo+WsTs=W。

    如果个体时间用于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的无差异曲线为U=U(Wo, Ws)。一般个体的时间都会有一部分用于从事利他行为,一部分用于从事利己行为。于是下图中一般个体时间用于利他和利己的无差异效用曲线与效用预算约束线相切于点E,这时个体用于从事利己行为的时间安排为Ts0,用于从事利他行为的时间安排为To0,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中的个体,其时间分配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这是大多数人时间分配的规律。

    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有些个体的无差异曲线如Us所示,它和效用预算约束线相切于Ts轴,对于这些个体来说,最优的时间分配方案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从事利己行为,从事利己行为的时间总量为W/Ws,毕其一生专门利己毫不利人。

    还有一部分个体,其无差异曲线为Uo,与效用预算约束下相切于To轴。对于这些个体而言,其最优时间分配方案是把所有时间用来利他,从事利他行为的时间总量为W/Wo。这些个体毕生为他人做出贡献而不求任何回报。

    因此整个社会个体的时间分配选择就出现了专业化的特征。虽然大部分人都同时存在利己和利他行为,但是也不乏许多个体会选择完全利己或者完全利他的行为。江姐和佛的利他行为从短期看,可能会不利于个体的生存,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巨大的外部正效应,从而也应该是执政者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的。但是对于葛朗台式的完全利己行为将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并且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浪费,因此执政者应该从舆论上给予谴责,从而保证整个社会进入健康运行的轨道。

原文网址:http://space.efnchina.com/user1/1420/11221.html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