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政府胡作非为的约束条件之二:信息费用

    前文说的是,政府之间的竞争,会把胡作非为的那个政府杀下马来,但那需要较长的时间,是一个长线的条件了。达尔文说,世间万物,只要是有生命的,都逃不脱这个长线约束的制约。何为“长”,历史说,对政府而言,可达几百年。对生物来说,可达几十万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生也就几十年,所以长期的事情,我们总是不感兴趣的。因此,不禁要问: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在短一些的时期内,比如几年、最多十几年内,就能使胡作非为的政府不得不“改革”?

    有的,那就是信息费用。信息费用前面讲过,因为重要,这里再重复几句也无妨。举例来说吧:快餐与自来水,那一种产品的信息费用高?

    对于快餐,最难找的信息就是消费者的喜好。比如,潜在的消费者们究竟喜欢什么样味道的快餐?而显然,自来水就比较简单了,只要清洁干净就好了。所以,给政府选择一个胡作非为的产品,它绝对不会去选快餐,而必然去选择自来水。

    我的这个解释与传统经济学理论不同。传统理论说,那是因为自来水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自然垄断理论是优美的理论,但它那条不断下降的成本曲线,在逻辑上最多只能说明自来水厂商在竞争中最终只有一家存活下来,却不能再逻辑上推出这家厂家必然属于政府。

    自然垄断理论的这一逻辑上的缺陷,导致了它不能解释为什么政府不去生产汽车。汽车制造厂商也需要巨大的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提高,汽车的成本也是不断下降的。政府也应该去经营酒店。一口气在一个城市里建一万个酒店,这是巨大的固定成本了。然后呢,分摊下来,自然就是产量越多单位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了。

    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随便举出无数。

    政府不敢染指汽车业,其根本的原因是:汽车业的信息费用巨大。中国政府就曾经赤膊上阵经营汽车制造业,结果不过一二十年的功夫,中国的汽车业就落后韩国十万八千里,竞争压力下,被迫“改革”,现在都变成合资企业或股份企业、甚至上市公司了。

    但新问题又来了。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型的高等教育,信息费用是巨大的:单单研究什么,就是一个非常难的选择,这一点搞研究的人是知道的,有一个说法“正确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为什么许多政府却可以管制这一类高等教育,甚至直接赤膊上阵兴办这一类教育呢?这就带来第三个约束,且待下回分解。(待续)

原文网址:http://space.efnchina.com/user1/834/11753.html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