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幸福与快乐

     在卢梭的《漫步之九》里面,超喜欢这段话:

    “幸福是一种尘世里的人似乎享受不到的永久状态。世间万物都处在不停的运动中,没有一样东西能以固定不变的形式存在。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连我们自己也在变化,谁也不能担保自己明天还爱着今天所爱的东西。因此,我们争取尘世幸福的所有打算都是空想。还是让我们在快乐来临时就尽情享受它;让我们小心,别因为我们的差错而远离这份快乐,但是也别做什么计划把它留住,因为这样的计划只是纯粹的痴心妄想而已。我很少见过幸福的人,甚至一个都没有看见过;但我经常看到心满意足的人,在所有曾经打动我的事情里,这是最使我满意的一件了。我想这是感觉作用于我内心情感的必然结果。幸福不挂什么招牌;要想认识它,就得到一个幸福的人的内心世界去寻找;但满足感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举止、口吻、步态里读出来,它仿佛还能传递给目睹这种快乐的人。”

    幸福是我们的希望,每个人都在为幸福努力做事情。经济学常说的话是消费者利益最大化,也常常讨论幸福,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

    计划经济时代,不患寡患不均。那时候人们好像很幸福,其实是贫穷和痛苦的,甚至他们的贫穷和痛苦无从表达。市场经济时代,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邓公本希望另一部分人也跟着富裕起来,达到全民幸福,但是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这种马太效应许是他当初考虑过的,所以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说。但是他的希望落空了,全民富裕的幸福更难,公平也如幸福一样,都是尘世里的人享受不到的永久状态(因为前几日学生问我公平一事,想起来了说一句)。

    目前谁是幸福的?二百多年前的卢梭很少见过幸福的人,甚至一个都没见过。尘世里只有快乐,所以赶紧享受,因为快乐转瞬即逝。我们只听过生日快乐,节日快乐,或者每一天快乐一下,不可能留住快乐。我们的希望是幸福每一天,但幸福是尘世间不存在的,所有尘世间的幸福都是空想,或是“休想”(我导师的口头禅)。

    邓公创建改革方案的时候,一定想到了变化。世间万物都在变,人也是变化的,所以他把当时解决不了的问题留给后人,让后人去填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

    卢梭说得好,心满意足的人常见。二百多年前有,现在更有。心满意足的人,不以收入而分门,不以住房而别类,“知足常乐”是我们的古语,难道卢梭也听过。满足的人是快乐的,从他们的眼神、举止、口吻、步态里读出来,从他们的文字里面都能感受到快乐。

    “渐渐地,春天的脚步近了。无花果树上的叶子还没有发芽,就看到一个个黄豆大小的绿色果子,依偎在枝头。这果子是什么时候长的?怎么没见到开花就结果?随着几场春雨,枝头的叶芽伸开腰,有指甲盖大小,那个个小果子也像气吹的,使劲鼓起腮帮子。”看到这些文字,能否看到写字人的神态?蹙眉,微笑,眨眼,一切尽在字里行间。写字人的快乐能传递给阅读快乐的人么?

    我们中国人就像无花果,总是在事前准备好,到了节气,马上就给人一个果子。虽然小,但是不愁长啊,将来熟了,很甜。你吃过无花果么?新鲜的无花果,不好看,但好吃,吃的时候,一定心满意足,那样子让老卢梭见了,馋死!前几日在北京买的无花果干,放在精美的瓶子里,舍不得吃,过了几日,吃起来不那么甜,还有些苦,再过几日,发现瓶子里三只小胖虫向我点头招手,却原来虫子也爱吃无花果。以后吃不吃干的无花果?有虫,说明农药少,无虫,说明农药打的透,或者人家就是质量好。安慰自己能带来满足。

    卢梭并不总是安慰人的,他的另一段话就让人感到紧张:

    “我们出生落地就进了赛马场,一直到死才离开。”(自卢梭:《漫步之三》)这是实话。

 原文网址:http://space.efnchina.com/user1/4380/13806.html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