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用道德标准检验旁观者的认知

  原文网址:http://space.efnchina.com/user1/4363/15574.html

  近一周内,上演三件事检验旁观者的认知:

  一是做好事要自带摄像头吗?

  8月26日,江苏省如皋市交警接到报警,称一辆大巴车在石庄镇的立交桥上撞倒了一名骑三轮车的老人并逃逸。但大客车的司机殷红彬所述却与石老太太反映的情况截然相反。所幸车上装有监控,整个过程被清楚记录了下来,证明司机所说属实,还了司机清白。

  二是做好事需要旁观者的认知?

  南京夫子庙一老人晕倒,不少热心市民都伸出了援手,有的市民给老人撑伞遮阳,有的给老人买来了矿泉水。正当大家等民警的时候,一名外国男子二话没说就走到了晕倒老汉的面前,又是按压心脏又是做人工呼吸。晕倒的老人慢慢地苏醒过来,纷纷称赞老外是“洋雷锋”,是当代的“白求恩”。

  三是不做好事是因为没有旁观者认知?

  9月4日,武汉市一位88岁的老人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摔倒。老人面朝下想站起来,但力气不够。虽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直到老伴和儿子赶来扶起他,并送往医院。近9旬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终身亡。

  一般来说,人们对一些事件产生不同的道德标准,形成了不同的结局。人们的心理在做好事始终是矛盾着的,它决定了人们在做好事前的行为。道德广泛渗透式的生态形式,决定了主体(社会和人)的价值选择和实现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道德价值选择和实现相关,都具有道德意义,都能成为道德评价的对象。

  但事实证明,好的意图只是利他行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利他行为的出现除了有好的意图以外,还需要环境或者是旁观者具有较高的道德判断推力。真正的道德的出现不仅要有道德者的本身履行道德原则,更需要一种道德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环境的培养,可能帮助人们在充分考虑自己的道德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们进行道德对话和沟通,从而作出较好的判断。

  如上述第二种情景,就较好的实现了道德环境的判断,而在第三种和第一种情景就没有实现理想的道德环境的判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成熟、成长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成熟程度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特别是道德行为的相应成熟与发展。作为一种道德选择,旁观者的行为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知的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做出决定。

  说到底,人类合作秩序的每一步扩展都会遇到来自人的自私本能或者是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任何的意识形态一方面要在理论上不断地自我完善,提出更多更充分的理论依据,从而使人们认同它所提出的理由;另一方面,一个价值观体系还要尽量满足更多人的利益上的要求,促使他们从利益的角度来接受一定的价值观体系。

  “旁观者”现象作为一种现代都市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道德认知的支撑主要是常识性道德和习俗性道德,在这一道德认知理念的支撑下,旁观者往往可能为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寻找到一定的理论借口。

  因此,一些人的精神,不是自己决定自己的,而是自己限定自己,它是受“旁观者”的影响而呈现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是一种“永恒的转变”,但转变不等于过渡,而是意味着无限和有限的“绝对同时性”。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精神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在有限中呈现出无限。”

  如果历史并不像一条河流那样拥有某个方向,而是拥有各种方向,那么它告诉我们的不是一种真理,而是需要加以避免的各种错误。就此而言,“让人意识到他是什么,他很快就会学习着去成为他应该的那个样子”。 “给予他对于自己理论上的尊重,实践上的尊重将很快随之而来。”

  正如卢跃刚所说:“贫穷与愚味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冷漠和麻木”。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