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经济金融网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中国经济学年会 EFN通讯社

社会进步的意义

  一个人生活中的选择范围,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由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进程(包括各种“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所决定的社会环境和一个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而定的。“社会环境”在经济学中也称“制度环境”,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可以包括许多因素,既包括法律、规章、政策等构成的正式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包括社会通行的或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等。实际上,所谓制度、法规、政策等等,从一定意义上,所起的就是为人们划定选择范围的作用,规定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怎样的选择、不能做怎样的选择。

  人的选择范围由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也意味着,当社会环境即社会经济体制、法规、政策等等发生变化的时候,你的选择范围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个人生活这个小“变数”,是由社会环境这个更大的变数所决定。

  社会环境变化大,个人生活变化多,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对生活的研究,便于对生活中决定我们命运的各种因素有更深入的理解。经济学中曾发生过的一个争论是:有人认为只有现代人才懂得进行“理性选择”,而中世纪的人只会按“习惯”办事。其实仔细想一下,一种“习惯”最初也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一种选择,只是到了后来,各种条件长期不变,人们没有必要去改变最初的那种选择,结果形成了“习惯”,甚至形成了按习惯办事的习惯,形成了“积习难改”的麻烦。漫长的中世纪,生产力水平本来较低,人们在很多情况下都靠战争掠夺重新分配财富和经济收入,循环往复的战乱更阻碍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结果生产条件长期不变,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条件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多数人自然没有什么重新进行选择的必要。对他们来说,“最经济”的办法或“最优的选择”其实就是按习惯办事,按上一代人已经做出的选择办事,不必费什么力气去做分析、比较、思考、选择;而长此以往,人们“重新选择”的能力自然也会衰退。

  而在现代经济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品花样不断翻新,逼得人们不断地在新的条件下做出新的选择;人们选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以选择为主题的经济学也才得以发展起来。而在一个变化大的时代,我们则正可以对生活中的“理性选择”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也较容易感受到新的选择余地的出现,对人们意味着什么。

  社会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说表现为人们选择范围的不断拓宽;或者说,可以就用人们选择余地的大小,来衡量社会进步的程度。比起我们的上一辈人或再上几辈人,我们终究还是幸运的,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失去的还不算多,我们毕竟还有机会再做一些选择。

  既然人的命运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那么一个直接的结论就是:当我们因社会条件所限而缺少选择机会、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改善自己的境况的时候,就不该抱怨自己的“命运不济”,而是要努力去改变社会环境本身。社会经济体制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大家切身利益的东西。在经济学中也可以被算作一种“公共物品”,就是说,它可以被大家共同来加以享用或给我们大家带来痛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一边唉声叹气地抱怨自己命苦,另一方面等着别人去冲锋陷阵搞改革,改革就永远不会成功,就像如果人人都想搭别人的便车,就会没有人去开车的道理一样。我自己是不那么富于“牺牲精神”的,但我们许多人已经为了社会的进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想这与他们对于个人福利与进步之间的依存关系有深切感受是分不开的。

  我相信我们这个社会能为人们提供的选择范围还会进一步地被拓宽。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关注我们

快速入口
回到顶部
深圳网站建设